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扩大,文物出国(境)展览呈现出日益繁荣的局面。但是也由此加大了文物遭受损害的可能性,对文物的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对此,国家文物局根据地方文物部门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确定了禁止出国(境)展览的重要文物。截至目前,已公布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的目录。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规定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2012年6月2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第二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书画类)》的通知,37件(组)一级文物自即日起禁止出境展出;2013年8月19号,国家文物局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共有94件(组)一级文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含青铜器、陶瓷、玉器、杂项等四类。
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
高58.4厘米,长43.4厘米,唐代,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青釉褐蓝彩双系罐 扬州博物馆
高29.4厘米,口径16.2厘米,底径19.5厘米,唐长沙窑,1974年江苏扬州石塔路出土。器施釉下彩绘,用褐彩和绿彩相间的联珠纹组成卷云和莲花纹,装饰奇特。彩绘纹样不仅有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韵味,而且带有异国情调。联珠纹应是受波斯萨珊王朝装饰纹样的影响而移植和演化而成的,也反映出唐代陶瓷在制作过程中,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
釉下彩绘在唐代长沙窑广泛使用,它打破了中国青瓷的单一釉色,丰富了唐代陶瓷的装饰技法,对后来釉下彩瓷的发展开创了先河,在中国釉下彩彩绘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器形体较大,纹样精美,造型端庄,反映了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瓷发展的最高水平,实属罕见。
青釉褐彩云纹五足炉 临安市文物馆馆藏
通高66厘米,口径36.5厘米,底径41厘米,唐越窑,1980年浙江临安水邱氏墓出土。器由盖、炉和座三部分组成。胎体通施白色化妆土,上绘褐彩,表面施青釉,色泽青黄。器身饰釉下彩云气、如意纹等八组图案。该器器型罕见,形体高大,造型端庄,采用堆贴、彩绘和镂雕的装饰技法,制作精美,工艺精湛,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越窑的釉下彩绘瓷较为罕见,故此炉弥足珍贵,且为明确纪年墓葬出土,保存完好。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高58厘米,长43厘米,唐代,1959年陕西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骆驼昂首直立于长方形座上,张口嘶鸣状。驼背铺有带花边圆形垫子,其上搭一平台,用刻花毯子覆盖,其上有七个男乐俑盘腿朝外坐于平台四周,手持笙、琵琶、排箫、拍板、箜篌、笛、萧正在演奏,中间立一体态丰腴载歌载舞的女子。施蓝、绿、黄等单色釉。造型新颖,器形硕大,骆驼健壮,人物表情丰富,形象逼真,陶塑艺术精湛,色彩艳丽。为研究唐代雕塑艺术、音乐舞蹈、人物如实提供了宝贵资料。且为墓葬出土,制作精美,造型在三彩器中极为罕见。
五代越窑莲花式托盏 苏州博物馆馆藏
五代越窑,1956年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出土。此件器物由碗和其下的盏托组合而成,通高13.5厘米,其中碗高8.9厘米、口径13.9厘米;盏托高6.6厘米、口径14.9厘米、底径9.3厘米。从托盏露胎处可见瓷胎呈灰白色,细腻致密,颗粒均匀纯净;釉色滋润内敛,捩翠融青,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润感。
在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考古发掘之前,这件莲花式托盏一直被称为“青瓷”,随着法门寺地宫13件越窑青瓷被确认为历史文献记载的“瓷秘色”(即秘色瓷)之后,这件“五代越窑莲花式托盏”有了一个更为重量级的身份——五代、北宋年间秘色瓷标准器。
青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
通高18.3厘米,腹径14.3厘米,腹深12厘米,五代耀州窑,1968年陕西彬县出土。此壶设计巧妙,由于注口在器物底部,注水时需将壶倒置而得名。通体施青釉。装饰技法有刻划、堆贴等,堆贴子母狮生动形象,刻花缠枝牡丹纹有浮雕感,线条流畅,为五代时耀州窑的产品。
耀州窑唐代开始烧造青瓷,五代时期受到南方浙江越窑的影响,主烧青瓷,且青瓷质量比唐代明显提高,五代时期是耀州窑青瓷的成熟期,此壶为五代耀州窑瓷器中罕见的珍品,新颖别致的器型、犀利清晰的刻划纹饰、青翠欲滴的青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犹如鬼斧神工之作,保存完整。
天青釉弦纹樽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高12.9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17.8厘米。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径度相同。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瓷樽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为陈设用品。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只有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以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也收藏一件。
弦纹瓶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官窑,高33.6厘米,口径9.9厘米,足径14.2厘米。瓶洗口,长颈,圆腹,高圈足,圈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扁孔可供穿带。颈至腹部凸起7道弦纹。通体施青釉,釉层肥厚。器身布满大片纹,纵横交错。
此瓶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形体高大,造型端庄古朴,线条优美,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器体有“紫口铁足”的官窑器特征,为官窑瓷器的上乘之作。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故宫博物院藏
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北宋。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三”。
此尊为官窑的产品,造型古朴端庄,形体高大,胎细质坚,为钧窑中的珍品,为宋代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后为明清两朝皇帝所珍藏。
在宋代钧窑瓷器的传世品中,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为多见,出戟尊则较少。目前全世界所见仅约10件左右,除此件以外,还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