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瓦窑坪古窑址考察






[日期:2015-12-2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瓦窑坪隶属飞天山地质公园,其历史悠久,素有“小南京”之美誉。正如其名“瓦窑坪”。它也是耒水流域的重要古窑址之一。1992年湖南省考古专家曾对石面坦水电站的古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出土了4万多件瓷器和陶器。初步鉴定该窑址为宋代古窑。现已埋入石面坦电站的办公楼底下。其后笔者又在其周边多次发掘和考察,重新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其一,瓦窑坪应存在古窑址群。从石面坦水电站一直延伸到狗牯岭山脚约1公里的片区,都发现有瓷片和陶片的堆积点。早些年,当地村民在狗牯岭山脚修水渠时也曾发掘多处瓷片堆积点。从发掘的器皿来看,以圆形五足钉支架居多,且保存完好。
      以全国范围已发掘的古窑址考古结论来看 ,支钉架的作用是为了烧制更好的彩釉,防止器皿之间相互粘连。以及在地势不太平坦的地方建筑窑洞烧制瓷器时用来防止器皿的倾斜。这说明两点;一、该窑址的烧窑技艺已相当之高。二、在狗牯岭山脚存在多处窑洞。因为古窑选址一般都是依山而建。附近有合适的水源以及烧制瓷器的优良瓷土。

      其二;瓦窑坪应有悠久的烧窑历史。根据当地老幼皆知的故事;曾有曹、王(姓)两位祖师为了烧制出优良瓷器而以身殉窑。为了纪念他们,并修建了曹王庙(曹王庙还存有遗址)可见先民在此应是以烧窑为主。一些瓷器上烧有“桂阳唐厶”“丙”“太平”等字样。先说“桂阳”,瓦窑坪属于桂阳管辖可以追溯到汉代,一直到秦朝,分别沿革称;桂阳郡、桂阳军、桂阳监。
      从烧制的菊花纹和梅花纹来分析;此窑与零陵古窑的风格较为接近。器物有杯、碗、碟、缸、带流钵、洗、盂、坛等。碗,杯底有3—5个支钉痕,而正是在汉朝时期,湖南划分为长沙、桂阳、武陵、零陵四郡。由此可以推测该窑应从汉代中晚期就开始烧制瓷器了。最晚也到宋代晚期。“厶”同“某某”应解释为“姓唐的人制造”,“丙”字应解释为:方位—南。“太平”可能是祝福 天下天下太平的意思。有人说是“太平天国”这种提法欠妥。
      其三:烧窑技术已趋于成熟。从挖到的瓷片来看,其彩釉已相当莹澈。奇怪的是它与中国五大名窑中的哥窑产品相似,同样具有冰裂纹。也就是残缺美。它是指瓷器在出窑后经自然爆裂而形成的裂纹。可见该窑址在追求艺术品位及审美观方面已有相当高的档次。

      更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此古窑址居然出现一个紫砂碗,令人费解。因为当地并不具备烧制紫砂器具的原料,难道是从外地运过来?这个问题还有待考证,值得相关学者作进一步的研究。

      其四:古窑追求高品位瓷器。该窑址与官窑的相似之处在于:废弃的产品居多。因为普通民用生活用品制作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只要烧出来都能用。而官窑的制作要求比较高,所以会产生很多废品。在这一点上,与民间传说很吻合:曹王二位祖师总是烧不出好的瓷器,后来窑神托梦,需活人祭奠方可。结果两位祖师同赴烈火,终于烧出上乘佳品。基于上述考察分析,瓦窑坪可能存在汉代古窑址群。同时,还有许多疑问有待相关专业人员再对瓦窑坪古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后,才能定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       古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