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河北內丘邢窑窑址再发现






[日期:2015-01-17]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邢窑是我国古代以烧制白瓷而著名的窑场,有“南青北白”的称谓。上世纪八十年代首先发现于河北省邢台市的临城县,继而在邢台市的内丘县发现,目前为止共在内丘、临城、邢台、高邑四县发现隋、唐、五代、宋金、元等时期窑场遗址三十多处。二十多年来,共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工作,每次都有新收获,各项研究也随着新发现的增多走向广泛和深入,邢窑的本来面目也逐渐清晰,其产品的多样化、白瓷的朴素典雅、透影瓷的精细美观以及“盈”“官”“翰林”等款瓷器的批量生产都成为邢窑瓷器的鲜明特色。发掘出的窑炉遗迹,成片出土,时代延续长,其产品陶、瓷共出,所有这些都给邢窑研究带来很大的想象空间。事实证明,内丘城关一带正是邢窑遗址的中心窑场,是邢窑研究的重点区域。

  二、此次是邢窑的第四次发掘,地点位于内丘县城西关村南部,为县文物局对城关窑址统一编号的“4”号窑区建设控制地带,其南为胜利西路,东为中兴北大街,是原县粮贸大厦办公和生活区域。考古发掘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发掘证照》考执字(2012)第372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主持,从2012年5月中旬开始到11月中旬共断续进行了6个月,在省文物局、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内丘县委县、政府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内丘县文物旅游局的积极协调配合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共完成10米×10米考古探方12个,发现遗迹有北朝至唐代窑炉11座,灰坑144座,灰沟6条,井35眼,墓葬22座,出土瓷器和窑具残片20万件、片以上,完整和可复原器物约超过2千件,器种类有砖、瓦、陶、素烧、三彩、瓷、铜、铁、骨以及窑具等。

  三、出土的11座窑炉成四组分布在发掘区内,一组为Y1—Y5,在发掘区约中部,除y4外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坑,四座窑围绕在东西长、南北狭的工作坑周边,坑底距现地面深3.50米,北壁有上下的台阶。窑体积大小不一,其中Y2完整不缺,窑门做工不精,两边各残留有砖墙,形成窄狭的门前过道;一组为Y6—Y8,位于发掘区中部偏北,共用一窑前工作坑,坑底距现地表深2.95米,东部有上下的台阶。窑门做工较规整,两边残存有下部用砖、上部用坯砌筑的狭窄过道;一组为Y10、Y11,在发掘区东北部,两窑南北相对,深度不一,Y11在北,其南面为窑前工作坑,坑大致圆形,坑底距现地表约深3.75米,南部有台阶上下。Y10在南,窑门西边有上下的台阶,北面为窑前工作坑,坑底高出Y11,Y11通过台阶与Y10工作坑相连通;另一个窑Y9在发掘区东南,整体靠上,是被破坏最严重的一座。从打破关系和出土遗物看,Y9废弃年代为唐,其余为隋代。  

Y1—Y4及工作坑

  灰坑144座,有圆形、长方形、方形、不规则形几种,壁、底多不规则。大小不一,大坑长度超过8米,小的1米左右。深浅不一,深的距现地表超过3米,浅的不足1米。坑分布密集,同时期坑间打破关系不多,不同时期坑之间叠压、打破关系较多而复杂,早期相邻两坑之间多留有厚不足0.10米隔墙的现象。从出土遗物看这些灰坑废弃年代在北朝晚期到唐代。

  灰沟6条,其中东西向2条,南北向4条,其特点之一是长,有5条沟穿越发掘区,之二是不甚规矩,之三是废弃年代不一,其中G6为隋代,G2、G4、G5为唐代,G1、G3为明清时期。因为沟纵横在发掘区内,与不同时期的窑、坑、井、墓都发生了叠压、打破关系。

  井35座,皆圆形,遍布发掘区,北半部较集中。有较多在历史上因为塌方形成井口扩大,使得井内堆积较多生土的现象。井深距现地表有的不足5米,有的超过6.30米。从井内回填遗物看,井的废弃年代从北朝一直到明清时期。

  墓葬22座,洞室墓为主,另有少量瓦棺和土坑墓。洞室墓是这一带土葬墓的特色,竖穴墓道多南或东南向,墓道底面稍呈斜坡形。洞室面积不大,形状也不甚固定。洞室内多放一棺,个别为双棺或双骨架,迁葬常见。皆平民小墓,随葬品很少,偶见小件瓷器、铜钗、铜钱等。从打破关系和随葬品看,这批墓葬年代有北朝、唐、金、明清几个时期。

  四、此次发掘出土遗物丰富,以窑前工作坑和灰坑、灰沟为主。北齐至隋初遗物以碗为大宗,另有钵、高足盘、瓶、罐、盆等,釉色以青和青中泛黄的为主,青中泛白的不多。窑具有大量的三角支钉、喇叭形窑柱和少量的筒形窑柱等,同时伴出有较多的砖、瓦、瓦当、陶盆、陶罐残片等,还发现了少量绿、黄褐釉瓷胎陶片;隋晚期瓷器明显的变化是青瓷、黄瓷、白瓷显著区分,黑瓷出现,化妆土普遍使用,器类较以前丰富,器形也有明显变化,如碗类器物变得高敞、挺拔等,同时伴出有更多的砖、陶瓦、瓦当、瓦当模子以及陶盆、陶罐、等,还发现了三彩残片。唐代遗物种类更丰富,白瓷和细白瓷明显增多,出现较多的大型化器物,三彩片发现较多。器形有碗、钵、盘、杯、罐、瓶、盆、壶、炉、俑、瓷塑、模子等以及各式匣钵、窑柱、支钉等窑具,另外也伴出有一些砖瓦残片和较多的陶盆、罐、瓮、缸、瓦当以及灰陶盘、炉、砚台、磨光黑陶盘等。 

H92出土隋三彩

  五、此次发掘的重要收获,首先是发现的窑炉:年代早,是邢窑已发现窑炉中最早的几组,为研究邢窑早期窑炉和产品提供了非常难得的资料;完整度高,虽被隋、唐时期的灰沟、灰坑等遗迹破坏了窑体部分,但窑门、火膛、窑床大部尚存,窑顶,窑壁、烟囱等也存在较多,实属难得;布局模式罕见,多窑共用一个窑前工作坑,是研究早期邢窑窑炉开凿、布局和烧瓷行为的重要资料。

  其次是早期灰坑群和遗物的发掘,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发现堆积有北朝时期遗物的灰坑约超过20个,遗物丰富,时代单纯,是邢窑历次发掘中首次批量出土的早期遗迹、遗物,也是该区域制瓷窑炉可上推至北朝时期的重要证据。

  隋三彩的发现也是这次发掘的重要收获,是邢窑发现的首次,瓷胎,胎色浅粉或白,火候较低,断面上有较多的红褐色颗粒、石英颗粒和白色熔块。单色釉外壁绿色,内壁浅黄,两色釉为黄、绿,釉下施有一层白色化妆土。没有发现成形器,大致为碗、钵类。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发现是“高”、“上”、“大”三种刻款器物残片的发现,字款皆刻划在器物底足外壁,字体大小不一,说不上规整,也没有一定格式。但为邢窑刻款瓷器增添新内容的同时,对已知“盈”、“官”、“翰林”、“昌”等字义的解释和器物用途等问题应有所帮助。

  另外比较重要的发现还有隋代废弃灰坑中较多的铁渣堆积,证明内丘城隋代冶铁工业存在的史实;唐代一灰坑中堆积有较多的素烧残片,为寻找三彩窑炉等提供了区域和思路;唐代废弃水井中多层密檐石塔明器的出土,对邢窑瓷器的时代判定也是很有帮助的资料等等。

  六、与该发掘区域一路之隔的是中兴北大街东临的内丘县步行街,2003年曾进行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过陶瓷窑炉和比较丰富的瓷片堆积层,还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官”、“盈”字款器物残片,证明步行街一带是邢窑的中心窑场之一。此处与步行街虽相距很近,但在古代却应该是被城墙和护城河隔开的两个空间。《内丘县志》载,中兴北大街正是内丘古城南北城墙和护城河的所在地,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由他处迁今内丘城关西部一带建新城,中兴大街左右正是内丘新城的东城墙和护城河之处。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城西的李阳河侵城西北隅,故以城之东垣做西垣,东迁一城之地,所以中兴大街左右又成了内丘城的西城墙和护城河之所在。也就是说,公元835年之前,今发掘区一带位于城内,步行街一带是城外,公元835年后,发掘区一带成为城外之地,步行街一带成了城内。所以考古发掘对于了解不同时期城墙和护城河内外窑炉的年代、布局、产品、管理等方面都很有意义。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