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古代,是产瓷大省,境内窑口多达几十处,浑源窑是当中的典型瓷窑。
浑源窑瓷器碎片标本
生活所及,处处都有陶瓷的影子:
农家常用的碗、盘、盆、缸,喝水的杯子、喝酒的酒盅、沏茶的茶壶,以及腌菜的大瓮、储粮的浅子、放油的油坛等,还有瓷枕、陶人、砂罐、琉璃……
凡是生活中人们想得到的、工匠捏得出的泥工作品,都可以经过烧制成为一件实用而美观的器物。
瓷塑水月观音
浑源窑在恒山脚下,烧制的瓷器独具风格, 尤其是瓷塑的精美程度,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历史悠久的古窑址
浑源窑址
上世纪80年代,李知宴先生提出了“浑源窑系”的概念,此系包括大磁窑、界庄窑、青磁窑、古磁窑等窑口。
浑源窑址位于雁北山区的大山深处,山髙路险少有人烟。
《辽史·肖阿古只传》中有“天赞初(922年)与王郁略地燕、赵,破磁窑镇”的记载,其中的“磁窑镇”正是浑源窑的所在地。在辽金时期,该地沦为辽国的管辖区域。
浑源窑始烧于唐,兴盛于宋、辽、金,元初废烧,是山西境内古瓷窑中有记载可查的少数几个烧造陶瓷历史最久的瓷窑。
浑源窑的创始阶段
烧瓷品中以白釉、黑褐釉、黄釉及唐三彩为主,其中白釉器具占多数。
白地剔花圆盘 金代 高 7cm 口径 31.5cm 底径12cm
白釉的瓷胎为纯净的瓷土,这与该地丰富的瓷土矿资源有关,而黑、黄、褐釉瓷的胎则是由煤矸石与瓷土混合而成,因而瓷胎呈现出灰白或灰黄色。
白瓷器型以碗为主,碗身较浅,底有平底、玉壁底及圈足三种,平底及圈足施釉不到底,露胎。
玉璧底碗的底足心有施釉与无釉之分,碗内有3个支烧痕;有里施白釉、外施黑釉的碗,这种装饰唐代中仅河南巩县窑有类似制作,但巩县窑釉面不光亮,外釉乌黑,浑源窑则釉面光润,外釉介于黑、褐之间,具有其独特风格。
此外,还发现有褐釉、黄釉席纹钵、罐瓷片标本,胎体瓷化程度较高,釉面纯正光洁,席纹古朴大方。
宋金时期
浑源窑窑厂扩大,瓷器品种增多,有白釉、黑釉、褐釉、黄釉、青釉、茶叶末釉、白釉剔刻花、黑釉剔刻花、白釉印花、钧釉瓷、白底黑花瓷、镶嵌瓷等,异彩纷呈。
器型有碗、钵、罐、瓶、瓷枕、瓷塑像等。
浑源窑烧制瓷器如此繁多,这不仅在雁北地区,在山西其他瓷窑中都是比较少见的,彰显了浑源窑工匠师的智慧、才情,让人敬佩不已。
浑源窑瓷塑
技术领先,精品闪耀
浑源窑瓷器品种丰富,装饰技法多样,有划花、剔花、印花、笔绘、贴花、镶嵌等,其中以黑釉剔花、镶嵌瓷最富盛名。
黑釉剔花是宋代民间瓷窑的装饰技法之一。所谓剔花,即是先在器物坯体表面施釉,并刻划出纹样,然后将纹样以外的釉层剔去,露出胎体。器物烧成后,釉色与胎地形成对比,花纹具有浅浮雕美感,装饰效果颇佳。
浑源窑烧制的黑釉剔花瓷以瓶、罐为多,剔刻刀法纯熟,纹饰流畅,风格粗犷、奔放,具有浓郁的塞北民间艺术风格。
黑釉剔花瓶
黑鲉剔花深腹碗 金代 高 16cm 口径 30.7cm 底径 15.5cm
黑褐釉蒺藜炮罐 元—明代 高 14.5cm 口径 6cm 底径 8.5cm
镶嵌瓷是浑源窑青瓷中的独特品种,体现了该窑最高的烧造技术。其制作方法是先在器物胎上刻划出纹饰,然后在刻划的凹槽内填上白色化妆土,再经修胎后,施青釉入窑烧制。
由于坯体呈青灰色,而化妆土为白色,烧成后形成了青地白花,别致而富艺术性。
目前在浑源窑发现的镶嵌青瓷器主要有碗、盘、枕,其装饰题材有牡丹、菊花、禽鸟、网格纹、米字点等。
浑源窑镶嵌青瓷是金代晚期装饰技法较为独特而讲究的品种,是以往陶瓷考古中所罕见的一个品种,它过去被认为是朝鲜独有的“镶嵌瓷”,其实在中国古代就有烧制。
青釉刻花缠枝纹碗
浑源窑镶嵌青瓷的标本
正面牡丹纹青地白花细刻嵌瓷板
青地白花粗刻嵌瓷板
浑源窑是具有悠久产瓷历史的古瓷窑,因战乱等历史原因,淡出了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