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鲜为人知的窑址
2009年3月,文物工作者开展田野文物普查时,在银川市宁东镇回民巷村南3公里处的荒漠中,发现一处西夏时期瓷窑遗址。在窑址东侧,一条名叫白梁沟的季节河自南而北蜿蜒流过,南边山顶处,有一处墙基印迹明显的居住遗址。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地表散落各类瓷器残片、窑具、窑砖等,数座窑炉残迹隐约可见。在南北山坡间的河沟处,有1米多厚的瓷片堆积层。雨过天晴的时候,这里瓷光闪闪,十分耀眼。
这里的瓷窑随着西夏的衰败被遗弃,当年繁盛的窑场逐渐被黄沙掩埋。当地村民把这道山梁叫作“瓦罐梁”,没人在意它是古代的窑址,只有朝夕放牧的羊群偶尔从这里过往。
B形置独特的窑炉
据勘探调查,在该遗址内埋藏窑炉数座,均为东北座向,有的炉门相对,炉膛内形置略有不同。窑炉平面均呈马蹄形,分别由炉门、火膛、窑床、烟室等部分组成,长约3—4米。窑体以砖石错缝砌护而成,窑门宽50厘米,火膛平面呈半圆形,因长期烧窑高温,壁内结有厚厚一层褐色窑汗,色泽美观。火膛地面铺垫一层粗砂,上面的煤灰土中散落有瓷钩、支丁等小型器物,其间参杂没燃尽的煤块、煤渣等。窑床上立有4或6根支柱,柱高1米,上顶保存完好,形似洞穴。窑炉后部为两间正方形烟囱,窑床与烟囱间有隔墙,隔墙中部留有4—6个条形出烟孔。
窑炉内散落大量瓷制窑具,有装烧器皿的匣钵、釉色不同的支丁,还有喇叭形的顶碗、圈形的垫圈、试窑温度的火照等,可谓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在窑炉内外,留有残碗破罐等各类器物及深褐色尚未烧制的素胎碗盘,因受潮湿土壤浸蚀而柔软变形,稍凉干后便可定型。
C造型别致的模具
西夏信奉佛教,佛教用品盛行,窑址发现有“擦擦”、如意轮、供养人等素烧佛教用品模具。平面的“擦擦”多在平整的泥胚上压制,用一块模板便可完成。立体的“擦擦”需要用两块模具组合在一起,烧制前用瓷泥粘为一个整体。
动物模具以骆驼形状最多,据发现器形推断,种类可达数十种之多。此外,还有虎、狮、马、羊、鸡、鸭、狗、兔等动物,均为模具压制而成。
建筑模具有滴水、瓦当、筒瓦、板瓦、脊饰等,纹饰精美,制作工整,绝非一般署衙使用。条形瓦以黑釉为主,大瓦长30.5厘米,小瓦长15厘米,仅一侧施釉,中间有沟槽。这种瓦件在西夏陵区有大量发现,其使用方法及施建部位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还有仿宋定窑的印花碟和碗,也是以模具压制而成。
D别具一格的烧法
灵武西夏瓷器装烧方法有顶碗覆烧法、涩圈叠烧法、支圈正烧法、垫条扣烧法等。覆烧法使用的是上口小、下口大的喇叭形顶碗或顶盘,即在碗盘坯体施釉后,将内底釉刮掉一圈,然后依次倒扣在顶碗上,一次可达10余件,最后放入匣钵烧制,这种覆烧法优于涩圈叠烧法。盆、罐类用支圈正烧法生产;瓶、瓮等大型器物用支条垫烧;小件碗、钵类还可以采用芒口对烧;还有两器搭配的覆烧法,即在瓶、罐等器肩部刮掉一圈釉,在上面扣一件碗、钵之类的器皿,这种烧法合理利用空间,使窑炉的装烧量大大提高。
匣钵是装烧器物最普通的用具,钵底部有一周或两周孔洞,便于排出匣钵内所烧坯体受热后放出的气体,还可以防止匣钵烧制时引起的烧裂。匣钵不但能保护坯体,避免与明火直接接触,使坯体受热均匀,而且还防止灰尘落在坯体上,提高瓷器质量;匣钵依次叠摞,还可以提高装烧量。
神秘的西夏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迅速崛起,在近两个世纪辉煌之后,最终湮灭于成吉思汗勇猛彪悍的铁骑之下。千百年来,荒冢断垣般的遗陵和寥若晨星的遗迹,给西夏历史蒙上了神秘面纱。上世纪80年代,在灵武磁窑堡的一次考古发掘中,随着大批瓷制品的出土,有关西夏瓷窑的秘密才逐渐被世人所知。而隐没于荒漠深处中的另一处窑址,一直在远离世俗喧嚣的角落里安然入眠,在凄风冷雨中孤寂地沉睡了近千年。
E流光溢彩的器物
灵武西夏瓷窑产品种类繁多、器形多样,有生活器皿、文房器具、娱乐用品、建筑材料等;釉色以黑釉、褐釉、白釉、青釉为主,也有少量姜黄釉印花碗碟。生活器皿有碗、盘、壶、罐、盆、釜、灯等。碗可分为高圈足碗、折沿碗、六棱碗、曲腹碗和斜壁碗;盘有折沿盘和六棱盘;盆有素面盆和鱼纹盆;罐分无耳罐、单耳罐和双耳罐,以瓜棱形为多。碗盘的圈足均挖足较深,足内壁倾斜或呈阶梯状,施釉较薄,器物外壁多施半釉,白釉碗盘的内心有沙圈痕迹。
文房器具有砚台和砚滴等。长方形砚台表面施白釉,有刻花图案和桃形墨池,制作精美。凤形倒灌砚滴风首翅膀为模制,器身为轮制,底部注口有圆孔与器内管状芯管相连。注水时将砚滴倒置,由底孔芯管灌注,用时水从凤嘴流出,立置时水不会从底孔漏出。
纺轮、瓷钩、瓷铃是游牧民族常用的生活器物,以瓷代替金属也是西夏人的创举。各种动物雕塑品反映出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娱乐用品有瓷埙和棋子等,棋子为黑白两色,多为扁圆形素烧,少数为弧面形,有的有纹饰,均为模具压制而成。
F深不可测的煤井
一般烧窑所需瓷土和燃料应就地取材,缩短交通运输,提高生产效率。文物工作者在该窑西北300米处,发现两处小煤窑井口,通过洞内遗留的西夏瓷器残片推断,该煤井系西夏时期所建。煤井宽1.5米,高近2米,与地表呈25度斜角向地下延伸,砂石洞壁及台阶凿刻规整,凿痕清晰,成人不用低头便可缓缓入内。井洞内阴暗潮湿,深不可及。洞内可以捡拾到瓷制油灯,当年采煤工人的辛酸苦难遥想而知。
2009年8月,灵武市文管所得到文物保护员报告,一个盗墓团伙在该地昼伏夜出,密谋盗掘“西夏墓葬”。灵武公安与文物部门迅速布控,午夜秘密出击,在一个近30米宽、20米深的盗坑内,从盗洞中抓获8名盗挖者。后经自治区文物专家现场鉴定,该洞没有墓葬特点,系一处塌陷的古代采煤井道。
灵武回民巷西夏窑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磁窑堡地区是宁夏境内西夏时期制瓷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瓷窑,也是西北地区制瓷业的重点产区。虽然发现剔刻花产品的数量较少,但器物的胎质、釉色、工艺水平,足以证实该窑具有高度发达的制瓷技术。这些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瓷器产品,为研究党项民族的制瓷传承和生活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站在窑场漫山遍野的残瓷碎瓦上,不知它们被摔碎过多少次,才折射出如此耀眼的光芒?当年窑匠背井离乡后,遂把流传下来的故事失散在民间。透过落日的余晖,我们隐约看到一支草原民族蹒跚的身影,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