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北方窑系中的一种产品类型,产地有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宋三彩器物主要以其外表的釉色而言,是一种低温铅质釉料,一般由黄、绿、白、酱红等色彩混用,色彩艳丽斑斓,明亮夺目,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宋三彩由唐三彩演化而来,因而得名宋三彩,并非指颜色的数量而言。唐三彩大多用作王公贵族墓中的随葬品,而宋三彩则开始大量地进入社会中的现实生活,这是二者之间在用途上的最大不同。在艺术风格上,宋三彩失去了唐三彩瑰丽奇特、雍容大度的气质,变得含蓄静美,平淡天真,这是时代印记的表现,也是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
《中国工艺美术史》中记载:“山东淄博所产的黑釉白线器,是金代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这里还生产三彩器,被人们称之为‘宋三彩’。”这里所说的宋三彩,主要是指博山窑所产。据目前所知,博山窑宋三彩主要发现于今天博山城区大街窑址和八陡镇窑址,而在今天的博山城区中心和北岭一带的窑址当中,也有宋三彩生产遗物的发现。
博山窑宋三彩产品的类型大致可划分为三种,即建筑类产品、生活用器皿和雕塑观赏类摆件及玩具等。建筑类产品主要是古代建筑的装饰件,用于殿堂寺庙顶部及墙面局部的装饰,有类似螭吻、仙人、瑞兽、龙凤堆塑浮雕的贴面、脊砖等;生活类器皿则有盆、盘、枕、瓶、炉、灯等;而摆件类物品和玩具品种繁多,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不可胜数。主要有佛像、观音、罗汉、力士、武士、仙人、仕女、童子、瑞兽、山子等。玩具则有蛙、蟾、狮、猴等等。博山窑宋三彩物品, 大多数与古代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出土实物和残片标本来看,这些物品大者数尺,小者盈寸,林林总总,不可一一而论,充分展示了博山窑宋三彩的艺术魅力。
博山窑宋三彩枕的造型多样,形体浑朴大方,主要有兽形枕、婴戏枕和银锭形枕等。兽形枕的枕面有如意形或椭圆腰子形,表面多装饰为浅浮雕卷叶花草纹饰,在绿、黄色彩釉映衬之下舒卷大方,漫烂灵动。枕面下为一瑞兽,头似狮子,高眉环睛,阔口方鼻,巨齿微露,口下有髯,脑后有鳞状鬣,尾巴作卷叶花纹状,憨态中不乏威严,看上去如龙如狮如虎如麟,如从仙山出,似从云中落,若非水里来,通身显露着瑞祥之气,是古人心目中具有“避邪”功能的仙兽。此枕反映了古代陶瓷工匠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造型手法。
婴戏纹三彩枕面如同瑞兽形枕,枕面纹饰有所变化,亦多为花卉香草类浮雕。枕身周围塑有十数个小儿形象,粉面圆腮,耦擘跣足,形态各异,活泼可爱,嬉戏于卷叶花纹之间,若歌若舞,欢跃雀跳,一派天真之气。以此为枕,可得童真,令人不知老之将至。此类枕头可能与求子祈福的古代民间风俗有关。
银锭形三彩枕为六面体长方形,中部微凹,其形体来源于宋代金银元宝的一种造型。枕面周身一般都印有金钱纹饰,钱钱相连,方圆相接,规矩中富有变化,配以黄、绿釉色,如金如铜,其意不言而喻。又有饰以鱼纹者,在每一枕面的四周边缘饰有金鲤十数尾,周游相接,大概是寓意金钱如鱼似水,周流不息,年年有余吧。
上述三彩瓷枕的造型和纹饰,充分带有避邪迎祥,祈子求福,以及富贵荣华的文化色彩,反映了古人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期冀。
博山窑宋三彩灯,就其形制来看,或当称之为“炉”。按其种类来分,则有象灯、狮子灯、豆形灯、尊形灯等。
三彩象灯,整个造型为一只大象垂鼻恭立,温文尔顺,珠辔绣鞍,背部驮一宽沿蝶形灯盏,又有背部驮有莲花尊者,给人以珠光宝气之感。从出土的三彩象灯残片来看,象体釉色有白色者,因白色低温三彩釉很少见,此类产品当极为珍贵。
三彩狮子灯,品种样式较多,有大、中、小三种类型,大者高宽近尺,小者高宽在三寸左右。狮子造型威猛挺立,有正面者,有侧面者,或昂首高吼,或扭头咧嘴,作不可抑制状态。有控狮人,当称“狮奴”,或立于狮子前胸处,或立于狮子的后腿下,牵着狮子。有的控狮人侧身两腿分立,身体后仰,右臂伸直,紧挽狮辔,仿佛稍有松懈,狮子就会挣脱逃逸。狮子的背上都驮有灯盏,如同象灯。
三彩狮子灯的典型之处在它的控狮人,人物种族身份不一,形神各异。有的是赳赳武夫的金刚力士,铠甲在身;有的是仙风道骨的儒雅长者,修髯长袍;有的是远道而来,风尘一身,深目高鼻,卷发虬髯的胡人。
在中国的佛教故事中,大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普贤是佛祖的右胁侍,专司“理德”,即真理。相传普贤显灵说法的道场是在四川的峨嵋山,而他坐下的大象则是有着坚贞永远的象征意义。狮子则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相传文殊显灵的说法道场是在山西五台山,他是佛祖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他的坐骑狮子是“智慧威猛”的象征。由此可知,博山窑宋三彩当中的狮子灯、象灯无疑是佛教题材的作品。有的象灯、狮子灯的灯盏作莲花尊样式,在每一瓣莲花上都浮雕有佛像,异常精美。而有的象灯、狮子灯的灯盏口沿作内凹状,口部无釉,估计是这类灯带有盖子。盖子有莲花状,有的直接为菩萨像,这些“盖子”都中空有孔。这样,所谓的灯就变成了真正的炉,在炉盘中点燃香料,香烟从盖子的孔中袅袅升起,弥漫四周,产生出神圣幽密的气氛来。
目前已知的博山窑宋三彩壶有两种样式,一种为龙凤流盘口执壶,一种为葫芦型执壶。龙凤流盘口执壶高一尺左右,只在流的口部饰以龙头或凤首,其他部位无纹饰,大多通身为绿色彩釉所裹,显得器型庄重,此种造型和艺术,似乎能够窥见唐代的艺术气魄。葫芦执壶的造型是亚腰葫芦形状,壶流作龙头,有鳞鬣,壶身有披肩,饰花纹,亚腰处有绶带璎珞,顶部盖子上饰莲花纹,足部亦如立于莲花瓣之上,整个器型在黄绿和酱红釉色的掩映下显得玲珑玉秀。以上两种执壶同为宋三彩艺术品,艺术风格却形成鲜明的对照,但它们的用途却是一致的,应该是佛教信徒或俗间善男信女们在诵经前洗手的“净瓶”。
在博山窑宋三彩当中,人物造型是最多的一个门类,难以做出完整的统计,其中仅儿童的形象就以形态各异,形神兼备令人赞叹。这些儿童的形象有击鼓者、打钹者、抱兽者、抚禽者、参佛者、怀瓶者、执荷者、擎鞠者……大小在一、二寸之间,玩耍嬉戏,天真稚趣,花花绿绿,不一而论。此类小儿形象,在宋代时叫作“磨喝乐”。据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值数千者。……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这种记载又见于后来的《西湖老人繁胜录》、《梦梁录》和《武林旧事》诸书。反映的是北宋、南宋时期都市中一种普遍的民俗现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磨喝乐”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呢?原来这是佛教中人物“罗睺罗”的异称或讹称。这个名字,就连在佛经当中,也有各种音译,如“罗护罗”、“罗怙罗”等。罗睺罗是释迦牟尼在俗时留下的儿子,后来释迦牟尼出家成佛之后又归乡让儿子随身修行,叫做沙弥,即俗称的“小和尚”。这是佛教中有沙弥的开始。罗睺罗经过修炼成为佛教的十大弟子之一,他的教义是“不毁禁戒、诵读不懈”。他的品行被称之为“密行第一”。有了这些依据,我们就可以论定,这些中国化了的磨喝乐,即具有“佛之子”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当时民间流行磨喝乐,并不是为了让孩子去学佛,而是把这些磨喝乐既当作是孩子们的庇护神,有避难消灾的护身符作用,又具有潜移默化地教育儿童修行品德,努力学习上进的作用。这也是当时京城中欢渡七夕节时孩子们纷纷买新荷叶高举着,学做磨喝乐的原因所在吧。
博山窑宋三彩当中的人物形象,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社会中的若干信息,从信仰崇拜,民风民俗到生活细节,包括人物的服饰、发型,乃至各种器物等等,是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资料。例如坐在椅子上的仕女,不但让我们看到当时的服饰和人物气质,而且还有她端坐下的椅子,让我们看到了当时家具的造型。还有蹴鞠的儿童形象,只见一个童子头向左侧微斜,右肩耸起,肩上有一当时的“足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蹴鞠这一体育活动的普遍性,也容易让人想起《水浒》故事中奸臣高逑精于蹴鞠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