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也称“海上陶瓷之路”或“海上丝瓷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最初是以丝绸为主,以陶瓷、茶叶等商品为次的海外贸易线路。到八世纪唐朝中叶,瓷器大量出口。到宋代,陶瓷已发展为与丝绸并列的出口商品。以至有中外学者,称宋以后繁荣起来的中国海外贸易线路为“陶瓷之路”或“丝瓷之路”。在英语中,中国则成了陶瓷的代名词。
“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三个大陆的一条文明大动脉,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桥梁,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轴。在它两端,产生了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这条大动脉中,分别产生了中国、印度、希腊、埃及等古代文明。
古窑址,是某一地区政治、经济与历史文化的见证物之一。据初步调查统计,北海市(一县三区)至少有30多个古窑址。上至汉下至清,时间跨度两千年。而现在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窑址只有9个,其中有上窑、下窑、东窑、西窑、大窑、英罗窑、草鞋村窑、红坎窑、豹狸窑等。有汉、唐、宋、元、明、清等年代的窑址。其中下窑列为省(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余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一批如中窑、晚姑娘窑、岭底缸瓦窑、常乐缸瓦窑等新窑址,是近几年发现的。
北海的古窑址,大多位于沿海边沿或江河边沿,水上运输方便,瓷土、燃料和釉料都较丰富。不同年代古窑址生产的陶瓷器,除国内销售外,也有一部分通过“海上丝瓷之路”销往东南亚等地区。北海古窑生产的陶瓷器,已成为北海与国外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一 秦汉古窑址与“海上丝瓷之路”
秦汉时期的古窑址,北海地区目前只发现草鞋村汉窑群遗址一处。
草鞋村汉窑群遗址位于合浦县环城镇廉南草鞋村的西南约几百米处,紧靠西门江。该窑址发现于1989年,合浦县博物馆根据村民的报告到现场考察时,发现有数个馒头窑,有成十个小型马蹄窑,在村旁的人工运河处,发现有较厚的汉瓦堆积层及红陶堆积层。发现有较多的汉砖、方格纹板瓦、公母瓦和陶瓷器皿等残件。汉砖,有些有纹饰。汉瓦,朝天面有乳钉纹、背面有绳纹。1993年,合浦县将草鞋村汉窑群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12月,我曾同桂林古陶瓷专家李铧一起到该遗址考察,见庄稼地上散满汉板瓦、汉砖等残件,见到数个未发掘的馒头窑和一个马蹄窑,见到一段用汉砖砌建的下水道。我们采集了数块汉代的板瓦、筒瓦、汉砖及陶瓷片作标本。这些标本均为残件:
板瓦两块。一残片长约30公分,厚约1公分,板瓦中间隆起,瓦背有绳纹,胎灰白色,质地粗松。另一板瓦,胎灰褐色,厚约0.8公分,胎质较坚硬,瓦背有绳纹。
筒瓦。残筒瓦一大一小,小者瓦头宽约11公分。两块筒瓦均有瓦头、有子口、龟背状,瓦背印有直纹、斜条纹等几种纹饰,有些纹饰粗有些纹饰细。
汉砖。两块残砖均宽13.5公分,厚2.5至3公分,汉砖的一面印有斜绳纹或方格纹,与合浦汉墓出土的汉墓砖相似。
陶片。有黑衣方格纹、细网纹的灰陶片和残陶罐多种。
从考察情况看,该处早期应是汉砖、汉瓦的古窑遗址。除烧汉砖瓦外,可能还烧陶罐等陶瓷器。
汉窑址尚未发掘,深层内涵尚不很清楚。散落的成十个马蹄窑,也许是南北朝时代的窑址,不似是汉窑。其他几个未发掘的馒头窑,也许比马蹄窑时代更晚。有纹饰的汉砖,应是汉墓砖。草鞋村汉窑群,始烧于汉,延烧至何代,还有待发掘研究。
据《广西外贸志》载:“秦汉以前,今广西合浦沿海一带,已有私营的海外贸易。”官方对外贸易,合浦在西汉已开始,这在《汉书地理志》早已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命军队开凿灵渠,沟通湘江、漓江,连接长江和珠江水系,开辟了从中原沿湘江入漓江,经桂江、北流河、南流江抵合浦的军民两用水道,成为从中原通往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地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从汉至唐的朝贡贸易,东南亚、西亚及罗马等国,大多也是沿着这条水道行走的。合浦港也是凭借这有利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使对外贸易获得较快的发展。这在《唐书地理志》及《宋会要》等书,均有有关记载。
早在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王朝已在合浦设立海关,名合浦关。合浦关的职责是管理接待过境的中外商客,以及船只货物的关税征收。当时合浦已成为汉朝的“东南一大都会”,合浦港已成为国际口岸。合浦城郊留下数千座乃至上万座(很多年久湮没无法统计)史迹斑斑的汉墓,便是“东南一大都会”的历史诠释。在汉墓中,也遗存有很多琥珀、玛瑙、水晶等舶来品,说明合浦当时与外番交往的密切程度。
在“海上丝瓷之路”的商品交流中,有没有草鞋村汉窑生产的陶瓷或北海地区其他窑址生产的陶瓷呢?据1965年第6期《考古》刊登安志敏《马来西亚柔佛州出土的古代陶片》一文载,马来西亚柔佛州曾出土过许多几何印纹陶片。纹饰有方格纹、曲尺纹、雷纹、编织纹、波浪纹等,陶片的制法、质地以及某些纹饰,均与我国华南地区的印纹陶非常相似。越南的清化东山、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也发现过和柔佛州相类似的雷纹陶片。安志敏认为,这些陶片很可能是通过外贸手段而输入的。
有几何纹饰的陶片,在北海地区除了在草鞋村汉窑群遗址有发现外,在地角岭炮台旁,以及在营盘镇西沙坡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发现。在西沙坡遗址,既采集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也采集有汉砖、汉陶壶、汉板瓦、汉筒瓦,还有方格纹、水波纹、米字纹的印纹陶片,以及有唐、宋、明各朝代的陶瓷残器。
在北海地区,现查明,有新石器时代印纹陶的古遗址有几处,有丰富陶瓷陪葬的汉墓近万座(目前在汉墓保护区内有编号有封土堆的汉墓约1,200多座,但没封土堆的汉墓应更多。如1987年开建合浦四方岭汉墓区一段二级公路时,发掘了240多座汉墓,仅有13座有封土堆),而汉墓所需的陪葬陶瓷是不少的,如1988底,在北海孙东发掘的两座砖室东汉墓,其中1号墓约用汉砖2万块,2号墓约用汉砖3万块。1971年冬,在合浦南郊望牛岭发掘的一座西汉木槨墓,出土陶器有37件。2001年7月,在合浦九头岭发掘的一座砖木合构墓,出土陶器43件。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当地生产的古陶瓷应是不少的,古窑址也不应只有草鞋村汉窑群一个,这还有待今后的调查发现。 陶瓷是较重和易碎的商品,陆路运输时间久、运费高,而水路运输比陆路运输较安全,费用也便宜。所以,丝瓷之路逐渐由陆路转入海路,而且日益兴盛。北海地区离东南亚国家较近,在合浦,又设有对外贸易的合浦关。所以,上文提到马来西亚柔佛州等地出土的印纹陶片,很有可能是北海地区古时候,通过南海“海上丝瓷之路”传输过去的。
合浦史学家周家干先生在《揭开合浦乾体古港面纱》一文说:“在苏门答腊、爪哇和婆罗洲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中国汉代陶器,所有这些出土印纹陶瓷,与合浦汉墓出土的陶瓷的造型、花纹、彩釉是一样的。这即证实了汉代合浦与东南亚交通贸易的史实。”这一论点,又进一步证明,北海古窑址在秦汉时期,很有可能有印纹陶瓷通过海上丝瓷之路,输往马来西亚、爪哇等东南亚国家。
二 隋唐古窑址与海上陶瓷之路
隋唐时期的古窑址,目前只发现3处,即英罗窑群遗址、晚姑娘窑址、盐灶窑址。
英罗窑群遗址 位于山口镇英罗村东南约一公里处。据合浦县博物馆普查资料载,该窑在英罗水库岭脚下,南面以前是海,后来海岸线南移约1公里。据说,以前那里有72条窑,东起英罗圣堂,西至石头埠,中间连着后来建的英罗水库大坝。窑群还伸入水库150米。窑群在英罗水库周围最密集,既有馒头窑,也有龙窑,表土的陶瓷碎片约有2公里。陶瓷片多施青黄釉或黑釉,无纹饰。广西文物队以前鉴定为唐窑,窑址上也有宋代器物。广西容县也有与英罗窑相似的窑址。在英罗水库大坝南北两侧,从北面的瓷片带到南面的废窑包,约有近千米。在大坝西南角,尚有两个馒头状废品窑包,窑包内径约3米多,存有大量烧坏的瓷碗。这些废品瓷碗,火候未超过1,100℃,硬度不高,吸水性强,胎质粗松。在窑群周围,散落很多唐代的碗、砵、煲、罐、筷子笼等一类日用生活用瓷的残器或碎片。近窑包处有较厚的废品堆积层。我曾两次到此,采集到一部分陶瓷标本:
碗。有大口碗、小口碗和浅口碗等几种。碗足,有饼形足和璧形足两种。
饼形足分两式。一是实心饼足,足径7.5公分,大而平,胎质灰白色,较粗松,碗内施乳浊釉,碗外施釉不到底,碗底无釉,呈灰红色。二是平足底划有一圈螺旋划纹,碗内施豆青釉,釉色滋润肥厚,胎体厚重,灰白色,有些火候高胎质坚硬,有些火候较低胎质粗松。
璧形足碗也分两式。一是口径15公分,足径6.3公分。另一式是口径18公分,足径8.6公分。均圆口斜直腹,璧形足。碗内施青黄色釉,灰白胎,碗外施釉不到底,釉色滋润肥厚。
罐。有四耳罐,也有六耳罐。造型丰满浑圆,圆口直颈,六耳双绳系。有些火候高,有些火候低,胎质坚硬、粗松均有。有的施黑釉,胎色浅红;有的施青黄色釉,胎质灰白色。釉有垂流现象。有的罐内施青黄色釉,釉色滋润肥厚,器外无釉。器壁最厚处约2公分,较薄处约1公分。
英罗窑群是一处较大的唐代窑址,有可能延烧至宋,因在窑群中发现有龙窑和宋代瓷片。其生产日用陶瓷的数量及器型都较多,质量也较好。窑址以前靠近英罗港,运输方便。英罗窑群衰落的原因,有可能是因海岸线南移,后来运输不便,或者是以后因战乱、因管理不善等原因所致。
晚姑娘窑址 位于南康镇晚姑娘村东南方,在南康江西面,西背矮坡,坡上有丰富的陶土。只发现一个窑包。地上瓷器残片比较多。从瓷片看,有大口碗、四耳罐一类的日用器皿。器壁较厚重,有些胎质粗松,釉色黄绿,较肥厚润泽,多有开片。罐、碗等器物,外部均施釉不到底。器物和英罗窑相似。在该窑采集的陶瓷标本有:
大碗。扁圆、阔口、平底,碗足有些呈饼形,有些无圈足。碗口直径约14公分,碗高4.5公分。碗底多有似如“6”字划痕,碗内底均有四五个垫烧痕。
四耳罐。椭圆形,侈口,肩有四扁桥耳,器形与英罗窑相似。
煲窑岭窑址 位于营盘镇婆围盐灶大队煲窑岭,约于20世纪60年代初,由广东文物工作队发现的,在钦州市档案馆钦州地区文教卷有记载。该窑生产的日用陶瓷与英罗窑、晚姑娘窑相似。该窑在南康江之西,近出海口处,距北面的晚姑娘窑约有3公里,水上运输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