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安阳洹水之上的相州窑






[日期:2015-01-18] 来源:大河报   作者:于茂世 [字体: ]

  “南青北白”的倒下

    相州窑在洹水之上,安阳桥畔。而今,这块风水宝地已然成为房地产公司的囊中之物。相州窑遗址,被压在林立的高楼下,抑或永远被毁掉了。

    引子

  洹水发端于林虑山。

  洹水亦名洹河,自西向东,左突右旋,委蛇而入古都安阳。

  水入安阳,洹河亦称“安阳河”。

  抗日战争之前,洹水百舸争流,千帆竞渡,航运十分发达。水上也有许多座老桥,其中安阳桥是最宽最长的石拱桥。

  东望齐鲁,西倚太行,北临幽燕,南连中原,安阳向来是豫北重镇。

  一桥架南北。

  安阳桥是古官道跨越洹水的唯一通道。

  陆路、水路于此交会。

  安阳桥,最早见于五代后晋。《资治通鉴》云:开运二年(945年),(后)晋与契丹对峙,晋将张从恩退守黎阳(今浚县),“留步兵五百守安阳桥。夜四鼓,知相州事符彦伦谓将佐曰:‘此夕纷纭,人无固志,五百弊卒,安能守桥!’”

  商之殷、秦之安阳、魏(北魏)之相州、金之彰德府,洹水两岸的这片土地,在朝代变迁中屡易其名;但是,洹水之上的安阳桥,自结桥以降,恒久不变其名。

  站在安阳桥上,凭栏放眼西望:西北500米,是洹上垂钓、委蛇于中国“走向共和”的袁世凯的葬身之地——袁林;西南500米,是钢筋水泥铸造的城市丛林,林立的高楼下,埋葬着一座中国陶瓷史上承上启下的著名瓷窑——相州窑;正西2500米,是殷商中兴之都、中国文字发源地、世界文化遗产——殷墟。

  安阳桥畔,总与中国大变局相伴……

  初名“安阳窑”,隋青瓷窑址

  殷墟、袁林、相州窑。

  安阳桥畔,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竟然云集着破解中国大变局迷局的三把钥匙。

  殷墟,无需赘言。它的科学发掘,是二十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成就;它的横空出世,揭开了商王朝乃至中国青铜时代的诸多秘密。

  袁林,妙就妙在一个“林”字,妙就妙在袁林建筑群仿明清帝陵建筑形制而规模略小,袁氏墓冢仿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滨河庐墓形制而在洹水之上。妙就妙在南京有中山陵,安阳却只是个袁林。

  袁世凯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也是中华帝国最后的洪宪皇帝。

  “扶柩回籍,葬我洹上”——归葬袁世凯的这个古怪墓园,也许折射着那个时代中国人祈盼走向共和的一种愿景,映射着袁世凯在那个时代进退两难的某种心路。

  与袁林隔水相望的,就是相州窑遗址。

  袁林选址之际,相州窑遗址只是一个寻常小土丘,没有显露有关相州窑的任何信息。

  但是,倘若没有这个小土丘的话,袁林也许不会奠位于此。

  袁林面临洹水,背靠韩陵,东接官道,西依京广铁路。

  韩陵就是韩陵山,在袁林正北约5公里处,“韩陵秋霁”是“安阳八景”之一。

  背靠韩陵,南临洹水,以洹水对岸的相州窑遗址小土丘为案山,是袁林选址的一大关键。

  只是,小土丘被考古确认为相州窑遗址,是在1974年,已然过了一个甲子,一个轮回。

  但是,1974年由河南省博物馆(今河南博物院)、安阳地区文化局主持在此进行的考古试掘,将安阳的这一“隋代瓷窑遗址”定名为“安阳窑”。

  《河南安阳隋代瓷窑址的试掘》这样写道:“1974年2月,安阳地区革命委员会、计划委员会等单位,在安阳市北郊安阳桥南洹河之滨进行基本建设工程时,发现古代瓷窑一处。根据地面调查与初步钻探的结果,窑址所在地原为一片小丘,北面濒临洹河,隔河与安阳桥村相望。窑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阔约260米,面积达90000平方米。堆积层一般厚1米左右。最厚的达1.5米。当时这儿应是一处具有相当规模的瓷窑遗址……这次对安阳窑址的试掘面积不大,共出土窑具、瓷器、装饰品、明器等残损的和完整的四百件。还发现有瓷土和釉药(釉料)等原材料……安阳窑的勃兴和北齐时期冀南豫北地区所出现的短暂的社会安定现象是分不开的……隋安阳窑址的发现,也具体展示了在一千三百年前的隋代,劳动人民在烧制青瓷工艺方面的卓越成就与创造才能。”

  作为隋代瓷窑,“安阳窑”与其他早期瓷窑一样,文献不载,史籍不名。

  因此,依据考古学惯例,将之称为“安阳窑”。

  再名“相州窑”,也是隋白瓷窑址

  唐代瓷器之概貌,一言以蔽之,就是“南青北白”。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南青北白”并尊,形容越窑青瓷“类冰”、“类玉”,邢窑白瓷“类银”、“类雪”。

  陆羽,只是以一个饮茶者的身份,从茶器的角度审视了一下大唐瓷器。

  因为《茶经》影响深远,瓷窑之类的“工场”正史不载不记,因此说起唐代的瓷器,也就剩下个“南青北白”:似乎北方不烧青瓷,南方不烧白瓷了。

  这一观念,成为一种桎梏,甚至左右了学界的思维:一说青瓷,就在南方,已然形成习惯,不能改易;一说北方,就是瓷业起步较晚,白瓷出现之前,没有烧制青瓷的习惯。

  其实,北方哪能不烧青瓷呀!

  不烧青瓷,北方岂能一下子烧出白瓷!

  不烧青瓷,中原地区在赵宋一代岂能一下子烧出青瓷的珠穆朗玛峰——汝窑、钧窑!

  所谓青瓷,就是器面施以青色釉的瓷器。

  青瓷色调,主要是釉料中含有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形成的。

  在宋代汝窑、钧窑、耀州窑等名窑之前,“还原焰气氛”烧窑,恐怕还不是窑工的一种自觉。

  所谓“还原焰气氛”,说白了,就是“供氧不足”,就是烧窑时因为窑内空气供给不足、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

  起初,“还原焰气氛”完全是鼓风、燃料、窑炉、材料等的缺陷造成的,人类的智慧与技术还没有达到不让窑火“还原”的水平。

  因此,早在商周时期,烧出的都是原始青瓷。

  目前,在河南郑州、安阳、洛阳、巩义、偃师,河北藁城,北京,陕西西安,山东益都,安徽屯溪,江苏南京、丹徒等地商周遗址和墓葬中,先后都出土了许多原始青瓷或残片。科学测定,它们基本上具备瓷器的特征,但与其后比较成熟阶段的青瓷相比,还带有“原始性”:如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还不够稳定,故称之为“原始青瓷”。

  但是,就是后来比较成熟的青瓷,还是因为含铁不纯、不稳定,“还原焰气氛”不充足、不能自我把握,还是青中闪现黄色、黄绿色、褐绿色等。

  汝窑、钧窑等青瓷,则是人类相对自由把控“还原焰气氛”之下的巅峰之作。

  其实,瓷器就是一把土。

  一部陶瓷发展史,就是人类以火“攻”土的历史。

  地球上泥土或岩石中,含铁广泛。

  一部陶瓷发展史,也是人类以火“攻”铁的历史。

  在基本把握青瓷烧造的基础上,把釉料中铁的成分提炼出来或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再提高掌控火的能力,以“氧化焰气氛”烧制瓷器,白瓷就诞生了。

  所谓“氧化焰气氛”,恰与“还原焰气氛”相反。说白了,就是个“供氧充分”,就是烧窑时必须保证窑内空气供给充足、燃料燃烧完全。

  “氧化焰气氛”也好,“还原焰气氛”也罢,归根到底,两者还都是个学术性很强的词儿。

  让窑工说,更简明:就是个“焖火”与“不焖火”的问题。

  “还原焰气氛”,就是焖火,不让燃料充分燃烧;“氧化焰气氛”就是千万不敢“焖火”。

  焖火,就是一种降温;等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再让火燃烧起来,提升温度。如此反复数次,就是汝窑、钧窑的烧成方法。

  燃烧、燃烧、再燃烧,升温、升温、再升温,一气呵成,就是白瓷的烧成方法。

  2008年,因为房地产开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赵文军研究员与安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孔德铭研究员主持抢救性发掘,1974年考古试掘的“隋代青瓷窑址”上,惊见白瓷。

  “出土器物或残片900多件,以青釉为主,白釉次之。”赵文军先生说,“初烧白瓷,这是符合瓷器在那个时代的发展状况的。说白瓷,也不是特别白,就是个牙白,还泛着黄头儿。”

  “北朝、隋直至唐初,这儿窑火不断。”孔德铭先生说,“1986年10月,在安阳桥,也就是窑址附近的一座隋墓中,我们发现一件白瓷建筑模型(与我们熟悉的汉代陶楼相若,当为‘瓷楼’明器)的一侧刻有一个‘相’字。再说,自北朝至隋、唐、宋,这儿一直叫‘相州’。因此,该瓷窑遗址定为‘相州窑’,也许更为恰当。”

  “相州窑的发现,彻底击垮了流传千古的‘南青北白’的神话。”古瓷研究专家、考古学家赵会军先生说,“更为重要的是,相州窑不但青瓷烧得卓越,白瓷烧得更为伟大:就目前所见,相州窑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烧制白瓷的唯一窑口。”

  陶瓷,无非是“还原焰气氛”、“氧化焰气氛”这两种方式下烧成的。

  白瓷的诞生,不但催生了一种新的烧成方式,更揭开了陶瓷装饰的新的画卷……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