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蔡述亮:宜兴窑探秘






[日期:2024-03-21] 来源:大众考古  作者:蔡述亮 [字体: ]

 

前进龙窑(宜兴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

陶都宜兴位于江苏南部与浙、皖两省交界处,南部为丘陵山地,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丘陵山地陶土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陶瓷生产条件;北部冲积平原河浜纵横交错,东濒太湖,北通长江,为陶瓷产品的运输、外销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交通。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就在宜兴这片土地上制陶制瓷,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遗存。这里所讲的宜兴窑是宜兴地区陶瓷窑口的统称,一座座分布在宜兴南部地区的古窑址是宜兴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见证。

概况

根据宜兴市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近年宜兴文物巡查的数据,截至目前,宜兴境内共有2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列入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窑址,主要位于丁蜀、新街、西渚等地。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宜兴窑址和蜀山窑群,宜兴窑址由小窑墩遗址、涧潨窑遗址、真武殿窑群、筱王村窑群、前墅龙窑、前进窑遗址6处窑址组成,仍在烧造的仅剩前墅龙窑。

宜兴部分古窑址

特点

历史悠久,薪火相传

距今7300多年的骆驼墩遗址展现了六七千年前宜兴先民鲜活的生产生活场景,宜兴7300多年的制陶史由此而来。此外在宜城、新街、徐舍、官林等地,也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

宜城、丁蜀、新街等地均发现不少商周时期石室土墩墓,其中2003年发掘的下湾遗址、2009年发掘的百合村墓群,都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和原始青瓷。在2009年宁杭高铁宜兴段工程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在新街紫云山、百合茶场等地首次发现春秋时期的窑址。

两汉时期是宜兴陶瓷的大发展时期。为编写《宜兴陶瓷史》,宜兴陶瓷公司1975年对丁蜀、张渚两地的古窑址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报告可知,当时在丁蜀及附近地区,共发现汉代窑址10余处。

六朝时期的窑址位于丁蜀汤渡村附近的丘陵中,这一带的窑址统称为南山窑群,曾被称为均山窑、汤渡窑。根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宜兴地区目前保存完好的六朝时期古窑址有龙头岕窑和小窑墩窑等。


丁蜀镇附近古窑址分布示意

唐代宜兴陶瓷烧造区域主要集中在丁蜀周边以及归径、茗岭等区域。至宋代,生产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丁蜀、归径、西渚等三个中心窑场。现存涧潨窑、真武殿窑群、瓦屑山、筱王村窑群等窑址。

明代宜兴陶瓷基本集中在丁蜀周边地区。清代,宜兴龙窑有四五十处,主要分布在丁蜀周围,在青龙山南北麓、蠡墅、任墅、汤渡、潜洛等地亦有陶窑。现存前墅龙窑、蜀山窑群、前进窑等窑址。

品种丰富,特色鲜明

新石器时代,宜兴地区陶器以夹蚌陶为主,多施陶衣,胎质较为疏松,火候相对较低。器形以平底器为主,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具体器类有釜、缸、盉、罐、钵、鼎、盆、匜、甑、箅等,尤以釜、灶、盉、罐、豆为典型器物组合。

商周时期,宜兴主要生产原始青瓷与印纹硬陶。两汉时期,丁蜀附近汉代窑址出土的各类器物,胎质主要是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器类有罐、壶、瓮等,常见弦纹、水波纹、席纹等,釉色一般偏黄绿色。六朝时期,产品主要为青瓷,器类有碗、盏、钵、盆、盘口壶、双系罐等,釉色以青黄色、茶黄色为多,胎釉结合较差,常见剥釉现象,纹饰以弦纹、网格纹、联珠纹为多。唐宋时期,宜兴陶瓷以青瓷器为主,主要有碗、钵、四系罐、执壶、四系陶瓶(俗称韩瓶)等,釉色以青绿、茶绿、酱色为多,施釉往往不及底。

明代宜兴窑以生产日用陶瓷器为主,主要集中于丁蜀周边地区烧造。产品除坛、瓮、罐、壶、盆以外,更大量生产缸等大型粗砂陶器。丁蜀地区开始生产一种上釉陶器即宜兴均釉陶器,简称宜兴均陶,也称宜均,其工艺特点是泥条盘筑或者泥片镶接拍打成形,生坯上釉,高温氧化焰一次烧成。《饮流斋说瓷》记载:“欧窑—名宜均,乃明代宜兴人欧子明所制。形式大半仿钧,故曰宜均也。”欧窑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宜兴著名陶工欧子明所创,史载他善制均釉陶器,制品多形制妍整、釉色奇美,由于存世品极少并大多藏于博物馆,堪称稀世珍品。欧窑的出现,证明了宜均生产工艺在明代中晚期进入了成熟期。史料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宜兴出现用淘洗精细的缸胎细泥制作茶壶的技艺。随着紫砂泥的发现和制作技艺的进一步发展,紫砂陶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争相使用的泡茶工具。泥片镶接成型的独特工艺手法也成为紫砂区别于其他品种陶瓷器的最显著特征。清代宜兴陶瓷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除了大量生产紫砂、均陶外,人们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各种陶器几乎都有生产。陶瓷品种繁多,紫砂有壶、茶叶罐、花瓶、穿心铫等,均陶有香炉、省油灯、文具等,日用陶有缸、盆、罐、花盆等。

价值

从距今7300多年的骆驼墩先民开始烧制陶器,到晋唐宋时期的小窑墩、涧潨窑、筱王村窑群,再到明清时期的前进窑、前墅龙窑等,宜兴窑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宜兴境内的陶瓷遗址遍及丁蜀、西渚、新街等地,目前保存完好的汉晋至明清的古窑址有数十处。

宜兴窑规模宏大、堆积深厚、品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是宜兴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研究宜兴陶瓷文化乃至我国陶瓷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尤其是前墅龙窑,自明代至今六百年窑火不熄,仍然较好地保存了我国古代龙窑的结构特征和陶瓷器的传统烧制方法,是名副其实的“活龙窑”。

正是由于这些历史悠久、薪火相传、品类丰富、特色鲜明的窑址,才成就了宜兴千年陶都的盛誉。经过发掘、保护、研究、展示利用,宜兴窑必将搭建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重新焕发光彩。

宜兴窑掠影

筱王村窑群—最有故事的窑址

说起筱王村窑群(筱王古窑),西渚五圣村那些从小就与之相伴的老人脸上就充满了自豪。随着他们的娓娓叙说,战马长嘶、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韩瓶照月”……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画面纷至沓来。筱王村窑群烧造时间主要在宋代,部分窑址延烧至明初,主要分布在筱王、大地、中窑、下窑、五圣、潘山岕、包家等自然村,已发现的窑址有20余处,据传共有窑墩90余座,除西渚五圣村外,在邻近的溧阳戴埠神山、东干、宥里等地亦有分布。窑址直径小的30余米,大的近百米,堆积高5—10米不等。从堆积看,筱王村窑群延烧时间较长,产量巨大,是宋代宜兴日用陶瓷的重要产地之一,产品主要有四耳直筒形军持瓶(韩瓶),也有少量的缸、盆、罐、壶、钵等器物。南宋中晚期和元末明初,古窑群仍在烧制韩瓶,主要是以民用为主,百姓们用其汲水、装水、盛酒以及盛放黄豆、芝麻、蔬菜等种子。

筱王村窑址堆积


 
宋代韩瓶
 

瓦屑山窑址采集的陶蒺藜
(宜兴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

民间传说在韩世忠、岳飞领导的抗金战役中,宜兴、浙江一带生产的四耳直筒形瓶发挥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主要用于装粮、送水,是战时的行军壶,故被称为“韩瓶”。在瓦屑山窑址区采集到的一件陶蒺藜,似乎也为民间传说提供了旁证。此外,传说元末明初时韩瓶在朱元璋战胜陈友谅的战争中发挥了运粮和储水的重要作用。今五圣村的五神庙据传就是朱元璋为纪念战场上牺牲的将士而建。庙中有东西南北中五帝神像及观音菩萨。

前墅龙窑—最有活力的窑

前墅龙窑位于丁蜀前墅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宜兴地区目前唯一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器的活龙窑,也是国内目前仅存的两座还在烧制陶瓷品的明代古窑之一,另一座是广东佛山石湾的“南风古灶”。前墅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成,自明代至今600年窑火不熄与精心维护密不可分。整座龙窑头北尾南,通长43.4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敷以块石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外壁宽约3米,内壁底部宽约2.3米,高约1.55米。窑身左右置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西侧设装窑用壶口(窑门)5个,是陶工进出取放陶制品的通道。窑身上方建有窑棚,花岗石柱,上敷以木质梁架和小板瓦。燃料主要为煤、松、竹枝等。现产品主要以盆、罐、壶等日用粗陶器为主,间烧少量紫砂器。

前进窑遗址—体量最大的窑址

前进窑遗址在丁蜀解放西路茅庵山南坡,始建于清代晚期,民国年间进行了扩建,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隧道窑替代。前进窑为龙窑结构,头南尾北,依山而建。窑身内壁用长条形砖发券,外壁敷以黄石块与白土。窑身两侧设投柴孔90对,东侧建有窑门3个。其坡度窑头部分21°—25°,中间为18°,窑尾为5°—8°,现窑头部分已被拆毁。窑址残长84米,窑基宽8.7米,窑身内壁中部底宽3米,高2.45米。产品主要为大缸、盆、酒坛、陶台等。此窑址是宜兴现存体量最大的龙窑遗址。

蜀山窑群—品类最丰富的窑址

蜀山窑群位于丁蜀蜀山南坡和西坡,紧临蜀山古南街。蜀山窑群创烧于明代中期,一直延续到1966年隧道窑兴起为止,延烧时间有500年之久。龙窑均依山坡顺势而筑,窑址分布区长1公里多,是宜兴明代至民国时期生产紫砂陶、均陶和日用陶的主要窑场。2005—2006年,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对蜀山窑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蜀山西、南坡窑址分布异常密集。发掘共揭示出8座窑床,此外还有能分辨出的窑床近10座,有些龙窑窑床几乎是并列而筑,窑墙相距不到30厘米。

蜀山窑群出土了许多具有典型明代工艺特征的均陶和紫砂器物残片。均陶有月白、天青等代表釉色,器形非常规整。许多器物的釉色、造型和纹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比利时皇家博物院以及南海沉船中出水的紫砂、均陶风格一致,纹饰相同。其中六方狮子绣球钮紫砂壶,与耿特莫森号沉船出水紫砂器和欧洲一些博物馆收藏的紫砂茶壶在造型和纹饰上完全一样,证明蜀山窑群产品在清代已大量进入皇宫并外销欧洲、东南亚和日本,成为上层社会的日用珍品,足见当时烧制技术的先进和产品之精美。蜀山窑群烧制的陶瓷品种繁多,其中紫砂有壶、茶叶罐、砚台、花瓶、穿心铫等;均陶有香炉、省油灯、文具等;日用陶有缸、瓮、盆、罐、壶、瓶、灯、花盆等。蜀山窑群烧制的陶瓷品种几乎涵盖了明清时宜兴窑的所有品种。

蜀山窑群及清乾隆时期外销六方狮子绣球紫砂壶盖(宜兴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

在宜兴人心目中,这些古窑址是宜兴陶瓷文化的一座座丰碑和见证,是宜兴人质朴聪慧、刚毅忠勇的历史写照,它早已成为塑造宜兴人文化性格的一种力量。宜兴窑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深怀敬畏之心,加倍地珍惜它、爱护它,实现窑址保护与利用的系统化、规范化、持续化,切实保护好传承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刊登于《大众考古》2024年02月刊,作者为宜兴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文博馆员)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古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