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北京向周恩来总理询问中国定窑情况,周总理回答:正在恢复。正是从那以后,定窑才真正走向恢复的轨道。时在1975年,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筹建处成立,原曲阳第二陶瓷厂于1979年开始作仿定瓷,1983年厂名改为曲阳县定窑瓷厂。此两家定窑研究单位各具阵容,约共600余人以赴其任。1980年至1983年在北京和曲阳先后召开两次鉴赏、鉴定会。世界各地专家教授莅临盛会。著名专家冯先铭、高庄、梅健鹰、李国桢、周淑兰、王莉英等均应邀赴会。新西兰中国陶瓷专家路易·艾黎先生以古稀之年参加了曲阳鉴定会,并赋诗以示祝贺(见另文)。
作为当时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后改为曲阳工艺美术定瓷厂)技术骨干陈文增、蔺占献、和焕等人,均为早期定瓷试验骨干,负责试验的当时还有王玉峰、左树林、刘孟儒等人。烧成的有刘占印、刘占山、张连好等。蔺占献为建厂以来培养的第一批原料师,陈文增与和焕分别担任造型和装饰设计。后来,由于工厂效益问题,其他同志因故调出。自1984年始,仍有陈文增、蔺占献、和焕、刘占印、赵平欧、张涛、牛占圈等人继续在定窑艰难的摸索历程中闯荡。
以最初工作需要到产生爱好,以致产生献身定窑研究事业的萌动和决心。这部分人有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与试制的直接经验。因为研究成果不仅需要试验数据、方法等,有些则是靠实践经验获得成功。然而,试验组缓慢的试验成果与付诸大批量生产以及经济效益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甚至是研究试制愈深入时,其顾及生产及效益则愈差。虽然研究者心里明白,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如果研究与生产不能紧紧相扣,成果不能顺利为生产利用,即得不到足够的市场回报,而研究随时就有被扼颈的危险。然而从一片空白中复起的微弱的定窑文化躯体,是不能按照人们主观认识去达到目的的。失传800年之久的定瓷诸工艺,繁杂、繁多、繁重,岂是一些简陋工具几个只有一片热忱的年轻人几个早晨能完成的。看来我们的期望实在太幼稚。从1974年开始,再到1984年和1987年,十多年中,两家定窑恢复单位从凭着一种献身的冲动到无可奈何的感叹,经几番坎坷、几经颠簸之后终于先后关闭。
1987年冬,陈文增、蔺占献、和焕等人被迫北上灵山山沟,建立了河北省工艺美术定瓷厂,隶属河北省国防科工办之建华玻璃厂(九〇一九厂)。
定窑研究成果的鉴定,功不可没,然而贴近历史,才能鉴照当今。重大的新的思维下生发的研究课题又提出更艰巨的挑战。物质与文化的交融,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其研究目标却是无尽头的。继北京、曲阳两次大规模鉴赏鉴定会之后,陈文增、蔺占献等人在长期试验、生产过程中不断接触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并对先前两次鉴定会大部分鉴定成果产生了歧议。
定窑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工艺及技术上。在宋代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定窑基本风貌,可做为当今研究者的基本参照。离开这一点去走捷径,搞所谓相近、相仿、大致相同等等都是缺乏严谨的态度。对定窑的鉴定不纯属自然科学,而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充分结合社会科学因素的一种属于具有双重意义和价值的学科文化研究。所以,在工艺技术鉴定方面尚有疑点:
问题之一:利用单刀机轮制作的泥坯,然后用石膏模压印的所谓印花产品,同宋代利用轳辘手工拉坯,而后用手工在一种事先制好的陶范上拍印的印花制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宋代传统的拉坯印花工艺,讲究泥料沉浮、揉泥,按顺序、定方向。故待烧成产品后敲击作磬声。其声清悠、悦耳、可赏袅袅余音,形成古定瓷“形、声、色”三大特点之一。单刀机轮、泥料制备与传统制法迥异,其泥料性能所达到的工艺要求与传统制法的泥料性能相差甚远,所作产品比重大,难以产生悠长声色。更不可能达到“质近”,只能达到外观的“貌似”。《定窑印花工艺初探》(《河北陶瓷》1993年第二期)由研究印花工艺专家和焕高级工艺美术师撰述,对印花工艺要求有个详尽的论解。
问题之二:定窑白瓷的呈色问题,究竟是什么颜色?米黄色之说极其偏面的限制了定窑白瓷的呈色领域,导致了人们在试制生产诸过程中的错误认识。由于窑次烧成时间,四序变化,配方包括年代等差异,其白瓷呈色是绝对不可能一致的,加之烧成气氛的不同是不可能限于一种呈色的。若用仪器测定,足可分为上百种乃至千种,决非一个米黄色。冯先铭先生讲过:定瓷是由它几个色泽的,米黄色不过其中一个品种。
色定研究必须正本清源,还历史真面目。不管是哪个权威搞的成果都必须紧密的贴近历史,尊重科学。黑、紫、红定是定窑中之稀有珍品。紫色、色紫如葡萄;黑定、色黑如漆。红定则如枣透亮沉丽。这种色定的工艺配方,均以矿物质原料合成,不用或根本不用化学色料。色釉于形制中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边口处薄,下部近底足部厚,下部形成一自然圈状。施釉比重,一般在1.5左右。
否定自己、否定过去,是任何一项学术研究的正常现象。研究获得恒久、研究获得最新,研究正未有穷期。
作为当时保定地区工艺美术定瓷厂(后改为曲阳工艺美术定瓷厂)技术骨干陈文增、蔺占献、和焕等人,均为早期定瓷试验骨干,负责试验的当时还有王玉峰、左树林、刘孟儒等人。烧成的有刘占印、刘占山、张连好等。蔺占献为建厂以来培养的第一批原料师,陈文增与和焕分别担任造型和装饰设计。后来,由于工厂效益问题,其他同志因故调出。自1984年始,仍有陈文增、蔺占献、和焕、刘占印、赵平欧、张涛、牛占圈等人继续在定窑艰难的摸索历程中闯荡。
以最初工作需要到产生爱好,以致产生献身定窑研究事业的萌动和决心。这部分人有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与试制的直接经验。因为研究成果不仅需要试验数据、方法等,有些则是靠实践经验获得成功。然而,试验组缓慢的试验成果与付诸大批量生产以及经济效益存在着相当大的距离,甚至是研究试制愈深入时,其顾及生产及效益则愈差。虽然研究者心里明白,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如果研究与生产不能紧紧相扣,成果不能顺利为生产利用,即得不到足够的市场回报,而研究随时就有被扼颈的危险。然而从一片空白中复起的微弱的定窑文化躯体,是不能按照人们主观认识去达到目的的。失传800年之久的定瓷诸工艺,繁杂、繁多、繁重,岂是一些简陋工具几个只有一片热忱的年轻人几个早晨能完成的。看来我们的期望实在太幼稚。从1974年开始,再到1984年和1987年,十多年中,两家定窑恢复单位从凭着一种献身的冲动到无可奈何的感叹,经几番坎坷、几经颠簸之后终于先后关闭。
1987年冬,陈文增、蔺占献、和焕等人被迫北上灵山山沟,建立了河北省工艺美术定瓷厂,隶属河北省国防科工办之建华玻璃厂(九〇一九厂)。
定窑研究成果的鉴定,功不可没,然而贴近历史,才能鉴照当今。重大的新的思维下生发的研究课题又提出更艰巨的挑战。物质与文化的交融,科学与艺术的交融,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其研究目标却是无尽头的。继北京、曲阳两次大规模鉴赏鉴定会之后,陈文增、蔺占献等人在长期试验、生产过程中不断接触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并对先前两次鉴定会大部分鉴定成果产生了歧议。
定窑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工艺及技术上。在宋代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定窑基本风貌,可做为当今研究者的基本参照。离开这一点去走捷径,搞所谓相近、相仿、大致相同等等都是缺乏严谨的态度。对定窑的鉴定不纯属自然科学,而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充分结合社会科学因素的一种属于具有双重意义和价值的学科文化研究。所以,在工艺技术鉴定方面尚有疑点:
问题之一:利用单刀机轮制作的泥坯,然后用石膏模压印的所谓印花产品,同宋代利用轳辘手工拉坯,而后用手工在一种事先制好的陶范上拍印的印花制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宋代传统的拉坯印花工艺,讲究泥料沉浮、揉泥,按顺序、定方向。故待烧成产品后敲击作磬声。其声清悠、悦耳、可赏袅袅余音,形成古定瓷“形、声、色”三大特点之一。单刀机轮、泥料制备与传统制法迥异,其泥料性能所达到的工艺要求与传统制法的泥料性能相差甚远,所作产品比重大,难以产生悠长声色。更不可能达到“质近”,只能达到外观的“貌似”。《定窑印花工艺初探》(《河北陶瓷》1993年第二期)由研究印花工艺专家和焕高级工艺美术师撰述,对印花工艺要求有个详尽的论解。
问题之二:定窑白瓷的呈色问题,究竟是什么颜色?米黄色之说极其偏面的限制了定窑白瓷的呈色领域,导致了人们在试制生产诸过程中的错误认识。由于窑次烧成时间,四序变化,配方包括年代等差异,其白瓷呈色是绝对不可能一致的,加之烧成气氛的不同是不可能限于一种呈色的。若用仪器测定,足可分为上百种乃至千种,决非一个米黄色。冯先铭先生讲过:定瓷是由它几个色泽的,米黄色不过其中一个品种。
色定研究必须正本清源,还历史真面目。不管是哪个权威搞的成果都必须紧密的贴近历史,尊重科学。黑、紫、红定是定窑中之稀有珍品。紫色、色紫如葡萄;黑定、色黑如漆。红定则如枣透亮沉丽。这种色定的工艺配方,均以矿物质原料合成,不用或根本不用化学色料。色釉于形制中的表现形式,往往是边口处薄,下部近底足部厚,下部形成一自然圈状。施釉比重,一般在1.5左右。
否定自己、否定过去,是任何一项学术研究的正常现象。研究获得恒久、研究获得最新,研究正未有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