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专家揭开刘家山古窑秘密






[日期:2014-04-26] 来源:中国瓷网  作者:绿宝石 [字体: ]

     刘家山窑是一个生产民用青瓷器的龙窑,从该窑的窑业堆积层,发掘出器形相对完整的碗、盘、碟、盆、钵、罐、壶、碗台及各类支烧具1000余件。这些出土的器物,其造型有的雄浑,有的精巧,釉色呈现铀青绿和青黄,色泽精美,为同时期江西窑址所罕见。根据专家的初步研究发现,其中的玉璧形(古铜钱形状)碗底,属中唐盛行的烧瓷工艺。另外在许多青瓷碗内,发现有代表中唐烧制水平的五个梅花状的褐色点彩。其它体现中晚唐风格的还有双系青瓷壶,双系青瓷罐等。 

    另据了解,窑内还发掘出盛行于南朝的网钱状窑砖,专家称刘家山窑的建窑上限可以到南朝。

    专家对出土窑品的初步研究还表明,刘家山窑青瓷具有多种文化特色。余干早在秦始皇元年就已建县,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楚、吴、越兴替,使余干处于“吴头楚尾”,刘家山窑址窑品正体现出了这种文化多元交融的时代特征。如梅花形釉下褐色点彩,吸收了楚文化的特征,与长沙窑出土的青瓷品非常接近,而青绿色釉又是浙江绍兴一带越窑瓷品的典型特征,充分反映出赣与浙、湘等省瓷业的渊源。 

    余干县自古以来就是陶瓷原料之乡,瓷土资源非常丰富,灰、白、红、黑、紫五大类陶土齐全,且陶土品位高。相传余干瓷石自唐代开始就断续开采,余干瓷土在明代或明代以前就已成为景德镇制瓷原料之一,明王宗沐《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砂土》条谓:“余干不土八十斤直二钱……”《景德镇陶录》载:“坪里(即平里)土、葛口土、皆祁门所产,自余干出,而坪里、葛口用者少矣。”刘家山窑址的发掘,不仅填补了余干境内无中晚唐窑址的空白,而且也印证了余干梅港瓷土开采于唐代的文献记载。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