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寻访中华名窑—建窑






[日期:2011-09-04] 来源:网络  作者:钱汉东 [字体: ]

 

 

 


  世界上许多事情颇为奇巧,一白一黑(德化白瓷和建窑黑瓷)两种瓷器,竟都出产在福建,且均为陶瓷珍品,饮誉海内外,天下共宝之。

  阳春三月,我有幸赴闽开会,顺便寻访了向往已久的建窑。建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著名风景区武夷山南麓的建阳市水吉镇。宋代时出产黑瓷碗,俗称建盏。建阳市博物馆馆长谢道华陪同我参观市博物馆,并谈了他多年来研究建窑的心得。他说,近年来海内外来建窑考察的专家不少,尤以东邻日本人为多。我知道日本人酷爱建窑瓷器,评为上品,其中有一件称其为天目的盏作为国宝加以珍藏,据传为北宋时期在天目山径山寺学佛的日本和尚带回去的。
   
我们驱车前往窑遗址考察,沿途风光旖旎,群峰起伏,河道纵横,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雨后初晴,金黄色的油菜花,翠绿色的林木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鲜艳娇嫩,还可闻到阵阵清香,给人赏心悦目的感受。这里自然环境是适合先民生活的。
   
当地文管员老邱早早在公路旁等候我们的到来。他领我们来到大路后门窑址,打开厚厚的木门,在粉墙内有一座用青砖灰瓦覆盖着的北宋建窑遗址,它依山势而筑,呈东西走向,斜长为1356米,为祖国大陆目前已发掘的最长的龙窑,堪称世界之最。长长的龙窑的红壤上,随处可见垫饼匣钵,黑釉瓷片,这里曾产生多少让世人赞叹的建窑精品,聪明的窑工利用釉中所含氧化金属的呈色原理和窑温火焰的机理,烧出了富有变化的结晶釉或窑变花釉,有的在黑色釉地上呈现出条状和釉滴状结晶,有的烧出窑花釉如玳瑁,有的把剪纸图案烧在釉内,晶莹光润,放射出耀眼的绚丽光彩,给人以美的享受,成为建窑最富有特色的产品。
   
我根据大路后门窑址看到的轴顶碗、荡箍、拨手等生产工具分析,建盏已全部采用轮制成形,因此,器物胎体厚薄均匀,器形规整,胎骨皆厚重,一般胎厚03—06厘米。施釉方法以蘸釉为主,外壁施釉均不及底,下半部露胎。我从大量堆积如山的生烧、半生烧品残件的出土数量来判断,当时的窑工们的烧造技术尚有缺陷,这可能同窑炉过长有关,影响了火候的控制。
   
建窑窑址分布在水吉镇方圆十余里,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我寻访了芦花坪窑址、牛皮仑窑址和大路后门窑址等,还拾到了足底刻供御字样的标本,实为兴奋。这应该是作为贡品进贡朝廷的。清陈浏所著《陶雅》中载底上偶刻有阴文供御两字。实物与文献相印证,说明建窑曾烧制御用茶盏。
   
建窑黑瓷兴盛同市场的需求有关,宋代上流社会和民间百姓饮茶、斗茶成风,从宫廷到民间多喜黑色茶盏作饮茶、斗茶器具。宋代斗茶用半发酵的茶饼碾成细末,置碗盏中以初沸之水点注,水面浮起一层白沫,用黑盏盛茶便于观察茶沫白色。宋徽宗也颇爱此道,常与臣属斗茶,上行下效,影响很大。赵佶在他写的《大观茶论》中说: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大文豪苏东坡《送南屏谦师》诗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手,勿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大书法家黄庭坚也赞道:兔毫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我漫步在建水之畔,远望层峦叠嶂,满目葱绿;近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这里已是繁华的都市。入宋后建瓯一带首先倡行斗茶之术,福建莆田人蔡襄为宋廷重臣,大书法家,他的《茶录》一书真实记录了当年斗茶的盛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自贵族皇室,下至布衣之家,无不以斗茶为日常生活的一项乐趣。斗茶之法首先要观其色,其次要视其汤。宋人斗茶以观色品评高低,以视汤区分输赢,以青白胜黄白。

   
我常想勇斗求胜也许是人类的天性,攻城掠地的战争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表现形式,但毕竟太残酷了。如今开展体育竞赛满足了人们的这种争强好胜的心态,推动了和平事业的发展,奥林匹克精神因此受到全人类的重视。北宋贵族出身的儒雅皇帝,倡导斗茶的方式,满足人们求胜争强的欲望,在客观上调和了社会某些矛盾,这实在是高明的举措。
   
其实离汴京不远的河北曲阳定窑生产的黑釉盏,色黑如漆,而胎骨洁白,从质地上足可与建盏相媲美。我见过黑定,真是精致完美,极富观赏价值,手感异常之舒服。但宋徽宗却舍近求远,命建窑的窑场主烧造贡瓷,究其原因就在于定窑黑盏胎薄细腻,保温性差,不适合斗茶。《宣和遗事》载:(壬辰政和二年)夏四月,燕蔡京内苑,辅臣,亲王皆与……又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饮之。可见在徽宗时,建盏已作为宫廷御用茶盏了。
   
建窑在宋代大量销往海外,南宋时期为防止钱币外流,规定凡外货不用金银铜钱,而以瓷器绢帛为代价兑换,因而瓷器输出量更大,同时财政一向偏紧的南宋朝廷也鼓励出口。建窑生产的建盏就大量销往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1976年在韩国西南木浦市新安海域发现一艘元代沉船,船内出土数以千计的瓷器,其中黑釉瓷117件,最引人注意的是建窑的茶碗。这批建盏的年代为南宋时期。徐竞的《高丽图经》载,宋代的文物和饮茶习俗很受朝鲜人的赞赏,他们最爱喝茶,常用的茶具之一就是黑釉兔毫碗。
   
建窑遗址保护得不错,当地村民都知道这是国家的重点文物,一般人也无法进入,令人感到欣慰。寻访建窑遗址,让我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建窑的后人已经仿制出名瓷兔毫盏,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久负盛名的千年古窑终于重放异彩。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