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津窑出土标本
固镇村北的考古发掘点



固镇村北,一个小土台上,就是考古发掘点。


在此之前,山西发现了介休窑、浑源窑,但从没有发现过像河津窑这样窑、炉、作坊一整条完整的生产链条。这种生产要素的完整呈现,成为此次考古发现改变中国瓷器史的重要原因。



固镇几个发掘点共出土瓷片、窑具标本6吨多,其中完整的和可复原的瓷器有1326件。


上面几处发掘点,加上没有正式发掘的北午芹、古垛和老窑头瓷窑址,都位于一个名为遮马峪的附近。而老窑头,那里存量很多的高岭土,正是烧制瓷器必不可少的原料。除了接近原料产地,河津窑在此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临近水源。



遮马峪是河津境内的“三峪”之一,曾经水流量很大,最终在龙门汇入黄河,可以算作黄河的支流。瓷窑建在峪边,不仅用水方便,更关键的是,可通过水运销售到外地。





珍珠地划花


金代河津窑瓷枕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正隆庚辰(1160年)墨书铭

金代河津窑瓷枕 广州南越王博物馆藏

金代河津窑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金代河津窑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

河津窑素烧花口长颈瓶

河津窑金代黑地白绘花瓷洗

河津窑金代黑地白绘花瓷洗底部

河津窑金代黑地白绘花瓷洗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