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北宋的时候,在龙泉就有许多烧青瓷的龙窑,都在有溪水的山坡上,到南宋的时候,就更加了不得了,龙窑到处都是,非常兴旺,这不用我说,考古学家们早都写进陶瓷的历史书里了。我是土生土长的龙泉人,这个地方,山多,溪流也多,烧瓷的瓷土遍地都是。
我在仿古小组学青瓷烧制,就是跟着师傅一起琢磨古人是怎么烧的青瓷,根据那些挖出来的陶片分析釉色、质感,还有造型、装饰什么的。龙泉古代青瓷最出名的就是哥窑和弟窑的瓷器了。那个哥窑烧出的瓷器,胎是黑色的,外面挂着的釉很厚。那个釉色,比较饱满和丰润,多是青灰色,也比较淡雅。最有特点的是,哥窑青瓷的表面有不同形状的纹片,也管它叫“开片”。弟窑就不同了。弟窑瓷是白色的胎体,也是厚厚的釉,釉的层次比较丰富,光泽也非常柔和,有人说弟窑的瓷像玉一样,晶莹滋润,很美。弟窑的釉色有粉青色、梅子青色,色调由于调配不一样,感觉也不同。这就是龙泉哥窑和弟窑烧制出的青瓷特征,也是非常珍贵的传统。仿古小组就是要仿制出这样的龙泉古瓷。
哥弟窑混合青瓷“三环瓶”
哥窑回纹龙耳瓶
不过。青瓷研究所不仅要仿制古瓷,还要在掌握古瓷烧制的基础上有所革新。这是我当所长后,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当时我有一个想法,比较大胆,但也很忐忑。我的想法就是能不能把哥窑和弟窑混合起来一起烧。看能不能出现一种新的青瓷。我为什么害怕,就是古瓷中,哥窑和弟窑一直是分开烧制的,没有这样的先例。从技术上分析,哥窑瓷收缩大,弟窑瓷收缩小,放到一起烧制很容易开裂,成功的概率是很小的。万事开头难,还是做起来再说。于是,我和工人们一起试验。但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容易,试验的突破性进展不是很大。有人劝我,不要搞了吧。我认真分析了失败的原因,发现我们是将和好的哥泥和弟泥进行混合,是不是应当让它们的原料自然混合后才出现自然开裂呢。带着这样的想法,我重新进行试验。我们做了一个三环形瓶的石膏模型进行灌浆,先灌弟窑原料的浆,后灌哥窑原料的浆,让两个窑的原料浆在石膏模型中自然混合。浆的配置是非常讲究的,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不然就不能很自然地相互混合。灌好浆后开始进行试烧。我们连续试烧了几次,在第五次时终于试烧成功了哥弟窑混合青瓷“三环瓶”。这件创新之作,使得我们更加自信了。这件作品现在被陈列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我们把它设计为透空环形,在口肩部配置了两只耳环。工艺上不要说了,采用的是哥弟窑原料浆混合灌注法,两种原料浆是有机而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天趣盎然。在1310度高温烧制下,纹理和釉色自然天成,与古青瓷相比,别有意味。我在釉层厚薄的掌握中,自由地运用了“出筋”和“朱砂底”的装饰方法。“朱砂底”就是露胎,不挂釉。一般来说,弟窑是薄胎厚釉的,釉的厚度要超过胎体的厚度,才能出现青润的感觉。这个试验虽然很难,但我很受鼓舞。
灰釉绞胎瓷的纹饰/绞胎瓷的纹饰
还有一项革新,我也说说,就是青瓷绞胎装饰工艺。其实绞胎早在古人的青瓷工艺中就有,记得是在唐代就出现了绞胎装饰技术。但到现在,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用绞胎方法进行装饰的青瓷作品。于是,我们开始试制。什么是绞胎?绞胎就是用两块不同颜色的胎泥绞扭着或交错着进行揉和,就像拧麻花或花卷一样,将两块不同颜色的泥搅合在一起,颜色呈比较自然的混合状态,然后把搅合后的胎泥或者拉坯成型,或者做成薄片贴在器表进行装饰。胎泥的颜色一般有白色、褐色等,各不相同,可以根据装饰需要选用。还有就是泥料搅合的方式不一样,胎泥呈现的纹理就不一样,变化万千,像木纹、云纹、流水纹、野鸡翅、羽毛纹,样式很多。绞胎这种传统工艺被我们恢复后,在青瓷器表的装饰上就丰富多了。但我想,传统绞胎工艺形成的装饰纹理还不能代替现代青瓷的装饰,要将传统绞胎工艺应用于现代青瓷装饰艺术,革新出新的样式。开始时我想将点,线、面等元素通过绞胎工艺来实现,但很难,没有成功。后来我发现,绞胎瓷的纹饰是在胎泥上产生的,胎泥的纹饰变化是直接作为装饰的,自然天趣,不能复制,也就是说,装饰纹理和瓷器品质是浑然一体的。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觉得,绞胎产生的自然纹饰有很微妙的视觉效果,变化越多,表现效果越丰富。而对胎泥颜色的运用,绞胎手法的变化,都是可以大胆探索的。我发现白色和褐色的胎泥搅合在一起,具有神奇的效果。我做了许多试验。最后形成了比较独特的绞胎装饰青瓷。其中最有特点是绞胎纹花瓶。这是我用不同颜色的泥胎搅合成的一件装饰工艺瓷。我对青瓷技术的革新,都悬在许多作品的试验中产生的。在当时。就是对造型设计、釉色配置、胎质材料,还有烧制技艺等等的革新。刚才说的这些革新,都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做的。
灰釉跳刀水波纹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