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位于浙江境内的古代名窑






[日期:2011-05-30] 来源: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一、越窑
    越窑,在今浙江省东北部的宁绍地区,该地古属越州,古称越窑。它形成于汉代,先后经历了三国至西晋的繁荣时期和唐至五代的全盛时期。其窑场主要分布在上虞、慈溪、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越窑的窑出成就是在东汉中晚期创烧出成熟瓷器,从而使我国成为瓷器发源地。越窑以烧制青瓷著称,但它也烧造少量的黑瓷。东汉时期,越瓷的器物种类主要有碗、罐、罍、壶、钟、洗以及耳杯、托盘、虎子、五管瓶等。器物以拍印的几何纹、范印的杉叶纹以及刻划弦纹、水波纹作为主要装饰。三国至西晋时期,器物种类比东汉时期大为丰富,它有碗、钵、罐、洗、槅、篮、唾壶、水盂、扁壶、蛙盂、虎子、砚台、盘口壶、鸡首壶、鸡首罐、狮形器等日用器,而且还有专供随葬用的鸡笼、猪舍、狗圈、提篮、鐎斗、鬼灶、砻、磨、畚箕、米筛、堆塑罐等冥器。这时期的花纹装饰以压印的网格纹、联珠纹、花蕊纹为主流。东晋、南朝时期,产品种类比前朝减少,花纹装饰以褐色点彩和刻划的莲瓣纹为多见。唐至五代,制瓷工艺比前朝有显著提高,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润泽匀称。装饰工艺有划花、印花,并采用釉下彩绘,装饰效果庄重华丽。器类有莲花碗、荷叶形碗、 瓜棱注子、瓜棱水盂、瓜棱罐、多角瓶、蟠龙婴以及粉盒、灯盏、瓷枕、瓷塑等。到了晚唐,创制和使用了匣钵,坯体放在匣钵内焙烧,器壁可以减簿,烟熏和落砂现象得以避免。故陆羽在《茶经》中对这时期的优质瓷器誉之为“类冰”、“类玉”的瓷中极品。至五代,开始设“官窑”,专烧贡瓷。贡瓷器物,有的镶嵌金、银、铜边,称“金扣”、“银扣”和“金棱”瓷器。据《光绪·上虞县志》记载,在上虞窑寺前曾设官窑36所,至北宋中晚期,制瓷业趋向衰落,南宋停烧。越窑是我国历史上烧瓷时间最早,烧造时间最长,窑址数量最多,器物种类最丰富,而且影响最大的瓷窑体系之一。其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日本、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瓯窑
瓯窑,在今浙江温州一带,因地濒瓯江,故名。始烧于汉,盛于三国至晋,南朝时曾一度衰落,唐代复兴,至宋代衰落。瓯瓷胎呈现灰白或淡灰色,较越瓷胎白净,常常呈现黄或淡黄色,釉易剥落,晚唐前后出现纯粹的青色或青黄色,滋润如玉。产品种类与越窑大体相同,唯器形略有差别。瓯窑不见于唐宋时期的文献记载,但它的制瓷成就,远远超过婺州、洪州等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龙泉窑
龙泉窑,窑址以龙泉市为中心,遍布浙南山区的许多县市,形成龙泉窑系,以烧制青瓷著称。始烧于北宋,盛于南宋至元代,明中期以后衰落,到清代倒闭。北宋时期产品与越窑接近,种类有碗、盘、执壶、双耳瓶、五管瓶,胎色为灰白或白色,釉色有青绿或青黄色,装饰技法盛行刻划花,纹样有团花、牡丹、莲瓣、荷叶纹等。南宋时,前期产品胎体厚重,釉层透明匀净,后期烧制成薄胎厚釉青瓷,分白胎和灰白胎两大类。白胎瓷,釉色有粉青、豆青、梅子青,纹饰有凸弦纹、浮雕莲瓣和堆贴的牡丹、双鱼纹等;灰黑胎瓷,胎薄而坚硬,釉色有粉青、墨绿、蟹壳青等,釉层有细密开片,称“百圾碎”。器口因釉下流而呈紫色,圈足无釉处呈现铁色,有“紫口铁足”之称。元代产量大增,品种丰富,有各式碗、盘、杯、瓶、炉、执壶及瓷塑、佛像等。釉色以青黄为主,盛行刻、划、印、贴、堆、塑、镂、雕和褐色点彩等多种装饰手法。1988年国务院公布大窑龙泉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德清窑
德清窑,在今浙江省德清县,年代为东汉至南朝,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瓷窑,以生产黑瓷为主。青瓷的釉色比较深,一般显青绿、豆青或青黄色,釉层匀称,具有较好的光泽。黑瓷胎色较深,釉层丰厚,较好的产品釉面滋润,乌黑发黑如黑漆,釉内氧化铁含量高达8%左右。器物种类有碗、钵、碟、盆、罐、耳杯、香炉、唾壶、虎子、灯、盏托以及盘口壶、鸡头壶等。德清窑瓷器造型简朴实用,盒、槅、筒形罐、盘口壶和鸡头壶等器物都配制了器盖,盖口密合,更适合于盛放食物。装饰工艺十分简单,通常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数道弦纹,或在青釉器上饰几点褐色点彩,也有褐彩书写文字的。东晋以后,在部分碗、盘和壶上划复线莲瓣纹。德清窑烧造历史并不久长,但它烧制的高质量黑瓷,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五、婺州窑
婺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浙江金华地区,此地唐宋时称婺州,故名婺州窑,为唐代著名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汉代,到六朝时,在汉代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尤其到了唐宋时期,制瓷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元以后衰落。早期的产品,由于受越窑的影响,以青瓷为主,但也有少量的黑瓷。瓷物因胎体粗糙,故大部分器表往往施一层化妆土。唐代以生产茶碗而闻名。宋元时期,青瓷碗、盘的釉色和纹饰多与龙泉窑类似。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