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包括重庆,以下统称四川地区)历史上瓷业发达,从东晋到明清时期窑火从未间断,尤其以隋唐——两宋时期的瓷业最为鼎盛。据有关研究者统计,目前四川地区已发现古代窑址140多处,分布在四川20余个县、市、自治州及重庆辖区。各个瓷窑生产的产品在釉色、造型、装饰与工艺等方面,既各具特点,同时也具有一定相似之处。在不能判断具体窑口的情况下,我们习惯用“窑系”的概念来概括某一类产品的窑口归属。关于四川古陶瓷的窑系划分,目前用得最多是所谓“邛窑系”的概念。乃至在四川、重庆的民间古陶瓷收藏界,有人认为金凤窑、磁峰窑、广元窑等也属于“邛窑系”。邛窑系是四川的青瓷窑系,把金凤窑、广元窑和磁峰窑这样的黑瓷和白瓷也划入邛窑系,显然不符合四川古陶瓷发展的实际。
笔者认为,四川地区从东晋到两宋时期的古陶瓷可以按青瓷、黑瓷和白瓷划分为三大窑系:即以邛窑为代表的四川青瓷窑系、邛窑系;以广元窑、涂山窑、金凤窑为代表的四川黑瓷窑系;以磁峰窑为代表的四川白瓷窑系。
一、以邛窑为代表的四川青瓷窑系——邛窑系
四川发现的青瓷窑在器物造型、釉色、胎质、装饰以及装烧工艺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似和相同的地方。依据四川青瓷窑的这些共性特征,我们将其划分为一个“窑系”,即四川青瓷窑系。四川青瓷窑系,以邛窑为代表,又称为邛窑系陶瓷。
根据目前的窑址调查与发掘材料,以邛窑为代表的四川青瓷,创烧于东晋,发展于南朝,成熟于隋,兴盛于初唐,至唐末五代长盛不衰,结束于南宋中晚期,共经历了约9个世纪。四川青瓷窑主要分布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西部与南部地区,包括成都、郫县、大邑、崇州、灌县、都江堰、金堂、双流、新津、邛崃、芦山、绵阳、江油、乐山、青神、彭山等县市。根据目前的考古发掘与调查,属于邛窑系的窑址,据陈丽琼《重庆、四川古代瓷窑调查表》统计共有25处,主要有成都青羊宫窑、邛崃固驿瓦窑山窑、邛崃十方堂窑、灌县金马窑、玉堂窑、大邑敦义窑、金堂金锁桥窑、江油青莲九岭窑、方水窑、新津玉皇观窑、白云寺窑、双流牧马山窑、郫县横山子窑、乐山苏稽窑、关庙窑、成都琉璃厂窑等。另外,据笔者所知,还有青神县坛罐窑、彭山县武阳窑、青杠嘴窑等也烧造邛窑系青瓷。
四川青瓷各个窑场的产品在胎、釉、造型与纹饰等方面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四川青瓷的胎多呈灰、灰白、灰黑、褐、褐红或砖红色,胎体一般较粗糙,多数器物上施有一层白色化妆土或褐色护胎釉。四川青瓷的釉色有青、青灰、青黄、
酱色、绿色、青绿、米黄、黄色、黑色、乳白等。除乳浊绿釉和乳白釉比较肥厚外,一般釉层都比较薄。四川青瓷的着色剂多为铁和铜。这些釉色又由于浓淡与火焰变化的不同,形成深浅不同的色调30余种。胎、釉的多样性,这是四川青瓷的一个特点。
四川青瓷的造型种类繁多,生活用具有罐、壶、碗、盘、杯、碟、钵、盏、省油灯、盆、瓶、唾壶、盒等;陈设与文房用品有枕、砚台、水盂、笔洗、小瓶、水注、香炉等;俑和动物瓷塑有胡人俑头、妇女俑头、骑兽俑、合抱俑、女俑、猴、犬、鸡、鸭、鹅、狮、虎、牛、羊、马、鱼、龟、猫等。
四川青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彩绘、刻划、印花和贴花等。早期以烧制青瓷为主,至隋唐时代广泛流行高温釉下彩绘褐、绿、黑三彩装饰。主要纹饰有联珠纹、套圈纹、花卉纹、草叶纹、圆圈联珠纹,以及釉下褐、绿、黄斑纹等。这种彩绘装饰可以概括为图案画、没骨画、散点画和斑彩画等四种形式。
四川青瓷多采用支钉间隔的明火叠烧方法装烧,烧出的碗盘类器物内底一般留下五到七个不等的支钉疤痕。到唐代时期,开始使用匣钵装烧,但是使用并不普遍,具体装烧方法可分为一匣多器和一匣一器。另外,还有大小器物套烧的情。
二、四川黑瓷窑系
四川烧造黑釉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朝及隋唐时代。1987年发现的江油市青莲窑,采集到南朝时期的多系罐黑釉瓷片,从而证实四川地区在南朝时期已经开始烧造黑釉瓷器。此外,在隋唐时期的一些邛窑系窑址中也发现有少量的酱黑釉瓷器。但是,它们大多都属于零星的产品,一般是以烧造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少量黑瓷,未能形成独立的窑系。四川黑瓷窑系形成于宋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较多专烧黑瓷或以烧黑瓷为主的瓷窑同时兼烧黑瓷的瓷窑也比前期增多。
四川烧造黑瓷的窑址,分布范围很广,其中专烧黑瓷或以烧黑瓷为主的窑址有四川广元窑、都江堰金凤窑、蒲江县东北窑、乐山西溶(西坝)窑、重庆涂山窑、巴县姜家窑和清溪窑,兼烧黑瓷的窑址主要有都江堰瓦岗坝窑、青神县坛罐窑、成都琉璃厂窑、武胜礼安窑、达州瓷碗铺窑等。四川黑瓷窑址中窑址规模较大、产品质量优良的具有代表性的窑址有广元窑、都江堰金凤窑、瓦岗坝窑、重庆涂山窑和巴县清溪窑。
四川黑瓷窑系,虽然存在一些仿建窑、吉州窑、甚至耀州窑黑瓷的因素,但是体现出强烈的本地产品风格。四川黑瓷窑系可以分为川北、成都平原和川东三个地区,各地区黑瓷的差异,与窑址的地域分布有关,主要表现为胎质上的差别。四川黑瓷都是就地取土,什么样的泥土,就烧出什么样的胎质。川北的广元窑胎土较粗,多数器物均施白色化妆土。成都平原的黑瓷,包括都江堰金凤窑、瓦岗坝窑、乐山西溶窑、青神坛罐窑、蒲江东北窑等,在胎质与产品风格上与金凤窑比较接近,胎质较坚硬,多为砂质胎,胎内多砂粒,有的施有白色化妆土或褐色瓷衣。川东的黑瓷,包括重庆涂山窑、巴县姜家窑、清溪窑,以及达州的瓷碗铺窑,它们的胎土经过淘洗,胎质细腻,一般为白色或灰白色,都不上化妆土。尽管四川黑瓷的胎质不尽相同,但它们在釉色、造型、装饰与装烧方法等方面却具有很大的一致性与相似性,因而在总体上可以划为同一个窑系。
三、四川白瓷窑系
四川白瓷窑址发现较少,目前已知的烧造白瓷的窑址,主要有邛崃窑、彭县磁峰窑、思文窑、都江堰玉堂窑、瓦岗坝窑、金凤窑、成都琉璃厂窑、青神县坛罐窑、川北广元窑,以及巴县清溪窑等。在这些窑址中,彭县磁峰窑和思文窑专烧白瓷,其它瓷窑则以烧造青瓷或黑瓷为主,同时兼烧部分白瓷。
四川烧造白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文献中关于唐代白瓷的记载,见于杜甫的诗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中提到的大邑窑白瓷,胎薄且坚,釉胜霜雪,扣之如哀玉,达到了很高的工艺水平。遗憾的是,迄今尚未找到其窑址。目前四川发现的最早的白瓷,是邛窑白瓷。许多有关邛窑的调查发掘报告与论文中,均提到邛窑产品中有白釉瓷器。陈德富先生在《试论邛窑白瓷及相关问题》
一文中,将邛窑白瓷的特点总结为:白釉呈灰白色或米黄(米白)色,而非纯白色。胎体较粗,胎色较深,多为灰白色、褐色、红褐色、砖红色,均在胎上施化妆土后再上白釉,在釉上多施加彩绘纹饰。他还认为:邛窑粗白瓷不是杜诗所称的大
邑白瓷,但“大邑白瓷应是属于尚未发现的狭义或广义的邛窑所产。”有关邛窑白瓷与大邑白瓷之间的关系,有待考古发掘加以证实。
四川宋代烧制白瓷的瓷窑,主要有彭县磁峰窑、思文窑、都江堰瓦岗坝窑、金风窑、玉堂窑、成都琉璃厂窑、青神坛罐窑、川北广元窑、重庆巴县青溪窑、涂山窑等。其中以磁峰窑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最重要。磁峰窑的烧造年代为,从北宋早期至南宋晚期。磁峰窑产品的胎质细腻洁白,均上化妆土,施满釉,釉面略带牙黄,釉面光亮滋润,釉面不开片,无芒口。花纹装饰主要为刻划花和印花,常见花纹主题有莲花、牡丹、萱草、鸳鸯、大雁、鱼纹、凤凰、海棠、梅花、菊花、忍冬及不知名的各类花卉等。装烧方法:主要是以石英砂作介质叠烧,烧出的瓷器口沿都有釉,在器物的底足与内底留下几粒瓷石或细小的石英砂痕。磁峰窑产品的造型、纹饰、釉色等都具有定窑风格,所以一般的研究者都将其归入定窑系。但是磁峰窑与定窑产品之间,同时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定窑一般不施化妆土,从北宋中期开始采用芒口覆烧工艺,口沿无釉,而磁峰窑瓷器一般都施白色化妆土,采用石英砂间隔叠烧,口沿有釉,而内底有支烧砂粒痕迹。
四川白瓷窑系,虽然各窑产品的胎质与装饰方法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基本上都采用石英砂间隔支烧的装烧方法。从产品风格来说,磁峰窑、瓦岗坝窑、金凤窑和清溪窑之间具有较多共性。磁峰窑是四川白瓷的代表,专烧白瓷,其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四川其它兼烧白瓷的瓷窑大多都受到它的影响。
四、关于四川古陶瓷窑系问题的讨论
将四川古陶瓷按釉色划分窑系,符合四川古陶瓷窑址众多、产品多样化、各窑产品在胎、釉、造型、装饰风格、装烧工艺等方面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实际情况。需要说明是,这种窑系划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川各窑普遍存在兼烧情况,有些以烧造青瓷为主的瓷窑,同时兼烧黑瓷或白瓷;有的以烧黑瓷为主的瓷窑,同时兼烧白瓷;有的瓷窑在早期以烧造白瓷为主,在晚期转而以烧黑瓷为主;甚至有的瓷窑同时烧造青瓷、黑瓷和白瓷。因而,我们在划分窑系时,应以产品为单位来划分,而不应以瓷窑为单位进行划分。对于一些同时烧造多种釉色瓷器的瓷窑,不应简单地将它们划为青瓷窑系、白瓷窑系或黑瓷窑系。如都江堰金凤窑和瓦岗坝窑,准确的划分应是,它们生产的白瓷属于四川白瓷窑系,而它们生产的黑瓷则属于四川黑瓷窑系。产品多元化,是我国古代瓷窑适应市场需求的常用生存与竞争策略。例如: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的许多窑场,既生产钧窑风格的产品,同时也生产磁州窑风格的产品。
在我们划分的三大窑系中,四川青瓷窑系,在器物造型、釉色、胎质、装饰以及装烧工艺等方面,具有很大共性,可以称之为严格的窑系。而四川黑瓷窑系和白瓷窑系,虽然在造型、釉色、装饰以及装烧工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各窑的胎质和产品风格存在较大的差异,自身的特点比较明显,因而四川黑瓷窑系和白瓷窑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窑系。
另外,有的瓷窑还烧造一些特殊品种的瓷器,难以归入相应的窑系。例如,广元窑烧造的绿釉和黄釉瓷器,如果仅仅从釉色而言,它们应该属于四川青瓷窑系,然而它们都是一种高温单色釉瓷器,与以邛窑为代表的四川青瓷风格相差甚远,因而不应把它们列入四川青瓷窑系。重庆清溪窑烧造的类似钧釉瓷器,从釉色而言,它也应属于青瓷,但从风格来说,它不属于四川青瓷窑系。此外,有的瓷窑由于吸收了较多的外来因素,产品风格与本地瓷窑产品差别较大,也难以归入相应的窑系。例如,达州瓷碗铺窑烧造的青瓷,以酱青、青黄釉为主,碗、盘、碟类器物内壁多模印缠枝、折枝花卉和菊瓣纹等, 在形制、釉色、纹饰上与陕西铜川耀州窑比较接近。达州瓷碗铺窑,从产品风格来说,它不属于四川青瓷窑系。当然,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而言,它们也属于四川青瓷的一部分。
四川古陶瓷形成窑系的原因,一是四川各窑同处于一定的地域环境内,它们采用的胎土与原料基本相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各窑之间在技术上的相互影响与交流,在产品风格上互相仿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