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村窑始于晚唐,盛于五代和北宋。
胎色白,釉色以青釉为主,也有米黄、黑、酱色和褐色等。
有青白瓷、青瓷及黑瓷三种,以青白瓷为主,器物造型繁多,凤头壶及刻花折沿大盘可代表其特色;
青瓷印花缠枝菊纹碗与陕西耀州窑风格相同,显系受后者影响。
青白瓷宋代大量外销,东南亚一些国家的古遗址出土瓷器中,均有发现。
唐代凤首壺 广州西村窑 大英博物馆藏
西村窑,北宋时广州规模较大的民间瓷窑址。
以烧外销的青白瓷为主,产品输往南亚各地。
在广州市西村增涉河东岸岗地上。
遗址南北长1公里多,残存的3处堆积以“皇帝岗”的最大,是西村窑的主要遗存。
1956年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发掘。
宋代 西村窑青白釉褐斑碗
皇帝岗堆积高约7米,略近圆形,在堆积的东南角发现一座龙窑残址,残长36.8 米,拱形窑顶已塌,窑身中宽4米,首尾稍收窄,窑床铺细砂,坡斜13度。窑前有圆形坎穴,窑首火门、炉膛都伸入地表之下。窑具有大量垫饼、垫环及泥团,匣钵有漏斗形和平底直筒形两种,前者用于装烧碗、盆、碟、盏等食具,后者用于执壶、罐等高身的器物。
宋代 西村窑小碟
宋代西村窑 白地黑彩洗
西村窑产品分粗瓷和精瓷两类,前者为主,后者属青白瓷。
其中以青釉最多,黑酱釉次之,还有少量低温绿釉器。
器类有碗、盏、碟、盆、执壶、凤头壶、军持、罐、盒、唾壶、注子、灯、炉、烛台、枕等日常生活用器29种,还有雀食盅、碾轮、漏斗、埙、狗、马等杂器玩具。一个窑场生产40多种产品,每种又有多样的型款与釉色,这在宋窑中是较为突出的。装饰手法有刻划花、印花、彩绘、点彩和镂孔等。
北宋 西村窑青釉褐彩绘纹盆
有一类橄榄青釉印团菊或缠枝菊纹的碗、盏、碟、盒,是仿耀州窑的制品;刻划花青白釉精瓷碟、碗、盏,明显是受景德镇青窑影响;还有一类青白釉大盆,盆心绘酱褐色釉的菊纹或牡丹,有的周边再刻花,这是西村窑特有的产品。
北宋 西村窑青釉褐彩绘军持
西村窑作为宋代商人逐利而产生的作品,到了南宋的时候便很快走向了消亡。宋室南渡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迁往了临安,泉州港凭借着当时有利的地位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的第一大港。商人见利,纷纷前往泉州,广州港开始衰落,依赖广州外销的西村窑也停止了生产。
西村窑 青釉凤首壶
近年来,在中国的西沙群岛及东南亚地区都有出土西村窑瓷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还有不少西村窑的传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