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商代
发掘地点:福建省浦城县下洋村猫耳弄山
发掘单位:福建省博物院
发掘领队:郑辉
简介:遗址位于福建省浦城县下洋村猫耳弄山,发掘面积250平方米,共发现商代窑炉6座,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早期窑炉中保存最为完整。其火膛、分焰柱、窑室、烟囱等基本保存,且分布密集,窑炉形式多样,极为难得。
其中长条形窑炉估算其可一次烧成近百件陶器。窑尾设有烟囱,属平焰窑,具备龙窑的一些基本要素,可视为早期龙窑,是迄今为止所知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龙窑。
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现有大量的夏商时期的黑衣陶器,尤其是闽浙赣地区数量最为集中。猫耳弄山商代窑群是首次发现的以生产黑衣陶器为主的窑群。它的发现,为研究“黑衣陶类型”的年代、分期、产地、窑炉构造、装烧工艺等学术问题提供了珍贵实物依据,学术界传统上认为圆窑系统为北方技术传统,龙窑系统才是南方的技术传统,而猫耳弄山窑群发现有圆形、椭圆形、龙窑三种窑炉并存,证明南方商代窑炉多种多样,已经发展出了自身独立的窑业系统。特别是独立地发展出烧成温度更高、容量更大、技术更先进的龙窑,这种技术传统是对中国窑业技术的重大贡献。因此猫耳山窑群的发现为研究南方早期窑业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资料。
尤其重要的是,三种类型的窑炉之间,存在着叠压关系。其中长条形龙窑压着椭圆形窑、椭圆形窑压着圆形窑,说明圆形窑、椭圆形窑、长条形龙窑之间存在着传承、发展、演变的关系。该窑群遗址在我国是首次发现,为研究中国陶瓷史和早期窑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龙窑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