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2014-2015年发掘报告






[日期:2024-10-13] 来源: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作者:邺城考古队 [字体: ]

 

2014-2015 年发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邺城考古队。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邯郸临漳西南约20公里处,由南北毗连的邺北城、邺南城和外郭区三部分组成,是曹魏至北齐六朝故都。1988年,邺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19年更名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1983年联合组建邺城考古队,对邺城遗址系统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经过四十余年的持续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1〕。伴随对邺城遗址平面布局总体认识的逐步建立,邺城考古队在“大邺城遗址考古”理念指导下,一方面继续深化对邺城遗址平面布局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手工业生产等方面。北方瓷器起源是汉唐手工业考古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北朝晚期主要都城之一,邺城地区的陶瓷烧造技术应当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因此对这一区域的陶瓷窑址进行发掘与研究,有助于推动相关学术研究的进步。2009年发现曹村窑址后发表了一系列资料及研究文章〔2〕,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疑惑〔3〕。曹村窑址位于漳河河滩内、距离村庄较远,盗掘现象时有发生,并且该区域还有多处非法采沙场,地方文物部门虽多次执法,但是保护效果不佳。为保护这片窑址,给邺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邺城考古队在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进行了抢救性勘探和发掘,主要围绕窑址的性质和年代等问题展开工作。曹村窑址位于临漳县习文乡曹村村北约1.6公里的漳河河道内,东北距西冀庄村约1.5公里,西北距洪山村约2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6′44″、北纬36°16′6″。以邺城遗址为参照系,窑址西距邺南城(东魏北齐邺城之内城)东城墙约1.5公里,北距邺南城北城墙东延长线约0.1公里(图一)。历史上漳河多次泛滥,邺城遗址沉埋于地下,特别是现在河床区域更是在遗址上形成了4-5米厚的沙层。近年来漳河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偶尔在汛期前后会有较大水流,因此河道内大部分区域被开垦为耕地,对河道的流向产生较大干扰,主河道长期处于摆动状态。窑址发现地点位于漳河近年新形成的河道内,北侧邻近防护堤,周围除主河道以外的大部分区域仍堆积着较厚的沙层。

图一 曹村窑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 发掘区及主要遗迹平、剖面及立面图(A-A 剖面见图五)

2010年,邺城考古队曾对曹村窑址所在区域多次进行大范围踏查,在地表采集到大量古代遗物,其中包括筒瓦、瓦当、釉陶片、青瓷片以及三足支钉、支柱等窑具。大量窑具和残次陶瓷片的集中出现,证明附近应该存在窑址。2014 年10月,通过详细勘探,邺城考古队获得了与窑址遗存相关的线索,发现大范围红烧土和窑业堆积。根据勘探发现,邺城考古队分两个年度进行了考古发掘。2014年10月,在现代土路旁布设5米×6米和4米×6米探方各二个,依次编号为 2014JYNT101-2014JYNT104(以下简称 T101-T104),探方方向330度,发掘面积约110平方米,发现窑炉二座、大型操作坑一段和灰坑十余个。2015年4月,在紧邻前一年度工作区西侧,布设10米×2米探沟一条,编号为 2015JYNT105(以下简称 T105),探沟方向60度,后因发现窑炉遗迹而多次扩方,实际发掘面积约53平方米,发现窑炉一座、大型操作坑一段和灰坑二个(图二)。

图三 T101、T102 西壁剖面图

1b.黄褐色淤沙土2.红褐色胶泥土3.灰褐色土4.浅红褐色土5.红褐色土6.浅红褐色土7.红褐色胶泥土1a 层在此剖面未显示)

H12①.黑灰土 H12②.黄灰土 H12③.灰黑土 H12④.红烧土

地层堆积

发掘区地层堆积较为复杂,可分七层。下面以T101和T102西壁为例介绍(图三)。

1层:可分二小层。第1a 层:灰褐色土。厚0-0.2米。主要分布于 T103、T104 及 T105内。土质疏松。包含大量植物根系。出土碎砖瓦、陶瓷片和支钉等。本层为耕土层。第1b层:黄褐色淤沙土。距地表深0-0.2、厚0.14-0.6米。遍布发掘区。土质疏松。包含少量植物根系和红烧土块。出土碎砖瓦片、陶瓷片和支钉等。本层为漳河冲刷形成的淤沙层。本层下开口灰坑四个(H1、H2、H3、H4)。

2层:红褐色胶泥土,土中有水草腐烂形成的水锈。距地表深0.14-0.27、厚0.2-0.38米。出土泥质灰陶和红陶残片、青釉陶片、支钉、瓦片及炉渣等。本层下开口灰坑一个(H6)。

3层:灰褐色土。距地表深0.48-0.6、厚0.06-0.23米。出土泥质灰陶和红陶碎片,黑釉、青釉、黄釉、酱釉和绿釉等釉陶片,青釉和白釉瓷片,支钉,炉渣,瓦片以及动物骨骼等。本层下开口沟一条(G1)、灰坑一个(H7)。

4层:浅红褐色土。距地表深0.6-0.67、厚 0-0.22米。出土泥质灰陶和红陶碎片,黑釉、青釉、黄釉和酱釉陶片,青釉和白釉瓷片、白地黑花瓷片、支钉以及瓦片、锈蚀铁器、动物骨骼等。本层下开口窑址二座(Y1、Y2)、大型操作坑一段(H12)和灰坑四个(H8、H9、H10、H11),均打破第5层。根据出土的具有典型磁州窑特点的白地黑花瓷片推断,本层时代不早于金元时期。本层以下仅在局部区域进行了发掘。

5层:红褐色土。距地表深0.8-0.93、厚0.14-0.47米。土质略紧,较为纯净。包含植物根系和少量红烧土块,出土泥质灰陶和红陶碎片、青釉陶片、瓦片等。本层下开口灰坑五个(H13、H14、H15、H16、H17)。本层为早于窑址的北朝文化层。

6层:浅红褐色土,含大量黄花点。距地表深1.04-1.28、厚0-0.31米。土质略松。包含物极少。

7层:红褐色胶泥土。距地表深 1.33-1.53、发掘厚度为 0.92米。土质致密。未见包含物。

重要遗迹

包括窑址、大型操作坑、灰坑和灰沟等(图二;图版壹,1)。现择要介绍如下。(一)窑址三座。编号为2014JYNY1、2014JYNY2、2015JYNY3(以下简称为 Y1、Y2、Y3),均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Y1位于T101内。平面整体呈马蹄形。由窑门、火膛、窑床和烟道四部分组成。总长约3.4米。方向为182度。从结构上看,窑室为半地穴式,系在平地向下掏挖而成。窑顶塌陷,整体破坏较为严重(图四;图版壹,2)。窑门平面略呈弧形,宽0.5、高1.2、进深0.3米。窑门的两壁和顶部用土坯垒砌而成。封门墙紧贴窑门,用残砖和土坯两种材料封堵,形成内外两重结构。内重封门墙位于窑门口,残高约0.78、进深约0.09米,残存约五层,整体塌落。砖仅存两块,均较为残破,其中保存较好的一 块长0.21、宽0.16、厚0.04米。土坯存十五块,有两种规格:一种长0.36、宽0.16、厚0.09米,另一种长0.2、宽0.12、厚0.04米。外重封门墙位于窑门外立面两侧,仅存土坯。根据残留迹象推测,外重封门墙的残高约1.56、宽约1.43米(图版壹,3)。火膛平面呈扇形,底部相对平整。宽0.5-1.3、高约0.24、进深约0.8米。发掘时火膛内残存约0.2米厚的草木灰,其中出土了陶片、瓦片、骨骼和铁器残件等。陶片以灰陶为主,少量带有附加堆纹;红陶仅有五片,部分内壁可见黑色陶衣;另外还有零星陶片内部有黑色烧结痕迹。瓦片共计十二片,以板瓦为主。发现了一块动物骨骼,但种属不明。另外还有一块铁器残件,已经严重锈蚀。

图四 Y1平面、剖视图

窑床平面近梯形,宽1.3-2.2、进深1.88米。窑床底面呈北高南低的缓坡状,坡度约为6度。窑室的两壁相对陡直,残高0.95-1.28米。窑室后壁设有三个烟道,其中中烟道较为陡直,而两侧的烟道呈现向中烟道靠拢的弧状。由于东烟道位于现代土路下,不便扩方,因此未能揭露。中烟道的平面呈长方形,宽0.3、残高0.95、进深0.38米;西烟道的平面近梯形,宽0.26-0.3、残高0.95、进深0.35米;东烟道的形制推测与西烟道相似。由于窑顶已经破坏,烟道汇合后烟囱的情况不明,推测为单烟囱形式。

因为窑顶坍塌,窑室内填满了积土,窑内堆积大致可分三层。第1层:灰褐色土。厚0-0.52米。在窑室内呈现北部薄、南部厚的堆积特点,至窑床与火膛交接处消失,停止向南延伸。包含物有陶片、瓦片、炉渣、蚌壳等。第2层:以红烧土为主,土色从上到下由红色渐变为炭黑色。厚0-0.5米。未发现包含物。系窑顶坍塌形成的薄层。第3层:青灰色淤土。厚0.2-0.87米。靠近烟道处最厚,靠近窑门方向厚度递减,最终在窑床和火膛交界处消失。包含物有陶片、釉陶片、青釉片、支钉、瓦片、砖块、炉渣和骨骼等。从窑室内废弃堆积形态推测,Y1废弃可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Y1被废弃后窑顶依旧保留,淤土从烟道进入,形成窑内最底层堆积;第二阶段,窑顶塌落,形成较薄的烧土层,即中间层;第三阶段,窑顶无存,大量淤土从窑顶上方进入窑室,形成顶层堆积(图五)。另据解剖,火膛和窑床底面、窑顶、窑室以及烟道周壁均有一层青灰色烧结面,厚0-0.07米;烧结面以外为烘烤形成的烧土层,厚0.04-0.18米。

图五 Y1废弃堆积及地层关系图(剖切位置见图二,A-A)

1b.黄褐色淤沙土 2.红褐色胶泥土 3.灰褐色土 4.浅红褐色土 5.红褐色土(1a 层在此剖面未显示)

Y1①.灰褐色土 Y1②.红烧土 Y1③.青灰色淤土

Y2 位于 T104内。平面整体呈马蹄形。由窑门、火膛、窑床和烟道四部分组成。总长约4.6米。方向为5度。从结构上看,Y2与Y1相似,窑室为半地穴式,系平地向下掏挖而成。窑门、窑顶塌落,窑炉整体破坏较为严重(图六;图版壹,4)。窑门倒塌在窑炉北侧操作坑(H12)内,窑门宽0.56米,从残迹推测应为半椭圆形拱门,封门墙由长方形土坯垒砌而成,土坯长0.35、宽0.13、厚0.08米(图版壹,5)。火膛平面呈扇形,进深1.15、宽0.58-1.47、高0.4米。火膛靠窑床边壁用土坯平铺错缝垒砌而成,土坯上残留有一层草拌泥,土坯因烘烤表面形成青灰色硬结面。火膛底部清理发现较厚一层含草木灰淤泥。窑床平面略呈弧边梯形,进深2.95、宽1.47-2.9米。窑床底面南高北低,坡度约3度。窑室两壁较为陡直,残高1.05米,其中西侧壁面较为光滑,东侧壁面用土坯平铺错缝垒砌,现存十二层,局部有破损,土坯一般长0.37、宽0.13、厚0.08米。从窑壁顶部趋势推测,窑顶可能亦用土坯叠砌而成,弧度较小。 窑室后壁设有三个烟道,残高约 0.7米,其中中烟道较为陡直,两侧烟道呈弧状向中间靠拢,烟道与窑室间通烟孔上部用土坯垒砌,土坯规格与东侧窑壁一致。中烟道通烟孔上部被破坏,宽0.19、进深0.33米。东烟道通烟孔宽 0.21、进深0.27、高0.13米,西烟道通烟孔宽0.22、进深0.36、高0.25米。烟道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中烟道进深 0.56、宽0.46米,东烟道进深0.45、宽0.17米,西烟道进深0.41、宽0.4米。烟道汇合后烟囱情况不明,推测亦为单烟囱形式。因盗扰和破坏,窑室内填满积土,堆积大致可分二层。

1层:灰褐色土。厚约0.4米。包含物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主要是细绳纹,另有少量的凹弦纹和附加堆纹,器形多为盆。此外还有较多的瓦片及少量的泥质红陶、釉陶片和支钉等。应为窑顶塌落之后的堆积。

2层:主要为红烧土块、土坯块。厚约0.7米。包含陶片、砖瓦、炉渣、动物骨骼及少量窑具、釉陶等。其中陶片多为泥质灰陶盆残片和筒瓦、板瓦残片。窑具和釉陶较少,各仅四片。此外在窑床表面出土“永安五铢”铜钱一枚。主要应为窑顶塌落部分。

图六 Y2平面、剖视图

Y3 位于T105内。平面呈马蹄形,由窑门、火膛、窑床和烟道四部分组成。总长约4.5米。方向为190度(图版壹,6)。就整体结构而言,窑室为地下掏洞形式,窑顶中后部塌落,窑门和烟道破坏较严重。据解剖发现,Y3存在早、晚两期,晚期在早期基础上对窑床表面和火膛等处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进行了烧造(图七;图八)。

图七 Y3晚期平面、剖视和立面图

晚期窑门破坏较严重,宽1.1-1.78、高1.18米。封门墙用残破小砖砌筑,仅存底部三层,残高0.25-0.3米。在窑门南侧还发现一排三个筒瓦依序排列,性质不明。火膛宽1.55- 1.66、高0.5、进深0.9米。火膛南侧保存有两层土坯。土坯南侧有烧烤痕,北侧保留原样。土坯长0.23、宽0.09、厚0.08米。窑床宽 2.6-2.75、进深2.5米。窑室直壁弧顶,北壁残高1.3米,南壁残高1.17米,壁厚约0.08米。窑室东、西壁有修补痕迹,壁面清晰可见掏窑时留下的工具痕,印痕宽5-7、深0.2-0.8厘米。窑室后壁设有三个烟道,上口烧烤硬壁连为一体,上口宽1.8、底宽2.75米。中间烟道左右两侧中间部位遭破坏露出红烧土,推测原有悬梁式生土连接。三个烟道均口窄内宽。中烟道宽0.4、进深0.6米,西烟道宽0.35、进深0.46米,东烟道宽0.32、进深0.4米。中烟道距西烟道0.6-0.75米,距东烟道0.7-0.77米。

图八 Y3早期平面、剖视和立面图

早期窑门宽度与晚期基本一致,只是底面和火膛底面均较晚期更深。通过解剖可知,早期窑室底部表面平整,与烟道底部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至晚期,在窑室底部进行了两次垫土处理,从而形成了两层烧造面。土层从火膛向烟道方向逐渐增厚,最终形成了一个由南向北递增的斜坡。因此,烟道底部与窑床之间形成了0.15-0.25米的高差。从窑床解剖情况来看,可分二大层。第1a层:灰蓝色土。由火膛向烟道方向渐厚,近烟道处厚0.04米。土质疏松。包含小陶片、器物口沿。第1b层:灰绿色土。厚0.03-0.04米。疑似进行过加工。第1c层:红烧土。厚0.12米。包含瓦片砖块。第2a层:灰绿色土。较薄。去除灰绿色表面后,在窑室中部显露出四条直边的灰土条,这些灰土条与火膛边线大致平行。每条灰土条宽约0.15米,厚约0.5厘米,间距约0.2米。第2b层:红烧土。厚0.06米。经过加工较为平整。为生土硬面。在发掘过程中,还对窑室内废弃堆积进行了分层清理,可分十二层(图九)。

图九 窑室内外地层剖面图

1.红烧土块、窑渣块和黄褐色土 2.黄灰土 3.灰黄土 4.黄褐色花土 5.黄土夹杂大块红烧土、窑渣块 6.深灰色淤

7.黄灰土 8.红烧土 9.黄细土 10.灰土 11.黄细泥 12.黄灰土

H18②.黄灰土 H18③.红黄土

1层:红烧土块、窑渣块和黄褐色土。厚0.08-0.13米。第2层:黄灰土。深0.08、厚0-0.83米。呈北高南低斜坡状堆积。土质细腻疏松。包含零星窑渣颗粒。第3层:灰黄土。深0-0.82、厚0-0.33米。呈北高南低分布。土质细腻疏松。本层近烟道处包含红烧土块、陶片,在中烟道附近出土黄釉钵一件。第4层:黄褐色花土。深0-0.83、厚0-0.98米。土质疏松。包含少量陶瓦片。第5层:黄土夹杂大块红烧土、窑渣块。深1.2-1.35、厚0-0.27米。分布于窑室中部偏南。推测为窑顶塌落堆积。第6层:深灰色淤泥。深1.28-1.38、厚0-0.25米。分布于窑室的中部和北部,呈现出相对平缓的特征。包含较多的红陶片、灰陶片,以及一件相对完整的红陶瓮口沿和砖质窑具。第7层:黄灰土。深 1.55、厚0.16-0.42米。分布于窑室中部和北部,呈现出相对平缓的特征,在窑门内侧呈南高北低状倾斜分布,与窑门外操作坑 H18 第3层红黄土间见有一薄层炭灰。土质疏松。出土一件小陶灶,以及陶片、瓦片和砖质窑具等遗物。第8层:红烧土。深1.85、厚0.6米。分布于窑门内侧、火膛上方,向北与窑床呈一夹角倾斜,依附于操作坑H18 第3层红黄土上。第9层:黄细土。深1.23、厚0.1米。分布于火膛上方,向北逐渐变薄。第10层:灰土。深1.27、厚0.13米。主要分布于火膛和窑床南部表面,向北逐渐变薄。第11层:黄细泥。厚0-0.22米。充满火膛。第12层:黄灰土。厚0.05-0.08米。主要分布于火膛中部斜坡上。包含大量烧土颗粒、瓦片和砖块等。此层下是火膛底部,留有一薄层木炭灰。以下为生土。(二)大型操作坑H12为Y1和Y2共用操作坑,从分布趋势结合勘探情况分析,H12与Y3使用的操作坑H18可能为相互贯通的同一操作坑(图一〇),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改动和填埋迹象。H12开口于第4层下,打破第5层。H12上口宽3.7、下口宽3、深约1.4米。坑底西侧渐高起,东侧延伸至探方外。在H12底部的东侧发现了一道垂直于操作坑的矮墙,由碎砖瓦和陶片垒砌而成,编为Q1,宽3.2、高0.3米。而在H12底部的西侧升高处,发现了用残碎烧土块垒砌成的一道似拦边的遗迹,由于受到了严重破坏,其性质尚不明确。

图一〇 2014年发掘区第4层下总平面图

H12内堆积较厚,是在操作坑废弃后逐渐积累形成的,可分四层(图三)。第1层:黑灰土。包含陶片、瓦片、砖块、青釉片、白瓷片、釉陶片、窑具、骨骼、铁器等。第2层:黄灰土,混杂木炭屑。包含陶片、瓦片、砖块、青釉片、釉陶片、窑具、骨骼、铁器等。第3层:灰黑土。包含陶片、瓦片、砖块、青釉片、釉陶片、骨骼等。第4层:红烧土。Y2 窑门倒塌于此层内。(三)灰坑及其他遗迹十九个灰坑(编为H1-H20,其中 H12和H18应为同一遗迹的不同位置)、二条灰沟(编为G1、G3;图一〇)。第4层及以下的灰坑可能与窑炉的烧造同时期形成,而其他大多是晚期扰坑,甚至可能是现代盗坑,这些都给遗址造成了严重的破坏。H5被H3打破,又打破Y2。平面呈不规则形状,长径 3.25、短径2.3、深0.7米。第1层:灰褐色土。厚0-0.44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炉渣。出土大量陶瓷碎片、支钉、支柱等窑具及少量瓦片。第2层:黑褐色土。厚0-0.7米。土质疏松,包含大量炉渣。出土大量陶瓷碎片、支钉、支柱等窑具及少量瓦片(图一一)。 H8打破H12。平面呈不规则形状。残长4.12、宽2.5、深0.55米。第1层:灰褐色土。厚0.27米。土质疏松。出土大量陶片、砖瓦等。第2层:黑褐色土。厚0.22-0.36米。土质疏松。出土大量陶片,少量瓷片、窑具、砖瓦、动物骨骼、铁块,较为重要有半个羊头俑、一块戳记筒瓦和一个较完整的檐头筒瓦(图一一)。 H11打破Y2东侧烟道。平面呈不规则形状。长3.35、宽3.05、深1.1米。出土物较多,包含陶瓷片、窑具和砖瓦残块等(图一一)。 H13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口大底小。口径约3、底径约2.5、深1.84米。第1层:黑灰土。厚0.15-0.5米。土质疏松。出土少量陶片、砖块和瓦片等。第2层:灰褐色土。厚0.2-0.5米。土质疏松。出土少量陶瓷碎片、砖块、瓦片和动物骨骼等。第3层:红胶泥土。厚0.35-0.95米。土质较硬。无包含物(图一一)。 H17平面呈不规则形状。长3.35、宽3、深2.4米。第1层:红褐色土。厚0.6-1.65米。土质略软。出土少量陶片。第2层:红胶泥土。厚 0.9-1.2米。土质较硬。无出土物(图一 一)。

图一一 灰坑平、剖面图

A.H5 B.H8 C.H11 D.H13 E.H17

A:1.灰褐色土 2.黑褐色土 B:1.灰褐色土 2.黑褐色土 D:1.黑灰土 2.灰褐色土 3.红胶泥土 E:1.红褐色土

2.红胶泥土

出土遗物

本次发掘出土遗物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主要包括瓷器、釉陶器、陶器以及砖瓦、金属器等。从出土总量来看,灰陶器约占70%、红陶器占13.5%、釉陶器占6.4%、瓷器占0.95%,其余为砖瓦、金属器等。遗物主要出土于灰坑中,以 H3、H5、H12和H18出土数量最多,其中H3和H5出土遗物主要是釉陶片和窑具,H12和H18出土遗物主要是灰陶器、釉陶片、窑具,另有少量红陶器、砖瓦等。由于发掘区被盗扰严重,尽管碎片大多出土于现代盗坑中,但从器物形制分析应仍属于窑业废弃堆积。此外,临漳县文物保管所在发掘区附近曾采集到大量被盗扰遗物,其中有不少完整器,对于整理研究具有较大帮助,故亦选择典型标本纳入本报告。根据出土遗物用途及性质,可以分为生活用器、窑具、建筑构件、模型明器等,其中带釉的生活用器和窑具是本次发掘和资料整理的重点。

(一)生活用器主要是陶瓷器皿。根据胎、釉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钙釉瓷器、耐火黏土胎铅釉器、陶胎铅釉器、灰陶器和红陶器。钙釉瓷器 根据釉色差异,可分青瓷、黑瓷、白瓷三类。其中黑瓷和白瓷多为碎片,出土于晚期地层,时代晚于北朝时期,本文暂不做详细介绍。青瓷 器形以碗为主,残片多为腹片和口沿,有少量器底。胎以灰白胎为主,有少量白胎。釉色以青绿为主,部分略微发黑或泛黄,釉色发黑与积釉或含杂质有关。从出土单位来看,早晚期地层和遗迹单位均有发现,以T105③、H3 和 H12居多。

图一二 出土青瓷碗

1.T105③∶01 2.T105G3∶01 3.T101H12③∶02 4. T101H12③∶6

T101H12③∶6,直口略外撇,方唇,浅弧腹,饼形足,足底刻划一圈呈假圈足状。灰白胎。青绿釉,釉面光亮,玻璃质感较强。内施满釉,内底可见一个支钉痕;外釉至下腹部,经过刮削处理,局部流釉,下腹部露胎呈火蚀红。口径9、足径3、高5.4厘米(图一二,4;图版贰,1)。T101H12③∶02,形制与T101H12③∶6相似,仅腹略深。口径8.7、残高5.4厘米(图一二,3;图版贰,)。T105G3∶01,口沿残。深弧腹,饼形足,底微凹。灰白胎。青绿釉,釉色较深,略微发黑,釉面光泽度一般。内施满釉,碗底积釉发黑;外釉至下腹部,经过刮削处理,局部流釉。内壁自下而上有多周同心凹槽。底径5.3、残高8.5厘米(图一二,2)。T105③∶01,形制与T105G3∶01 相似。米黄胎。黄绿釉,釉面光泽度一般。内施满釉,近底处有一圈凹棱,内底可见二个支钉痕和滴釉粘连痕迹;外釉至下腹部,经过刮削处理。底径6.2、残高8.3厘米(图一二,1)。T102H12③∶09,近底片。灰白胎。青绿釉,釉面光洁,玻璃质感较强。内施满釉,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外壁粘有圆形垫饼一件。垫饼为灰白胎,直径 4.2 厘米。耐火黏土胎铅釉器大多为器物腹片,较难确认器类和器形。在可复原遗物中,器形以碗为主,此外还有高足盘、钵、罐等。碗 根据口径尺寸的差异,可分大、中、小碗三类。大碗口径13-20厘米,中碗口径10-13厘米,小碗口径8-10厘米。

大碗 直口微敛,平沿方唇,下腹微鼓,饼形足略外撇,底微凹。T104H3∶015,残存口沿和腹部。灰白胎。褐绿釉,内施满釉,外釉不及底。外壁口沿下有二周凹弦纹,下腹部饰一周凹弦纹。复原口径17.3、残高约6.6厘米(图一三,10)。12 文采∶036〔1〕,灰胎。褐绿釉。内施满釉,碗底残见二个支钉痕;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露胎处呈火蚀红。口沿下有二周凹弦纹。口径15、底径7.3、高9.5厘米(图一三,1)。

中碗 直口微敛,尖圆唇,斜弧腹,饼形足略外撇,底微凹。根据腹部形制不同,可分二型。A型:深腹。T104H5∶02,灰白胎。青绿釉,釉色光亮。内施满釉,开片明显,釉层粘有砂砾、炸裂较多,底部残留三个支钉痕;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至足部。口径11.9、底径5、高8.7厘米(图一三,13;图版贰,3)。B型:浅腹。T104H5∶1,灰白胎。青黄釉。内施满釉,底部残留二个支钉痕;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至足部,足底残留一个支钉痕。口径12.6、底径5、高7.8厘米(图一三,2;图版贰,4)。T104H3∶6,灰白胎,含杂质较多。青黄釉。内施满釉,底部粘有炉渣一块;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底径4.9、高7.5厘米(图一三,5)。T104H3∶7,米黄胎。青黄釉。内施满釉,底部粘有三足支钉及残块;外釉至足部,局部流釉至足底。底径5.7、高7.2厘米(图一三,4;图版贰,5)。

图一三 出土耐火黏土胎铅釉器

1、10.大碗(12 文采∶036、T104H3∶015) 2、4、5.B 型中碗(T104H5∶1、T104H3∶7、6) 3、6、12.B 型小碗(T104H5∶2、T104H3∶4、3) 7.平底碗(T104H3∶018) 8、11.A 型小碗(T103③∶01、T104H5∶8) 9.高足盘(T104H3∶044) 13.A 型中碗(T104H5∶02) 14.三彩钵(T105Y3③∶1)

小碗 直口微侈,尖圆唇,斜弧腹,饼形足略外撇,底微凹。根据腹部形制不同,可分二型。 A型:深腹。T103③∶01,口沿残。灰白胎。青绿釉。内施满釉,外釉至足部,局部流釉至足底。底径3.1、残高6.4厘米(图一三,8;图版贰,6)。T104H5∶8,灰白胎。褐绿釉。内施满釉,底部残留二个支钉痕;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口径8、底径 3.1、高6.2厘米(图一三,11;图版叁,1)。B型:浅腹。T104H3∶3,米黄胎。青黄釉。内施满釉,底部粘有炉渣;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至足底。上腹部有二道折棱。口径9.3、底径4.1、高3.7厘米(图一三,12)。T104H3∶4,灰胎。褐绿釉。内施满釉,底部积釉且粘有炉渣;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至足底。口径9.2、底径4.3、高4.5厘米(图一三,6)。T104H5∶2,灰胎。黄褐釉。内施满釉,底部积釉发黑,可见三个支钉痕;外釉至足部,局部流釉至足底,底部可见二个支钉痕。底径4、高5.5厘米(图一三,3;图版叁,2)。

平底碗 仅存腹片和底片。胎色有白胎、米黄胎、灰胎。釉色有青釉、青黄釉、褐绿釉等。T104H3∶018,底片。斜腹微鼓,底微凹。灰胎。暗褐绿釉。内施满釉,底部可见二个支钉痕,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腹部隐现凹弦纹。底径5、残高5.1厘米(图一三,7)。

印花碗 仅存残片。T101H12②∶06,腹片。灰白胎。青黄釉。内外壁均施釉。外壁可见印花,包括莲花、忍冬及联珠纹等(图版叁,3)。

高足盘 仅见口沿或高圈足部分。胎色有白胎、米黄胎、灰胎。釉色有青釉、青黄釉、褐绿釉等。T104H3∶044,仅存口沿和盘面部分。盘口较直微侈,尖圆唇。白胎。青绿釉。复原直径约16厘米(图一三,9)。

三彩钵 T105Y3③∶1,敞口,尖圆唇略外卷,斜弧腹,圜底。灰胎。黄绿釉。内施满釉,底部可见三个支钉痕,且有塌裂变形迹象;外釉不及底,局部流釉至底。外壁口沿、下腹部及底部外缘各饰一周凹弦纹。内外壁均等距间隔施八道条状红褐、褐绿彩,个别区域因点彩不成功而未显现。口径22.9、高7.5厘米(图一三,14;图版叁,4)。

二彩罐 T103H8∶02,仅存罐底部分。白胎。青白釉。内底无釉,可见轮制痕迹;外釉至底部,底部可见涩圈痕迹。外壁等距点施条带状绿彩。残高3.6厘米(图版叁,5)。 陶胎铅釉器 器形以碗、小罐、壶为主。碗 根据外壁形制及胎釉颜色差异,可分二型。 A 型:直口,尖圆唇,弧腹微鼓,上腹部有二道折棱,饼形足,底微凹。胎、釉颜色相近,均呈棕黑色。通体施釉。T105H18∶02,外底残留二个支钉痕。口径14.7、底径7、高6.3厘米(图一 四,6)。

图一四 出土陶胎铅釉器

1.B 型壶(12 文采∶03) 2.A 型壶(T105H18④∶5) 3、7.B 型碗(T101Y1①∶01、T101H12②∶10) 4、5.小罐(T102H12③∶5、T103H1∶06) 6.A 型碗(T105H18∶02)

B型:直口,尖圆唇,弧腹略鼓,饼形足,底微凹。砖红胎。红褐釉。通体施釉。T101H12② ∶10,内底残存二个支钉痕。高7.3厘米(图一四,7)。T101Y1①∶01,内外底均可见三个支钉痕。底径7.3、高7.1厘米(图一四,3;图版叁,6)。小罐 胎色有砖红胎、灰黑胎二种。釉色分棕色、棕黑、红褐、干草绿多种。T102H12③∶5,口沿无存,似为有意除去。砖红胎。外施红褐釉,内无釉。近口沿处左右对称分布二个小孔,直径约0.4厘米,应为穿系之用,底部可见线切痕迹。底径2.4、残高3.4厘米(图一四,4;图版肆,1)。T103H1∶06,仅存下腹及底部。灰黑胎。一半棕釉、一半棕黑釉,釉色应与烧制氛围有关。底径2.8、残高2.9厘米(图一四,5)。壶 胎色包括砖红胎、灰黑胎两种。釉色有红褐色、酱黑色等。发掘出土残片中有口沿、腹片和底部等。另临漳县文物保管所采集到较多釉陶壶,保存较为完整,也一并纳入。根据系的差异,可分二型。A 型:肩部左右对称附加两个三角状系,垂直方向设执柄。T105H18④∶5,口沿缺失,束颈,溜肩,鼓腹,平底。外底残留一个支钉痕。砖红胎。釉色大致以腹部最大径为界,上下略有差异,上部呈黑褐色,下部呈红褐色。通体施釉。底径5.2、残高12厘米(图一四,2;图版肆,2)。

B型:肩部中心对称附加三个三角状系,无执柄。12文采∶03,小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灰黑胎。通体施酱黑釉。外底可见三个支钉痕。器身多处粘有炉渣、砂砾及其他器物残片,应为烧制失败品。口径3.9、底径5.6、高 12.7厘米(图一四,1;图版肆,3)。灰陶器 残片数量较多。多为泥质灰陶。器类主要有碗、平底碗、盘口壶、罐、盘、洗、盆、盒、瓶等,以碗、盆为主。器表主要有凹弦纹、绳纹、附加堆纹等纹饰。碗 侈口微敛,尖圆唇,弧腹,饼形足,底微凹。根据腹部差异,可分二型。A 型:腹部饰二道折棱。T101H12③∶2,口径14、底径7.3、高 7.7厘米(图一五,4)。B型:腹部光滑无折棱。T105H18②b∶4,外底刻划方形图案。底径5.3、高5.7厘米(图一五,9)。

图一五 出土灰陶器

1.盘口壶(T105Y3⑦∶5) 2.平底碗(T104H3∶06) 3.盘(T103H12②∶02) 4.A 型碗(T101H12③∶2) 5.罐(T105H18②∶03) 6.盒(T103H9∶01) 7.洗(T105H18②∶08) 8.盆(T101H12②∶010) 9.B 型(T105H18②b∶4) 10.小罐(T103H12②∶3)

平底碗 T104H3∶06,侈口,尖圆唇,斜弧腹微鼓,平底。口径11.5、底径5.7、高6.7厘米(图一五,2)。 盘口壶 T105Y3⑦∶5,盘口,尖圆唇,平沿,束颈,溜肩,鼓腹,平底。通体经过压光处理。口径10.5、底径9.4、高27.2厘米(图一五,1;图版肆,4)。罐T105H18②∶03,卷沿,方唇,束颈,鼓腹,底部残缺。口径16、残高9.8厘米(图一五,5)。 盘 平沿微斜,斜腹,平底。下腹近底处经过一周斜削处理。T103H12②∶02,口径32、底径30、高3.8厘米(图一五,3)。

口微敛,斜腹,平底。T105H18②∶08,外壁饰三周大致平行的绳纹。口径40、底径30、高8.7厘米(图一五,7)。盆 卷折沿,斜腹,平底。有大小不同规格,口径16-70厘米。T101H12②∶010,近口沿处有一小孔。口径 16、底径10、高8.3厘米(图一五,8)。盒 子母口,斜腹,平底。T103H9∶01,仅存盒身部分。口径30、底径28、高 5.5厘米(图一五,6)。

小罐 侈口,圆唇,束颈,弧腹,平底。T103H12②∶3,口径2.6、底径2.7、高4.2厘米(图一五,10)。 红陶器 多为泥质红陶。器形有碗、盆、盒、钵、盂、壶、瓮等,以碗为主。碗 均为饼形足。根据口径尺寸的差异,可分大、中、小碗三类。大碗口径13-20厘米,中碗口径10-13厘米,小碗口径8-10厘米。大碗 根据外腹壁折棱的有无,可分二型。A型:外腹壁有二周折棱。T102Y2②∶01,口微敛,平沿,方唇,斜腹。内底和腹部饰有凹弦纹和刻划纹。高5.8厘米(图一六,6)。T101H12③∶8+12,口微敛,尖圆唇,弧腹。内底刻划六角星纹图案。口径14.5、底径7.3、高6.8厘米(图一六,7;图版肆,5)。T101H12③∶3,口微敛,尖圆唇,鼓腹。口径13.5、底径6.5、高6.8 厘米(图一六,4)。

图一六 出土红陶

1.B 型大碗(T104H12②∶15) 2.中碗(T105Y器3②∶2) 3.盆(T105H18∶09) 4、6、7.A 型大碗(T101H12③∶3、 T102Y2②∶01、T101H12③∶8+12) 5.小碗(T101H12③

B 型:外腹壁无折棱。T104H12②∶15,敛口,尖圆唇,鼓腹。口径13.5、底径5.9、高7厘米(图一六,1)。 中碗 直口,尖圆唇,鼓腹。T105Y3②∶2,口径12.7、底径5.9、高6.6 厘米(图一六,2;图版肆,6)。

小碗 直口微敛,尖圆唇,鼓腹。T101H12③∶11,口径8、底径3.9、高4.2厘米(图一六,5)。盆 折沿,斜腹,平底。T105H18∶09,口径48.8、底径 21.7、高21厘米(图一六,3)。(二)窑具主要分布在窑炉周围的废弃坑和废弃堆积内,以支钉为主,多为耐火黏土胎,大多粘釉,此外有少量“L”形支架和垫珠。支钉 根据有无柱身,可分二类。三叉支钉 胎色主要有白胎、粉胎、米黄胎、灰胎、红胎、绞胎。釉色主要有荫绿釉、蜜黄釉、青黄釉、褐绿釉、可可棕釉等。根据支点形制的不同,可分四型。A型:一面支点为尖圆半弧形,一面支点为圆锥形尖。T104H3∶022,米黄胎。三个支点的底部残有少量青黄釉。残高约2.5厘米(图一七,8;图版伍,1)。 B型:一面支点为细长圆锥形尖,尖略向内凹;一面为平面。T101H8∶04,残留两个支点。米黄胎。蜜黄釉。残高约3.3厘米(图一七,9;图版伍,2)。 C型:两面支点皆为圆锥形尖。T104H3∶021,红胎。可可棕釉。盘面处有一圈沙层,沙层以下无釉。残高约2.3厘米(图版伍,3)。

图一七 出土窑具

1.Aa 型釉陶圆柱形三叉支钉(T104H3∶025) 2.Ab 型釉陶圆柱形三叉支钉(T104H3∶024) 3、4.Ca 型釉陶圆柱形三叉支钉(12 文采∶037、T104H3∶027) 5、7.Cb 型釉陶圆柱形三叉支钉(12 文采∶038、T104H3∶026) 6.B 型釉陶圆柱形三叉支钉(T104H3∶023) 8.A 型釉陶三叉支钉(T104H3∶022) 9.B 型釉陶三叉支钉(T101H8∶04) 10.D型釉陶三叉支钉(T104H5∶05) 11.陶支架(T105H18②b∶3)

D 型:一面支点为尖圆半弧形,一面为平面。T104H5∶05,粉胎。挂釉处胎色较白。浅青黄釉。盘面处有沙层,沙层以下无釉。残高约2.1厘米(图一七,10)。圆柱形三叉支钉 底部呈饼形或喇叭形,顶部有三个支点,略呈等腰三角形。胎色主要有粉胎、米黄胎、灰胎、红胎。釉色主要有橄榄绿釉、褐绿釉、蜜黄釉、亮黄釉、暗黄釉、可可棕釉等。根据形制差异,可分三型。A 型:空心圆柱形支钉,底部呈喇叭形。根据顶部形制不同,可分二亚型。Aa 型:宽喇叭形顶部。T104H3∶025,粉胎。暗黄釉。上半有釉,下半无釉。顶径5.3、底径约6.5、高11.3厘米(图一七,1;图版伍,4)。Ab 型:窄喇叭形顶部。T104H3∶024,灰胎。柱身和底粘连少量褐绿釉。顶径4、底径约8、 高 12.8厘米(图一七,2)。 B型:顶端三叉垂直弯曲再向上。T104H3∶023,底部残,顶部残留一个支点。红胎。可可棕釉。残高12.6厘米(图一七,6;图版伍,5)。 C型:实心圆柱形支钉。发掘出土的圆柱形支钉无完整器,参考临漳县文物保管所采集的较完整实心圆柱形支钉,根据底部形制差异,可分二亚型。Ca 型:喇叭形底,三叉垂直弯曲后向上。T104H3∶027,顶部残留一个支点。红胎。可可棕釉。残高13、足径5.2厘米(图一七,4;图版伍,6)。12 文采∶037,顶端残留两个支点。红胎。其中一支点有少量棕釉。残高16.5、足径6厘米(图一七,3)。 Cb型:饼形底,三叉朝上。T104H3∶026,饼足略残。粉胎。褐绿釉。残高9.5厘米(图一 七,7)。12文采∶038,顶端残留两个支点。红胎。支点有少量暗褐绿釉。残高12.3、足径4.5厘米(图一七,5)。支架 灰陶,含砂粒。整体呈“L”形,大小规格和形状皆相似。T105H18②b∶3,长14.3、宽11.5、高3.5-6厘米(图一七,11)。(三)建筑构件皆为泥质灰陶。主要是板瓦和筒瓦,其次是瓦当、砖等,多残损较严重。十七件板瓦和筒瓦上有戳记铭文。板瓦 T105G3∶1,凹面压光,凸面近瓦头处戳印“刘肆州瓦”。残长9.5、残宽6.5、厚2.2厘米(图一八,6;图版伍,7)。T101H12②∶02,凹面压光,凸面戳印“王相瓦”。残长11.1、残宽6.3、厚2.2厘米(图版伍,8)。筒瓦 T101H12∶01,凸面光素,凹面有细密布纹。侧缘可见内切痕迹。直径12.8、残长25.5、瓦舌长5.5厘米(图一八,2)。T104H11∶01,凸面光素,凹面有细密布纹,侧缘可见内切痕迹。瓦舌凸面戳印“刘肆州瓦”。残长 16.8 厘米(图一八,4;图版伍,9)。T101H12②∶14,凸面光素,凹面有细密布纹,侧缘磨损严重。瓦舌凸面戳印“王相瓦”。残长 8、瓦舌长 5 厘米(图版伍,10)。T105G3∶3,仅存瓦舌部分。凸面光素,凹面有细密布纹。侧缘可见内切痕迹。凸面戳印“裴仲景瓦”。瓦舌残长5.2厘米(图版伍,11)。T102⑤∶3,仅存瓦舌部分。凸面光素,凹面有细密布纹。侧缘可见内切痕迹。凸面戳印“刘煞鬼瓦”。瓦舌残长5.5厘米(图版伍,12)。小筒瓦 T101 采∶01,凸面光素,凹面隐见布纹。直径3.3、残长4.2厘米(图一八,3)。 瓦当 主要为莲花纹瓦当,另有云纹瓦当残块一件。根据莲瓣形制差异,可分三型。A 型:十一瓣单瓣莲花纹。当面较平,边轮较宽,莲瓣与边轮持平。T102H12①∶1,当面残存八瓣单瓣莲花纹,莲瓣瘦峻,间瓣呈“T”形;当心饰七枚莲子,中心一枚,周围六枚。当背粗平,可见与筒瓦衔接刻划纹等。直径13.8、厚1.4、边轮宽1.9厘米(图一八,5)

图一八 出土陶建筑构件

1.砖(T104H3∶6) 2、4.筒瓦(T101H12∶01、T104H11∶01) 3.小筒瓦(T101 采∶01) 5.A 型瓦当(T102H12①∶ 1) 6.板瓦(T105G3∶1) 7.B 型瓦当(T101H12②∶16) 8.C 型瓦当(T102H12③∶3)

B 型:十瓣单瓣莲花纹。当面较鼓,边轮较宽,莲瓣高于边轮。T101H12②∶16,当面残存四7;图版陆,3)。T101H8∶03,胡人俑残块,仅存正面腰腹部。腰间束革带,带扣、带环清晰。泥质

灰陶。未见施彩痕迹。模制。残高约7厘米(图一九,6)。羊 T103H8∶1,仅存羊头部分。泥质灰陶。表面残存白色底彩。模制。残长约8厘米(图一九,2;图版陆,4)。灶 泥质灰陶。残破严重。由近方形灶身和挡火墙组成。T105H18④∶1,正面风火山墙顶部和右下部残缺,其上线刻树木等图案;山墙上开一长方形火门,通透;灶身呈方形,其上设连体釜一口。通高7.5、灶身宽5.7、进深6.5厘米(图一九,5)。T105Y3⑦∶3,形制与上件基本相似,惟山墙正面线刻柱、门等建筑结构,灶台一角设圆形灶眼。通高5.8、面宽8.6、进深5厘米(图一九,8;图版陆,5)。

图一九 出土遗物

1、3、6、7.陶俑残块(T102④∶2、T104H5∶01、T101H8∶03、T102④∶1) 2.陶羊(T103H8∶1) 4.覆莲陶座(T102H12③∶4) 5、8.陶灶(T105H18④∶1、T105Y3⑦∶3) 9-11.圆陶片(T105H18②∶013、T105H21①∶ 02、T103H1∶08)(五)其他

本次发掘还出土了铜钱、少量的骨器和铁器以及部分特殊遗物。这些遗物部分残损严重或性质不明。铜钱 四枚。除一枚残损严重、不见文字外,余均较完整,皆为“永安五铢”T102H12③∶ 7,背有四出纹。直径约2.2厘米。T104Y2②∶3,直径约2.2厘米。 覆莲陶座 T102H12③∶4,泥质陶,夹杂较多砂砾。方形底座,其上承托复瓣覆莲台,莲台中心可见圆锥状榫孔,不至底。底座边长12、通高6厘米(图一九,4;图版陆,6)。圆陶片 主要由灰陶制成,也包括一些红陶和釉陶制品。平面近圆形,边缘不甚规整。部分表面似经过打磨,使外观更为规整。陶片直径大多为3-5厘米。T105H18②∶013,泥质灰陶。直径5、厚1.3厘米(图一九,9)。T105H21①∶02,泥质灰陶。直径 3.3、厚0.7厘米(图一 九,10)。T103H1∶08,米黄胎。青黄釉。直径3.1、厚0.8厘米(图一九,11)

 

北朝晚期至隋唐初年是中原北方地区陶瓷生产经历由陶向瓷、由青瓷迅速过渡到白瓷的重要转变时期,对于这一时期出土遗物属于釉陶、青瓷还是白瓷的属性判断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由于科技手段运用的不充分和定义标准的差异,造成了目前学术界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在邺城遗址近四十年的考古工作中,我们在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大量带釉器物残片,其中不乏符合现代标准的瓷器残片,但是在未发现瓷窑址的情况下,无法确认这些遗物是属于当地生产还是外来输入品。邺城地区陶瓷窑址的集中发现始于1994年,为配合京深高速公路建设,邺城考古队在习文乡以板堂至芝村为中心的南北一线陆续发现九座东魏北齐时期陶窑遗存,出土大量陶质和釉陶质器皿〔1〕。2012-2013 年,为配合京港澳高速公路建设(原京深高速公路拓宽),在义城村西、毗邻1994年窑址发现区再次发现北朝陶窑四座〔2〕。此外,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曾先后在芝村和灵芝村一带发现窑址〔3〕。这些陶窑的平面形制包括马蹄形、椭圆形、圆形等,窑炉周围出土大量红陶器、釉陶器和三叉支架、三叉支钉、三叉垫柱等遗物,据此可判断这些窑炉应以烧制陶器和釉陶器为主。结合地层叠压、打破关系和出土遗物形制判断,陶窑的时代应为与邺南城同时的东魏北齐时期。这批陶窑址的发现为探讨邺城地区北朝时期手工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材料,不过这些窑址均属于烧制陶器和釉陶器的低温陶窑,那么对于高温瓷窑址的探寻便成为邺城考古的一大重要课题。2014-2015 年对曹村窑址的调查、勘探和试掘,为探讨北朝时期陶瓷器生产、窑炉技术改进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一)窑址时代及性质窑址建造、使用及毁废年代 从发掘来看,窑址开口层面距漳河淤积形成沙层有0.5-0.6米,还保留有较厚文化层,以金元、明清时期为主。发掘的三座窑址和大型操作坑出土遗物均具有典型的东魏北齐时期特征,并且在Y2窑床表面发现“永安五铢”铜钱一枚。因此,结合地层叠压、打破关系和出土遗物特征分析,我们认为这三座窑址和大型操作坑的建造和使用年代应为东魏北齐时期。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据邺反叛,《旧唐书·地理志二》记载:“杨坚令韦孝宽讨迥,平之,乃焚烧邺城,徙其居人,南迁四十五里。以安阳城为相州理所,仍为邺县。”因都城毁废而带来的居民大迁徙势必影响到手工业的生产,因此曹村窑址的废弃应与邺城毁废时间大致相当。遗迹性质及与都市空间关系 曹村窑址是东魏北齐邺城东郭区内发现的重要手工业遗存。通过大面积调查、勘探、重点范围密探和小面积发掘,我们了解到曹村窑址分布范围超过1万平方米。窑址中除出土大量带釉器物残片和窑具外,还发现泥质瓦坯和已烧制成型的瓦等建筑构件,且瓦上的戳印文字独具特色,直至近年在东魏北齐邺城宫城西门的发掘中始见相似戳印瓦件。此外,还发现了已为成品的随葬模型明器残片,如彩绘陶俑、动物模型和厨炊模型等,结合邺城地区北朝晚期墓葬研究可知,这类明器为高等级墓葬所独有〔1〕。以上诸多信息显示,曹村窑址所在区域应为一处集中分布、规划有序,且具有官营性质的重要手工业作坊区〔2〕。曹村窑址与相州窑的关系 曹村窑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釉陶器,其中一些遗物的器形与邺城地区北朝时期部分纪年墓或窑址中出土的遗物相似,其他地区同时期墓葬或窑址中少见与曹村窑址器形相似之物。曹村窑址的生产可能仅对邺城周围地区产生过一定影响,其产品的消费流通也基本局限在邺城周围。北周大象二年,邺城居民南迁至相州。伴随人群的大规模转移,陶瓷器生产技术也会传播到相州,而安阳相州窑址出土的一些施釉器与曹村窑址出土釉陶器之间存在较多相似性,也进一步说明了曹村窑址与相州窑之间的密切联系。(二)窑址主要产品、带釉器物生产工艺及窑炉性质由于曹村窑址出土的陶器数量远超于釉陶器,因此该窑址仍应以烧制陶器为主。高品质低温釉陶属于窑址的中高端产品,尽管在发掘的窑室内未发现生产产品的原始摆放状态,但是窑炉附近的废弃坑中出土了大量胎土灰白、质地细腻的带釉器残片及带釉支钉等窑具,结合出土遗物整理以及出土青釉器残片的科技检测结果分析,青釉器中绝大多数为以较低温度烧成的铅釉产品,属于高温釉的青瓷器残片较少。釉陶器在原料、工艺方面皆借助了陶器的生产经验。从现有出土遗物的整理研究来看,釉陶器的胎料有两类,一类胎接近普通陶胎,即普通易熔黏土;一类胎接近瓷胎,使用的是富含高岭土的耐火黏土。不同类型的器物使用的胎料不同,如壶多使用普通易熔黏土,平底碗、高足盘等则使用富含高岭土的耐火黏土。由此可见,曹村窑址釉陶器的原料使用可能经过了合理的配置和有序管理。不同于普通易熔黏土胎釉陶器以铅氧化物和胎土配釉的方式,以富含高岭土的耐火黏土为胎料的釉陶器胎质紧密,硬度较大,釉料中除铅氧化物和胎土外,还添加了石英,并且没有刻意添加呈色剂,导致釉色浅淡,故此一些在不超过1100°C的烧造条件下产生的成品常被误认为是早期白瓷〔1〕。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曹村窑址出土遗物中有一部分以富含高岭土的耐火黏土制胎的铅釉器烧结程度相对较高,其烧造温度可能超过了1100°C;同时也存在以高岭土类黏土为胎、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的北方青瓷残片〔2〕,烧制此类器物的窑炉已经达到了烧成瓷器的温度条件,因此也不排除曹村窑址具备烧制高温瓷器技术能力的可能性。结合便携式X射线荧光仪对带釉残片的粗筛结果来看,曹村窑址出土的青釉器残片中高温釉青瓷器比例极低,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曹村窑址是大量生产高温青瓷器的窑址,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此次发掘的这几座窑炉仍应以烧制陶器和低温釉陶为主。(三)曹村窑址出土釉陶器与唐三彩、白瓷的关系曹村窑址中出土了一件三彩釉陶钵,通体施黄绿釉,内外壁饰条状红褐彩和褐绿彩,这也是该窑址仅见的一件包含三种釉彩的器物(图版叁,4),此外还有一件白釉绿彩的罐底残片(图版叁,5)。邺城地区同时期的墓葬中亦曾发现包含两种或三种釉彩的器物出土,其中二彩器最早为安阳北齐范粹墓(575年)出土的白釉绿彩长颈瓶〔3〕,当时学者多将之认定为瓷器,近年长谷部乐尔、杨哲峰等学者提出其应为铅釉陶器〔4〕;另外还有濮阳北齐李云墓(576年)出土的黄釉绿彩四系罐〔5〕和安阳固岸墓地北齐墓M72出土的白釉绿彩双系罐〔6〕等。三彩器则有太原北齐娄睿墓(570年)出土的三彩盂〔1〕和安阳北齐贾进墓(572年)出土的三彩罐〔2〕等。这些二彩或三彩器所施釉彩多数大致呈平行的条带状,均匀分布在器物口沿、腹部,呈现出一种较为质朴的装饰感,其发色多为白、绿、褐、黄,而后世唐三彩釉彩的丰富程度和装饰的复杂程度都仿佛是北齐时期二彩和三彩器的一个成熟阶段。唐三彩的胎色亦存在多种,如巩义窑唐三彩的胎色有纯白、粉红、偏红等色,其胎色、胎质与曹村窑址出土的部分釉陶器相近。唐三彩和北朝时期的二彩和三彩器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或许正是缘于北朝时期釉陶器生产的基础,才使得唐三彩得以出现和成熟。 曹村窑址出土釉陶器中有一种白胎,胎色接近纯白色,除火候较低导致胎质疏松、类似白垩外,这种胎的材质与瓷胎较为接近,北朝时期一些施釉器早年被认定为瓷器,近些年有学者认为它们实际是低温铅釉器,并且将之与白瓷的起源问题相联系〔3〕。学界公认的时代最早的白瓷器为隋代张盛墓(595年)所出环足盘和人物俑,其胎色呈白色,未施化妆土,直接在表面挂釉,釉色偏灰。另外,安阳洹河北岸曾发现大批窑业堆积,发掘者认为系相州窑,烧造年代在北朝晚期至唐代早期,窑址内亦发现了白瓷〔4〕。张盛墓位于安阳地区,其随葬品有可能出自相州窑。曹村窑址与相州窑址年代相近,距离接近,两者在原料和技术上是否存在联系,曹村窑址与白瓷的起源是否有关联,白胎铅釉器和白瓷的起源是否相关,这些问题有望在今后对胎、釉成分检测数据不断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客观数据和资料的对比取得较大进展。附记: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河北赞皇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地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3BKG019)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资助计划(项目编号:DF2023YS14)的阶段性成果。本次发掘领队为何利群,沈丽华、何利群先后现场负责发掘工作,参加工作人员有朱岩石、王存金、夏振民、韩燕民、马福堂、付合庆、韩庆林等,中央民族大学2013 级专业硕士肖玮琪、余卓然、方胜强、司润晓等参与了 2014 年度田野发掘和整理,艾力江·艾沙、韩国留学生申浚、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Zafar 等参与了2015年度发掘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级硕士生庞文平参与了主要室内整理工作。照相由沈丽华、何利群、张鹿野负责,绘图由沈丽华、韩燕民、付合庆、马福堂完成,李鑫负责修订,拓印由夏振民负责。出土标本的测试分析工作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珊、王金霞、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闫灵通负责,邺城考古队王慧娟协助。 执笔者 沈丽华 朱岩石 何利群 庞文平 黄 珊 郭济桥1.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T101-T104 全景(东南-西北)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2.Y1(南-北)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3.Y1 封门(南-北)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5.Y2 窑门(北-南)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6.Y3(东南-西北) 5.Y2 窑门(北-南)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出土遗物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出土遗物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出土遗物


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出土遗物


38-40河北临漳邺城曹村窑址出土遗物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