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极为丰富,蕴藏之大是任何国家不能比拟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在陶瓷艺术创作中,片面的迎合西方艺术,盲目追求国外的某种题材是要不得的。国外的艺术流派不能胜数,但长久的并不多,往往是大起大落,瞬间更替。究其原因,还是作者与对象的关系,还是民族文化底蕴的缘故。
1982年,第十四届世界博览会在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举办,中国政府首次参加世博会。我作为中国刻瓷艺术界的代表也是第一次在世博会亮相。不少美国人喜欢把自己的房子刻到瓷盘子上,海律斯夫妇就再三邀请我去他家画速写,愿以高价刻制一只瓷盘。夫人年轻时是诺克斯维尔市第一夫人,也是一位收藏家,是当地有影响的人物,我很慎重!待制作完毕结算以后,夫人盛情,我由团长和翻译陪同应邀出席了在她家主办的午宴,宾主已入座,夫人问我喜欢用刀叉吗?我随答在中国我习惯用筷子,主人突然离去,开车去华侨商店买来一双筷子,结果所有宾客一律用刀叉,唯独我自己使用了中国筷子!
席间,我通过翻译(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周宏光老师)问夫人,你喜欢这件作品吗?她连连夸奖说:“盘子和房子一样珍贵,看到了盘子就想到了中国的刻瓷艺术家。”
第二天,这次活动以大篇幅图文发表在《田纳西新闻报》首要位置。
世博会期间,美国漫画家奥托斯蒂先生主动为我现场画像,他善意地把我穿着的银灰色西装改画为中山装;把我的书法“不到长城非好汉”七个中文字画成了美国版的“甲骨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巴普洛夫曾经说过:艺术不是充饥的面包,不是吓麻雀的稻草人,是启迪人们心灵的钥匙。但首先是充饥在前,要活下来。过多的商业艺术活动可能影响大手笔大艺术的创作,但艺术也绝不能与商业化对立起来。
在美国工作期间,为国家创外汇5万美元。
随着国际艺术交流的深入,我们的一些工艺美术品和陶瓷制品上复制了不少世界名画,如:大卫的《勒卡米埃夫人肖像》,安格尔的《宫女》,瓦平松的《浴女》及《茶花女》等,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不妨仔细观察,这些品类的收藏者并非由衷的欣赏和爱好,而是写着有“奖”字或“纪念”字样发给的纪念奖品,它们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印证了艺无国界的哲理——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有生命力。
刻瓷与世界名画相结合,笔者曾在美国田纳西大学艺术系做过一次尝试,目的可以说是“投石问路”。题材改编自《夏娃日记》中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那一段情节。
这是美国著名画家莱勃孚和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故事。作品展出后,引起较长时间的争议,褒贬皆有,有人竞风趣地问我,你是不是天主教徒?艺术系教授马蒂森诚恳地说:“还是你的‘弄玉’好”。
我问好在哪里?他说:“你刻的女人不再是斜眼削肩的女人,不再是被风吹倒的女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女人”。相形见绌,尽管美国的艺术范围包容性之大(抽象的,甚至是荒诞的),仍然趋爱于陶瓷之国的传统艺术。1996年,我在瑞士举办展览时,当《日月观音》刻瓷盘与金发碧眼见面的时候,媒体蜂涌而至,瑞士《罗蒙报))以半个版面刊登此作,还在旁边用中文正楷书体写了个“王”字。无论怎样去解读,这件作品也是刻瓷之王了。“民族艺术要达到人类追求的高度,才有世界性”。
一边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一边是阿尔卑斯山山脉的瑞士,面对东方文明的诱惑,其余皆不屑一顾。因此,艺术总是以它无声的语言,沟通、启蒙人类的审美意识。对于工艺美术的创作,既不要“唯洋唯上”,也不要“妄自菲薄”,每个民族都有它的传统习俗和审美观念,首先作者自己要感动,自己都不感动如何去感动别人,作者要有激情。“择中国文化遗产,融以新机”。学习民族精华,光大民族遗产,弘扬大道文化,少些谋略文化。文化和艺术,不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都有着漫长的历史积淀,都有一定的保守性、排他性,反对的东西,正是自身缺少的东西,就要去学,去交流。艺术门类之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