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上虞禁山越窑5条窑炉被保护性发掘






[日期:2015-03-07] 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杜静静 袁伟江 [字体: ]

  本报讯 今天,为期3天的“早期越窑及上虞禁山窑址学术研讨会”在上虞区举行,来自国内考古界、文物管理部门的专家、教授齐聚曹娥江畔。上虞首次向外界披露禁山窑址的重大发现。

  去年,上浦镇大善村的一位村民意外发现一处窑址后,及时报告了上虞有关部门。经过文物专家现场踏勘,此窑址已遭破坏。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准,上虞区对此窑址进行保护性发掘。到今年10月底,整个发掘工作告一段落,并取得累累硕果。

  经专家鉴定,禁山窑址在胎釉质量上与小仙坛青瓷窑址(成熟青瓷的出现以小仙坛窑址的产品为标志,“小仙坛”是东汉时期的代表)十分接近,属于成熟青瓷范畴,而在时代、种类、器型、装饰、装烧工艺等方面,又与小仙坛窑址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是有别于“小仙坛”的一个全新青瓷类型。该类型不仅填补了东汉至三国之间越窑青瓷发展历史的空白,对于探索成熟青瓷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禁山窑址共发现5条窑炉,其中编号为“Y1、Y2、Y3”的3条保存较为完整,属于典型的龙窑,3条窑炉在长度、装烧工具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代表了东汉至三国、西晋不同时期的装烧工艺发展过程。在同一窑址内发现不同时期的窑炉遗迹,这在早期青瓷发展史研究领域尚属首次。

  据文物专家介绍,这次发现了较完整的半地穴式窑炉。“禁山Y2”窑炉是目前已知早期龙窑窑炉中保存最深、结构最完整的一条,其基本结构几乎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保存深度达80厘米左右,该窑炉主体建筑大部分构建于地下,是半地穴式建筑,这基本推翻了早期龙窑窑炉主体建筑构建于地面的认识,对于研究早期龙窑工艺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单体间隔具也是以禁山为代表的窑场一大重大发明,并在实际使用中不断改进。最早的单体间隔具为三足支钉,后改进为锯齿状间隔具,并且两者复合使用:顶端最小的几件器物则使用更轻巧的三足钉形间隔具,下部较大的器物则使用厚实的锯齿形间隔具。间隔具的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装烧量,而且对于釉面的影响极小,增强了器物的美观性、艺术性。

  同时,一大批高质量的青瓷也重见天日。禁山窑址发掘出土的大量青瓷产品,完全脱离原始瓷的特征,胎体细腻致密,瓷化度极高,釉色呈稳定的青绿色,造型复杂多样,端庄大方,工艺精细,装烧工艺成熟。不仅完全跨入成熟青瓷的行列,许多产品质量时至今日仍属上乘。

  另据介绍,禁山窑址除5条窑炉之外,发掘区内还发现大量其他遗迹,具有不同的功能,可能包括贮泥池、练泥坑等,这是目前已发掘的早期青瓷窑址中遗迹数量最多、最丰富的。这些遗迹的发现,对于探索当时窑场的布局,复原整个工艺流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熟青瓷起源于东汉中晚期,三国、西晋时期迎来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禁山窑址正处于这一时间段上,它堆积丰厚,持续时期较长,首次从地层叠压上明确了东汉、三国、西晋3个时间段的前后发展过程,为认识青瓷在东汉起源后向三国西晋发展这一转折期,提供了考古学上可靠的依据。

 

  ■新闻链接

  上虞境内古窑址数量近400处

  越窑青瓷是一抹明亮的色彩,它曾经青翠了1000年,又曾经消失了900年,上虞与越窑的关系不可分割。上虞是越窑的发源地,也是早期越窑(即东汉、三国两晋、东晋南朝时的越窑)的中心产地,各地出土的早期越窑瓷器多产于此。

  上虞境内古窑址年代早至商而晚迄宋,越窑窑址占绝大多数。上虞越窑在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袁宜、范休可等众多制瓷名匠,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烧制出不可胜数的优质瓷器,使上虞越窑成为先进制瓷技术辐射性传播的源泉。五代、北宋时期,上虞上浦窑寺前设“官窑三十六所”,产品胎薄体轻,釉色青莹,装饰精致,堪与“秘色瓷”媲美。

  根据历年文物调查,上虞境内古窑址数量近400处。上虞5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窑址占了两处,分别是小仙坛瓷窑遗址与凤凰山窑址群。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窑址有两处。5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窑址11处。各个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均已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落实专人管理,树立保护标志。

  上虞越窑窑址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分布在曹娥江中流两岸,以上浦镇、梁湖镇分布最为密集,这为保护管理带来便利。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