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林亭窑址位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窑址分布在周围几个山岗上,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是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中的建窑系窑址之一。
该窑址于1958年全国文物普查被发现,1961年5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窑址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12月,武夷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遇林亭窑址”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遇林亭窑址”已是世界级的古窑址了。
约九百年前,当时窑址所在地(星村)。崇安的官道所贯穿,为方便行人,当地善人捐资搭盖有一风雨亭,就在这风雨亭中发生了一件事,影响了这周围几百年。相传在北宋末年,中原大地兵燹四起,民不聊生,百姓纷纷向南逃难,有一天北方某个窑的烧窑师傅林某携家小逃难路过此地,逢天下大雨在风雨亭中歇息,偶遇两位林姓同宗,一为建州水吉窑制陶师傅因找寻瓷土原料到此:一为当地人系风雨亭四周山场所有者。因言及此地山形宜窑,山上松柴、瓷土等原材料充足,且交通便利:如能造窑烧瓷,包管赢利丰厚。三人越说越投机,最后决定三人合伙在此地营造窑场,一人出场地,一人负责制坯技术,一人专责造窑烧制。由于各方面条件得天独厚,加上三人齐心协力,第一窑试烧便获成功,打出了品牌,窑场越来越火,生意越来越旺,为纪念三人的偶遇,便将初次相聚的风雨亭命名为“遇林亭”。从此窑因亭名,产品销往四方,声名远播。时间长了,遇林亭不但成了窑场的名字,也就自然的成了地名,一直叫到现在。
遇林亭窑在宋代烧制当时风行全国的斗茶用具——黑釉盏(碗),同时也兼烧一些日用青釉瓷器。宋代饮茶习俗斗茶,因茶色白,故以黑盏斗试最佳,形成了全国上下对黑盏的青睬。建州水吉窑生产的黑釉建盏由于釉色、胎骨谙般优点,被斗试家推崇为权品,以致宋朝皇帝宋徽宗在其亲撰的《大观茶论》中称道:“盏色贵背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如兔毫,最为要用”。时人描述建盏:色黑如漆、银斑如呈、器重如铁、三声如馨,后来建窑还奉旨烧制贡品茶盏。相传当时水吉有窑99座,产品仍供不应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遇林亭窑参与生产黑盏,并制作出了上品的黑盏,不但有建窑常见的样式、釉色,如兔毫、鹧鸪斑、油滴、绀黑等,还创新出一种新品种——描金彩、银彩黑盏(可能系北方窑师将定窑的描金工艺嫁接黑盏上)《福建文博》19印年2期《闽北古瓷窑址的发现和研究》中认为:“闽北仿建窑作品以遇林亭、茶洋二窑最为成功,足可媲美。”遇林亭窑的黑盏很受市场欢迎,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日本收藏的金彩黑盏及其他部分黑盏即为遇林亭烧制,在朝鲜、东南亚等许多地方都可见到遇林亭的产品。
从考古发掘情况可以看出:遇林亭以烧制黑釉茶盏为大宗产品,同时也兼烧盘、碟、罐、灯盏等生活用瓷,产品精粗并存,黑釉、青釉并烧,说明该窑当时迎合不同层次的需要,发掘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出土了一批“描金”、“银彩”的黑釉茶盏,内容有山水、花鸟及“寿山福海”、“武夷山图”、“武夷精舍图”,有的在图形外圈还写有朱熹的《武夷九曲棹歌》的前四句——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这种类型的黑釉盏,在国内传世品仅有3件,且多年前均已流散到境外去了,目前日本就有收藏。过去因缺乏标本,不能明确描金黑盏产地,只能从器形、色釉上判断为建窑系产品。此次遇林亭窑址发掘出“描金、银彩”黑釉盏是建窑系窑址中的首次发现,解决了“描金、银彩”黑釉盏的产地问题,证明了遇林亭窑在宋代烧制上等黑釉盏的实事。
兴盛一时的宋代遇林亭窑到元代末期才逐渐衰落了下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饮茶习俗的改变,黑盏渐渐的没有了市场:二是对海外的贸易,使大多窑场日益在沿海设窑,日久便荒废了相对偏远的山场。但民间却有另一传说来给遇林亭窑结局,相传在宋末元初时,由于遇林亭窑声名远播,一些独特的产品(如金彩黑盏)更是闻名遐尔,朝廷闻说一道圣旨要求遇林亭烧制贡御产品,窑工们诚徨诚恐,小心翼翼地进行烧制。不知是什么原因,越是认真越没成功,一连几窑都达不到圣旨的要求,眼见期限将到,不破产也要杀头了,窑工们只好一逃了之……民间谣唱:遇林亭,遇林亭,一日成御,立马就停。据说窑址上至今有一窑仍未开窑呢!是不是真有其事,只有等待进一步的发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