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店自然村村民在内乡窑遗址上捡拾的瓷片和窑具
我国的考古发掘不是随意、无节制的,目前的考古发掘项目,绝大多数是配合基建的“抢救性发掘”。有专家戏称,“一是配合基建,二是配合盗墓”,两种情况一旦出现,都要进行“抢救性发掘”。内乡窑迄今未进行“正式文物发掘”,一是它僻居伏牛山偏僻乡村,无基建项目光临。二是它市场认知度、市场价值都不高,还未引来盗掘者垂涎。这是内乡窑之幸,但对试图讲述它的人而言,却很犯难。
它不像别的正式发掘的窑口,面貌清晰,有大批器物或残片可供研究,有众多专家关注并作解读,有成定论的诸多书籍文献。这些内乡窑全不具备,围绕它的,是孤村陶烟点燃的团团迷雾。
内乡窑,又名邓窑,因历史上内乡长期属邓州管辖而得名。遗址中心区在内乡县 曲乡白杨村大窑店自然村,2009年11月份,记者数度前往,探访这个神秘窑址。
大窑店自然村三面皆为浅山丘陵,中间为平原地带。土质属黄土,但黏性稍大。村落规模不大,村中皆平房,素朴平常。村西边一片大田里,麦苗青青。
走进大田低头看,到处散落着碎瓷片和窑具残片,不用挪地方,一会儿就捡一堆。除了碎瓷残片,窑具中碗托、匣钵、垫饼、垫圈残片,也处处可见。一条田埂边,堆积着约十厘米高的窑具残片。
顺着大田往西行,跳下一人高的田坎,就到了前河边,曲乡党委书记周晓锋熟门熟路找到一处出露窑址,只剩半截窑壁,窑底泥巴和麦秸淤埋得较深。
前河是条自西北向南流的河,现在看去,河道很窄,河水流量不大。“历史上,这条河河面宽阔,河岸较深,它自北向南流入丹江,直达淅川,不仅为制瓷提供充沛水源,也为瓷器销售提供了便利交通条件。”周晓锋道。
“孤村陶烟时起”
大窑店村名由来,与窑址有关。有大窑才能成店,在唐末至元初300余年时间里,这个村子因窑址形成完整“产业链”,至今地名犹存。
村西大田为窑口分布区,自此向东,依次出现了窑货沟、头槽沟、板货岗等地名,这些地名都与邓窑遗址当年各个工作作坊、作业面有密切联系。窑货沟,是成品瓷器堆放的地方;头槽沟,是挖掘高岭土之处;板货岗,是丢弃烧制次品器物的地方。
自1975年至197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进行过三次“开挖面积很小”的初步调查。我查看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发现30年时光过去,此处地貌并无大改。只是1975年调查时,当时保留着数十处窑口,由于多年山洪冲刷,现存窑口已大为减少。
烧瓷窑,三样东西必不可少。水源、瓷土和燃料。前河就是水源地,至于燃料,周围浅山丘陵原有茂密树林,据老百姓讲,烧了几百年窑,把好些山都“烧秃”了。至于瓷土即高岭土,至今储藏丰富,窑址生产区还残存着当年淘洗高岭土的粗沙泥。
出版于1987年的《南阳土特名产》中讲:“内乡高岭土矿床为窝状、片状、带状,纯净色白,含杂质时呈灰、淡黄色。瓷土为致密状或松散土块状,质软,有滑腻感,有土味。大窑店高岭土,1979~1983年,销往湖北省丹江瓷场130吨。淅川县瓷场也用它烧瓷,质量很好。”
一个烧了数百年的老窑址,当年的窑主会是谁?经营模式是怎样的呢?
“这些情况,或许正式发掘了也不会知道。正式发掘过的窑址,也就是看看标本年代,看看烧造工艺,找找窑炉水井澄泥池这些设备。至于窑主窑工情况或者经营模式,文献上不会有记载。”河南博物院专家杨爱玲回答说。
我试图从老百姓中寻找痕迹,能见到的是,大窑店村道上无数碎瓷片被踩进烂泥中,家家户户都有一堆邓瓷残片或窑具残片。能听到的是,村里人讲“(碎瓷片)不知道有啥用处,但有人开车来收,能卖块儿八毛钱的。”村中老人还会神道地讲:“老辈人讲还有一窑货未出,窑在哪没人知道。”
内乡窑或许在当年“严重”影响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与生活,但它自元代停烧至今已有700余年,村民给附近的石堂山编出许多传说,但没人费心为内乡窑搞“假语村言”。
当地民间是否流传有很多内乡窑完整器呢?村民的回答是否定的。
内乡窑是民窑,烧的大多都是日用品,民间咋会没东西呢?杨爱玲先生认为:“未必有很多东西流传下来。省博物院成立几十年,其实一直注意民间传世品的收藏,但截止到现在,收藏的不过数件。绝大多数还是文物发掘得来。道理很简单,你想想自己家里,30年50年前的日用品还有没有?摔碎打烂过多少?更何况是几百年前的日用品。”
我再问杨先生,能否通过内乡窑自唐至元的器物还原老百姓生活。她摇摇头:“目前看很难。烧的东西都是日用品,基本都是盘碗罐瓶。别的窑口有些特殊器物出现,比如钧瓷茶碗的出现可证当时茶道盛行。有窑口宋代宫廷陈设瓷的出现,可证当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这个窑口说到底未发掘,到底还会有什么?不清楚。”
窑址不断“新发现”
内乡县南接邓州,西濒淅川,东临镇平,北依伏牛山。明代《大明一统志》记载:“南阳府土产瓷,内乡县出,有窑。”清康熙《河南通志》记载:“青瓷出淇县……又登封、内乡皆有之。”清道光《河南通志》记载:“青瓷出河内……内乡皆有之。”从明至清,内乡窑有史可据,但都未指明瓷窑具体地点。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文物工作者一度遍寻不着。
内乡县衙副馆长徐金华是内乡县最早的文物工作者,他清楚记得古窑址发现的过程:“1975年8月,河南省‘文研所’和南阳文物局调查发现,大窑店村附近的土槽沟、店坊、水沟、白杨、王沟等村有大量瓷片和窑具堆积,部分河岸断崖上留有烧土块和残窑址,还有瓷土、釉药等原料。”
距大窑店村西边数里,有道教名山石堂山,山上曾有规模较大的道教宫观普济宫,宫前立有数十通石碑,最早一通为元代至大二年(1309年)所立,碑文描绘山周边风貌时写道:“孤村陶烟时起,前事宛然在目。”指向性十分明显,大窑店村遂被确定为内乡窑窑址中心区,这也确认了内乡窑生产的下限。
1976年,故宫博物院专家冯先铭调查古窑址时来到大窑店,他认可此处为内乡窑。河南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1976年和1977年对该窑址两度复查,写出《调查报告》。
1986年,河南省政府公布邓窑为“省保”,划定“以大窑店为中心,北起土槽沟,南经店坊、水沟、白杨、上庄等村,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400米,共约6平方公里面积为保护范围”。
2003年11月初,南阳市博物馆又在大窑店村北5公里处彭营村发现残片和废弃窑址,在新寨南2公里处上庄村也发现大量瓷片堆积。这两个新发现的窑址将邓窑范围进一步扩大。
“残片”串连数百年
1975年至1977年“开挖面积很小”的三次调查,虽未找到完整器,但发现了各个不同时期的碎瓷片,“以小窥大”、“以残悟整”,认定此窑“初烧于唐末,盛烧于宋,复烧于元,长达300余年”。我们姑且以残片勾勒一下内乡窑“烧造简史”。
先讲几件唐瓷碎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育彬先生讲:“瓷盆片,为敞口微敛,内外壁上部皆施釉,颇具唐代风格。瓷罐片,敛口圆唇外翻,短颈宽肩,施青釉,有些部位出现丝绵状的蓝色窑变,这应是唐代瓷。还有一罐底片,假圈足,内底有粗弦纹。外壁有五道浓厚垂釉,内壁施青黑釉,亦为唐末常见之物。”
残片中,有“蓝色窑变”的瓷罐片,尤为重要。“以小窥大”,透露出唐瓷重要品种“花釉瓷”风采。这是唐代河南好多窑口的重要产品,也是唐代内乡窑的“主打”。
到了宋代,内乡窑“主打”产品是青瓷,印花居多,刻花的也有。省“文研所”在窑址上发现了大量青瓷片,“宋早期青瓷片,碗片外壁刻莲瓣纹,纹饰简单自由。宋中期,大量印花青釉瓷器出现(印花青瓷是用特制模子在碗、盘、洗等器物内壁压印成各种花纹后烧制),印花多为折枝牡丹、菊花、缠枝菊花等。”省文研所《调查报告》中讲道。
河南诸窑口,宋代最重要产品是青瓷。这是时代使然。
南宋叶真《坦斋笔衡》说:“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即内乡窑)、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芒”是专业术语,指白色刺眼,为宋代人不喜,青瓷代表宋代主流审美观,它收敛温厚,宁静含蓄。内乡窑窑址所发现的大量青瓷残片,足证内乡窑宋青瓷生产盛况。
金元时期瓷器残片,文研所调查中也有发现。“比如部分碗底心有脐,内壁印缠枝花卉,都具金元时代风格。”而省博物院收藏的70余件金代青瓷,更形象展现了内乡窑金代瓷器之精美,还原了金代内乡窑青瓷生产技艺之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