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唐钧蓝斑釉与宋元钧窑系釉一样都具有细分散的液滴状分相结构,其分相液滴的直径大都在60~120纳米的范围内,符合瑞利(Rayleigh)散射定律(散射光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设定的先决条件,因此釉层内近似球形的液滴能够将入射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波散射出来,使釉层呈现出美丽的蓝色乳光。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唐钧釉的滴状相和连续相内部都发生了明显的二次分相现象,但这些第二次分离出来的滴状相的尺寸极小,大约只有10-15纳米,对光散射和呈色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对下白峪唐钧蓝斑釉的直接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也得到了与上述结果类似的结果,其DTEM照像见图4[11]。
图4 下白峪唐钧蓝斑釉的分相的分相液滴 (DTEM)
(4)结语
由此可以得出:
(一)、从本质上看,唐钧釉和宋钧釉都是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特点和细分散的液滴状分相结构的分相乳光釉,并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类釉”。其差别不过是所用的工艺方法不同,是非本质性的。
(二)、唐钧的月白色面釉及其在黑底釉上形成的乳光窑变蓝斑是世界陶瓷史上有实物为证的第一个分相乳光釉。继唐钧之后在同一窑区陆续烧制成功的柴窑、钧窑和汝窑的“雨过天青”等一系列分相乳光釉,都是在唐钧的启示下发展演变出来的创新釉种。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三)、唐钧器上的乳光蓝斑只可能是后世蓝钧釉等分相乳光釉的先导,而不可能为钧窑釉上的紫红斑“开启先声”[12]。这种紫红斑应是先人看到当时白釉器上常见的铜绿斑偶尔受还原作用变成铜红斑这一现象受启发而发明的。因为自唐以来,包括钧瓷发祥地在内的许多河南省的古代窑场中烧造的白釉器上常以铜绿斑作装饰,这种铜绿斑受还原作用变成铜红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可以想见,这一发现不但直接引致了北宋早期或中期天青乳光釉上紫红斑的发明,也进而启发人们将少量烧制铜绿斑的釉料掺入蓝钧釉中,从而使钧台窑中紫红背景釉色上散布乳光蓝色兔丝纹或蚯蚓走泥纹的铜紫红窑变釉的研发成功成为可能。至此,对钧台窑举世闻名的两项伟大发现——分相乳光蓝釉(蓝钧)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铜紫红窑变釉,便告完成。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13
2、陈浏,《陶雅》卷下: 51
3、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60
4、同2:1
5、叶喆民,河南省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文物》,(1964)[8]:27-36
6、冯先铭,河南省汝县宋代汝窑遗址的调查,同上:15-26
7、赵青云,河南禹县钧台窑遗址的发掘,《文物》,(1975)[9]:57-63
8、蒋玄怡,《吉州窑》,北京文物出版社,(1958)
9、加藤悦三,《釉调合の基本》,(1975)
10、刘凯民,钧窑釉的进一步研究《中国古陶瓷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239-241
11、陈显求等,唐代花瓷的结构分析研究,硅酸盐通报(1986)[6]6-11
12、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