背景: 阅读新闻

钧瓷志——禹州地理概况






[日期:2011-12-16] 来源:钧瓷志   作者:苗锡锦 [字体: ]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许昌市辖区,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远在原始社会末期,禹在此受封为“夏伯”。禹之子启,大享诸侯于钧台,即天子位,创建奴隶制王朝,史称夏邑。春秋时为郑国别都,称栎邑。战国至宋均称阳翟。金大定二十四年因境内有钧台旧址,改名钧州。元朝因之。明万历三年,为避皇帝朱诩钧之讳改称禹州。清朝沿之。民国元年改为禹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禹县,设立禹州市(县级)。

    禹州市位于颍河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3º03ˊ~113º39ˊ,北纬33º59ˊ~34º24ˊ。东与许昌、长葛市接壤;西与登封市、汝州市毗邻;南与襄城县、郏县交界;北与新郑、新密市相连。东西长约55公里,南北宽约47公里,全境面积1472平方公里。人口108万人,多为汉族,回族占1.48%,还有藏、苗、蒙古、壮等兄弟民族散居境内,辖26个乡镇,2042个自然村。

    禹州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煤炭储量达22亿吨。铝矾土、陶瓷土、硅石、石灰石储藏量丰富,构成了煤炭、陶瓷、建材三大工业优势。

    禹州市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郑(州)南(阳)和许(昌)洛(阳)公路交错,贯穿全境。加之周口至神垕镇的地方铁路由境内东西穿过,平顶山至禹州的准轨铁路已经通车,使公路、铁路和大动脉京广、陇海、焦枝铁路相互连接,基本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

    禹州市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北部和南部为群山环绕,山前丘岭起伏、沟壑纵横。中部为颍河簸箕状冲积平原,称之谓“山丘环绕、颍川百里”。西部和北部边境山势最高,其海拔最高点在1000米上下,如北部边境的大鸿寨山峰高达788米,西部边境之大洪寨山峰高达1151米。东南部平原地势海拔仅100米(城关)。整个地貌特征是山多、沟多、岗多和季节性河流多。禹州境内大小山峰计有913座,较著名的有近200座,以颍河为界构成两大山系。其北岸诸山源于登封的太室山,环禹境北侧展布,属具茨山系。它西起荟萃山,逶迤向东,经二龙山,大、小龙山,天鹏寨山,石梯山,火石山至大鸿寨山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大、小鸡山,刘山,老山坪,蜘蛛山至灵山与东陉山相望;一支折向东南,经杏山、五龙山倾没,到郭连东之狼虫岗又隆起而倾没于黄淮平原。颍河南岸诸山源于登封少室山,统称箕山系。它北起逍遥山,向南经老爷岭、角子山、五旗山、云盖山、大刘山,折向东经玉皇山、三峰山至白塔山而倾没。

    禹州市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低山、山岗丘岭和平原三大区。北部毗邻新郑、新密山区和西部连接登封、汝州的山区,以及西南部部分山区为低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4%,海拔在300~900米;山岗丘岭区在低山区之前缘,面积占全市的45%;平原区在市内中部和东部,面积占全市的41%。

禹州市境内地质构造,主要为两对彼此平行的近东西向开阔背斜和向斜。由北及南为荟萃山至风后岭背斜,白沙向斜,角子山背斜和段沟向斜。荟萃山至风后岭背斜,其轴部在禹州与新密、新郑分界处,是三市的分水岭,背斜南翼在禹州境内。轴部出露地层为元古界绢云母石英岩、石英岩和千枚岩。前二者质地坚硬,构成了北部山区的主要山峰,如大鸿寨山、荟萃山、老山坪。南翼为寒武系、奥陶系的灰岩和砂岩,构成了北部山区较高的山峰。南翼石炭系和二迭系以砂页岩为主,南倾,倾角缓,岩石较易风化,组成北部山区山前之丘岭。白沙向斜是颍河流域流经之地,地势低洼,构成禹州境区的主要平原区。角子山背斜在禹境南部角子山、三峰山和云盖山一带展布,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石炭系和二迭系的砂页岩,背斜两翼北陡南缓,构成南部山区和丘岭。西部地区地质构造较复杂,为多个短轴背向斜组成,方向多近南北向,在与汝州接壤部位出露有元古界和寒武系、奥陶系地层,多为较高之山峰,是组成西部山区之主要部分。向东则多出露石炭、二迭系地层,组成山区和山前丘岭岗地。

    禹州境内河流颇多,计有131条,除颍河、湧泉河、兰河、清潩河外,一般多为季节河。夏秋多雨时洪峰激浪,冬春少雨则干涸断流。河流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流去,入黄淮平原,均属淮河水系。

    颍河是境内最大河流,源于登封市境的少室山,由白沙入境,经花石、顺店、火龙、城关、褚河、范坡诸乡镇,流入许昌县境,境内流域面积为978平方公里,其主要支流有磨河、潘家河、湧泉河、管河、书堂河、扒村河和犊水河等。兰河是境内第二大河,是汝河的北支流,其下游又称涧头河,源于市境内西南之乌鸡泉,其流经磨街、文殊等乡,至冀村南入郏县境,流域面积138.5平方公里,其支流有兰河、肖河、青龙河和吕梁河。清潩河源于市北之不过崖山,流经无梁、古城、山货、郭连、朱阁等乡镇,至雷庄入长葛市境,流域面积近100平方公里。

    境内属暖温带季节风型气候,日照充足,冬春多西北风,夏秋多东南风。西北风多晴天,干燥;东南风多雨,较湿润。全年日照时间为2413小时左右,年日照率为54%,年平均气温为14.4℃,最高气温多在七八月间,平均为27.7℃。最低气温在一月份,月平均为0.2℃。年平均降雨量为680毫米。但多集中在七八月份,降雨量为305毫米,占年降雨量的46%。年无霜期为218天。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