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中国古窑万里行(第十九季)正式启程。活动将途经杭州、龙泉、德化、潮州、佛山、建阳、景德镇等产瓷区,与当地部分著名陶艺大咖进行交流,遍寻当代美瓷,并对沿途省市的几十个古窑遗址进行探寻考察,全程约一万公里,历时约三十二天。期间部分活动将进行视频直播,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一行四人到达佛山,拜访梅晓山大师。
陶艺是广东工艺美术的瑰宝,早在明清时期,佛山“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便广布四方。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是岭南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锤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石湾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湾位于佛山,其陶塑艺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北宋时期,石湾陶器远销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成为我国南方著名的陶瓷基地之一。
在梅晓山大师的“山川”里聊瓷、赏瓷……
“石湾公仔”产品种类繁多,分为人物、动物、器皿、园林建筑及微塑五大类,其中尤以瓦脊公仔演变而来的桌面人物陶塑最为出名。传统的“石湾公仔”多以神仙、佛道和渔樵耕读之类为题材,以反映民风民俗如木匠、农夫、渔夫、樵夫以及历史人物等人物形象最具特色。在人物塑造上,注重细致的刻画与雕琢,衣纹繁复,线条流畅,表情传神,“石湾公仔”名扬天下。
石湾陶艺家梅晓山之父梅文鼎无疑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据悉,上世纪60年代初是国家的困难时期,“石湾公仔”面临不景气的状况。而梅文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为“石湾公仔”注入了新的元素,从造型生动传神、釉彩浑厚朴实的陶塑人物和动物,到洋溢时代气息、格调朴雅清新的现代陶器,艺术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使石湾陶艺大放异彩。
从事陶艺29年的梅晓山,自己对陶艺的热爱始于父亲的影响,梅晓山讲“小的时候,春节过年吃饺子,自己家的饺子和别人家的不一样。父亲把饺子捏成孔雀、恐龙等可爱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可爱得我们都不忍下口。从那以后就很想学陶艺,渐渐就喜欢了陶艺的美。”
梅晓山介绍,她家中祖孙三代均为美术或陶艺的艺术之家,“爷爷梅庆芬是留美归来的美术教师,外公也专长微雕。爸爸是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妈妈也从事民间艺术创作。”而梅晓山的陶艺之路,既源于祖辈“薪火相传”,而又以兴趣为导师。她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陶艺,读书也选择父母的母校广州美术学院,从此走进了与艺术有关的行业。但顶着“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之女”光环的她却倍感压力,在毕业后选择“走出爸爸这棵大树的庇佑”,来到广告公司工作,寻求新的突破。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夫妇与梅晓山大师合影
工作数年后,奠定了设计基础,也形成了自己在陶艺上独特的风格,梅晓山重新回归,创立“山川”陶艺品牌,将自己喜爱的陶艺做成事业,“其实虽然我们家几代人都是做陶艺有关的事情,但家中并没有强迫我们传承陶艺。自发地做都是因为兴趣和喜欢。”
动物是她最喜欢的题材,当中又最喜欢猫头鹰,所以,在她展厅里猫头鹰出现得最多,停留于树干上只露出了脑袋的猫头鹰,熊着整个身子的猫头鹰,还有有趣的猫头鹰BB……秉承店名“山川”之寓意的“川系列”作品也是让梅晓山颇得意的,这些“川系列”表现了川流不息,力争上游的含义。以及那个“庭院深深”,那“喜出望外”,那“衣钵”……都是梅晓山很喜欢的。所有陶作品都是手工原作,件件都是独一无二的孤品。作品颜色看起来很朴素,都刻意处理得粗糙,在质感上更符合时下返璞归真的潮流趋势。大多数陶作品都是自然的大地色,其他便是内敛的深褐色。还有许多人来了以为这些是国外进口的作品,而这个时候,梅晓山就会笑着回答“MADE IN CHINA,正宗的佛山制造”。
梅晓山,生于1974年,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9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系。2001年创立山川工作室。2002年,建立山川宜美家居。喜以动物为塑造对象,热爱自然。创作手法融合了西方雕塑的塑造形式、题材多样,手法生动活泼、简练清新、富有童趣。创作陶艺时注重虚空间,吸收了西方油画印象派的表现手法,釉色艳丽。从艺以来,积极参与各类展览、大赛,并屡获殊荣及好评。创作沉稳、踏实。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