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仙坛窑址






[日期:2015-03-06]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小仙坛窑址,东汉时期。发现于上世纪70 年代,为世界上最早的越窑青瓷遗址,上虞因而被誉为世界青瓷文化的发源地。小仙坛窑址有小陆吞、小仙坛、大园坪三处青瓷窑址组成,分别代表青瓷窑址组成,分别代表东汉早、中、晚的完整序列,发展脉络清晰,制瓷技术已达到1200摄氏度以上,达到现代瓷烧造标准。

     小仙坛青瓷窑址,位于上虞城西南16公里的上浦镇石浦村囚峰山南麓名为小仙坛的山岙里,东距104国道1000米,南距上汤公路(上虞至汤浦) 350米,其南200米处即上浦镇里石浦村,面积约800平方米,窑炉破坏严重。

  山岙朝向正南,面对村居,东、西、北三面环山,岙西侧有一小溪,溪对岸为山谷盆地,即窑场所在。窑场面广,瓷片、窑壁烧土分布广泛,其中以溪西侧山坡为主。因未经考古发掘,窑址准确位置尚不详,但距溪西约10米的山坡上,有三处废品堆积层,数量集中,据前几次实地考古调查分析,这三处地方很可能是窑场所在地。

  四峰山海拔270米,其西的古岙山海拔260米,均为会稽山南伸余脉,这里崇山峻岭、茂林秀竹、溪水潺潺,与东西山峰相交的小溪汇成山岙涧水,东流而下注入不远处的岭下湖与曹娥江第一大支流小舜江。曹娥江贯穿上虞全境,北通杭州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并且山上树木繁茂,植被丰厚,燃料充裕。岙东侧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岙西侧为缓坡地带,是先民们制作陶瓷的理想之地。

  在小仙坛窑址至今未采集到完整的器物,从已采集到的瓷片标本看,产品有罍、罂、洗、碗、碟、罐、钟、钵、瓿、大盘、五管瓶等。其中以罐、罂、洗、罍、钟等数量较多,碗、碟之类相对较少,纹饰以拍印的几何纹、刻划的水波纹为主。

  罐:尖唇,直口,高领,溜肩,弧腹,平底微内凹,有的肩部置对称的四只圆条形横耳,划两条凹弦纹,胎灰白,质地细腻坚硬。施青釉,近底处无釉,釉光滑、晶莹,玻璃质感很强。

  罂:盘口,平唇,粗颈,广肩,扁圆腹,低圈足,肩部划弦纹置环形直耳,耳面印杉叶纹。施青釉。

  钟:盘口,粗颈,广肩,扁圆腹,底部置喇叭形高圈足,圈足外壁有两道凸棱.胎灰白色,质地细腻坚硬,烧结度好。施青绿或青灰色釉。

  碟:直口,弧腹平底,底比腹壁薄,故内底与腹壁有明显界限。

  钵:形似碗,有的直口,有的微敛,外壁腹上部饰弦纹。

  盘:器形很大,圆唇,口微外撇,平底,外壁露胎,内壁划多道弦纹和波浪纹,施青釉,是耳杯的承盘。

  罍:溜肩,平底,腹上部鼓出,下部向内斜收,敛口宽平唇或直口短颈,器型高大,因拉坯胚成型较难,都用泥条盘筑法做成:外壁拍印布纹、窗棂纹、三角形纹或蝶形纹等。门部和外壁施青袖。

  碗:有两种式样,一种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圆弧呈半球形;另一种口微内敛,浅腹平底,器型细小,施青袖。

  洗:向外折山成宽唇,弧腹平底,有的唇面划小波纹,腹外壁饰宽弦纹和贴铺首。

  小仙坛瓷片标本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烧成温度高达1310•C土20•C,说明这时候的高温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于烧结温度高,因而瓷胎叩之有金属声,吸水率最低仅为0.16%,是同一时期瓷器的最低数据.显气孔率为O. 62%,透光性好,0.8毫米的薄片己可微透光,抗弯强度达710公斤/厘米2,超过同时测试的康熙厚胎青花觚(650公斤/厘米2)和康熙厚胎五彩花觚( 700公斤/厘米2)的抗弯强度。这些数据足以证明小仙坛的青瓷产品己达到或超过现代日用瓷的标准。该窑制品胎质细腻,呈灰白色,袖以青色、青黄为主,釉层比原始瓷显著增厚。由于烧成温度高,且在还原气氛中烧成,胎釉结合紧密牢固,釉层光亮,有较强的光泽度,釉层淡雅清澈,犹如一池清水,人们无不对之赞叹。小仙坛窑址的发现表明早在东汉时期成熟的瓷器已在浙江烧造成功。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