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是我国古人夏日纳凉的寝具。李清照名篇《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的词句,形象地将青白釉瓷枕喻为“玉枕”,并反映了瓷枕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
瓷枕始见于隋代,盛行于唐。当时,国家百废俱兴,随着青瓷制作技艺的成熟,青瓷制品日渐走入千家万户,瓷枕也成为人们喜爱的夏日乘凉的床上用品。古人认为,瓷枕有“清凉沁肤、爽身安神”的作用。古代瓷枕的品种复杂多样,南北方各大名窑都有烧制,其中尤以河北磁州窑的产品最负盛名。磁州窑瓷枕富有时代特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瓷枕形状多姿多彩,有长方形、腰圆形、鸡心形、六角形、八方形、椭圆形……也有塑成婴孩、卧女等人物形,卧虎、卧龙、双狮等写实形以及雕镂成宫殿、戏台等建筑形的。
瓷枕上施彩釉,并绘精美的图案,或题诗句,令人百看不厌。磁州窑瓷枕几乎都是绘画装饰的,绘画题材除了传统的花卉纹、动物纹,成就最高的应属人物纹,“童子钓鱼图”瓷枕就是一例:小河边,一个儿童正在专心致志地持竿钓鱼,三尾小鱼趋向鱼饵,其中一条已经咬钩。远处,寥寥三条波纹表现了缓缓流淌的河水,使人顿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感。不但磁州窑瓷枕上儿童题材的纹饰很多,同时期其他窑址出土的瓷枕,也多有憨态可掬的儿童形象,如踢球的、拍鼓的、执莲的……这些童子形象的瓷枕画面在绘画风格上一脉相承,极富时代特征,反映出人们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相对稳定,鼓励人口增长的时代背景。
另外,瓷枕枕面上诸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等通俗格言,都透露着古人知足常乐旷达处世的人生观。俗话说:心静自然凉。由此可见,瓷枕不但有助于纳凉去暑,更有助于睡卧者获得安乐祥和的心境而酣然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