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一位美术爱好者在贺兰山东麓的苏峪沟探寻岩画时,发现一处窑址线索。笔者等人于2017年、2020年两次深入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后前往调查,并于2021年7月份开始进行考古发掘,目前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文将简要介绍笔者等人两次调查所见所得。
图一 下缸窑子窑址地貌图(正北向)
窑址位于宁夏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灵响公路约2.8千米处右侧山坳台地上,山坳主峰呈正北向,绿植覆盖较好。台地东北高、西南低,西南缘外即灵响公路。台地上可见山洪冲击形成的两条洪沟(G1、G2):G1基本上呈南北向,宽约2~3米,深约1~2米;G2基本呈东西向,宽约1米,深不足1米;沟壁均见裸露石块和窑业堆积。地表可见G1东边的窑炉,留存研磨凹坑的石块,近代建筑和年代不明的矿洞等遗迹和窑具、瓷片等遗物(图一)。窑址距离灵响公路的起点灵光寺2.8千米,距离北向偏西的上缸窑子1.3千米,距离最近的是东北向下缸窑子约800米,故暂以下缸窑子窑址名之。
一 遗迹
残存2座窑炉(暂编号Y1、Y2)均为马蹄形,片石垒砌,保留较差。Y1方位东北向51°,窑室后部宽2.6米,残高1.5米,西北角烟道近正方形,边长约0.47米;西北侧窑壁残长2.1米,残存最高处1.1米;东南侧窑壁仅见轮廓;窑门开向西南(图二)。Y2位于Y1北向约百米左右,方位东北向67°,残损严重,又被煤堆覆盖,仅见东南角后壁残长1.2米,残高0.4~0.6米;东南侧窑壁残长1.06米,残高0.26~0.4米;窑门开向西南。两处窑壁厚0.45米左右,内壁抹有一层厚1厘米左右的泥壁,泥壁已烧结。
图二 Y1窑炉
Y2附近散落数块不规则青石块,表面可见研磨凹坑,凹坑直径约17~25厘米,深约2~5厘米,应是用于就地取材研磨原料。
窑址地表可见残留近代建筑,可能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林业生产的遗迹。
山坳东南方山坡上可见矿洞,内有横置支木,年代、用途不明。
二 遗物
以窑炉为中心,地表散落匣钵、垫饼等窑具和瓷片等遗物,两道冲击洪沟的沟壁夹杂着石块和匣钵、瓷片等堆积。调查过程中,发现各类标本168片(件),其中窑具34件,占比20%;细白瓷118片,占比70%;杂釉6片,占比4%;白瓷瓦10片,占比6%。少数标本可复原。
(一)窑具
可见匣钵、垫饼等遗物。
1.匣钵:均为桶状,根据所烧造器物,大小不同。
桶状匣钵,夹砂粗瓷,直壁,平底。直径15~25.5厘米,匣钵底部可见火孔、孔径1.5~2厘米。常见匣钵口沿外残留宽约1.5厘米的泥封痕迹,应是匣钵叠烧时垫平、稳固,还有一定的封闭作用。其中一件匣钵外底有厚1~1.5厘米的环状砂石垫圈粘连,显为稳固最底一层匣钵而为(图三)。
图三 匣钵
2.垫饼:夹砂粗瓷,手工捏制,多呈不规则圆形,大小不等。直径3.5~6厘米,厚0.5~1厘米。
3.泥条:夹砂粗瓷,手工捏制。
(二)瓷器
按釉色可分为细白釉和杂釉两类;按用途可分为日常生活用器、供器、文房用器和建筑材料等。
图四 匣钵粘连细白瓷标本
图五 碗类底足标本
图六 盘类标本
1.细白瓷
以日常生活用器为主,可见供器残片。总体而言,细白瓷釉色细白,釉层厚薄不尽一致,釉面光润,可见开片和积釉,积釉处多呈浅淡的湖绿色,偶见积釉处呈褐绿色。胎色洁白,胎质细腻,经过较好的淘洗,偶见细小颗粒的杂质(图四);微显生烧。造型规整,工艺考究。碗、盘类器物,常见内底刮釉涩圈,属叠烧工艺所致。日常生活用器,主要是碗、盘、瓶、钵、壶、行炉和盆等。碗类,根据口沿变化,可分敞口,侈口,撇口,葵口等形制;底足均系圈足,但高、矮变化较大,显示烧造时间较长形成的时代差异;偶见内底满釉,应是叠烧最上层器物。底足切削规整,足端可见平切、内外斜削及足墙内外斜削、足端平切等形制;常见“挖足过肩”和乳突现象(图五)。盘类,常见敞口,平底,圈足(图六)。可见盆类大件器物标本,圈足足墙高、宽超过1厘米,有的底部厚约2厘米。供器仅见豆类和瓶类标本。
图七 褐釉围棋子
2.杂釉瓷
可见粗白釉瓷器、酱褐釉器物等。其中发现一粒围棋子,圆形,上面隆起施褐釉,下面平底无釉(图七)。
图八 白瓷瓦粗品(左)和细品(右)
3.建筑材料
仅见白瓷瓦,以其胎釉特征,可分粗、细两类(图八)。粗品,釉色不纯,略显杂驳;胎色泛灰,瓷土淘洗不精,可见明显的杂质和孔隙;粗品一般采用化妆土遮盖胎体瑕疵。细品胎釉与细白瓷相同。瓷瓦的粗、细之分,可能与需求有关,大规模建设时期需求量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只好以化妆土遮盖瑕疵以求不影响外观效果;也可能与不同的建筑需要有关系。
三 初步研究
(一)窑址资料的比对研究
20世纪80年代,牛达生、许成发现贺兰口“皇城台子”附近有西夏时期的砖瓦和瓷窑遗址。向北翻过一座山梁的插旗口沟内,在煤层、黏土暴露处,另有一处西夏瓷窑址,规模较大,似为贺兰山“皇城”内日用器皿的供应基地。此后,王建保、张燕也发表了相关资料和认识。为了搞清楚下缸窑子出产器物与西夏宫廷用瓷的关系,以及下缸窑子遗物与贵房子、缸沿子遗物的关系,笔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直观比对:
图九 下缸窑子标本与西夏王陵出土器物比对
1.与西夏王陵出土器物的比对(图九)
笔者选取下缸窑子遗物和西夏王陵常见的细白瓷碗、豆和瓦进行比对:碗类口沿、圈足造型一致,胎釉色泽、开片、釉面特征一致;豆类口沿的造型、胎釉特征一致;瓦类比对的是粗品,色泽、胎釉特征一致。以上三类器物,若非标记,很难分辨。据此,笔者认为西夏王陵出土器物与下缸窑子遗物特征一致,应属该窑口或同期同类窑口出产。
图一0 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与下缸窑子遗物比对
2.与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的比对
拜寺口双塔是西夏皇家寺院遗址,出土了不少西夏时期的珍贵文物,笔者选取了常见的碗类和豆类器物进行比对。通过直观比对发现:碗类造型及胎釉特征一致;豆类造型一致,釉色微显差异,但也在正常特征范围之内。证明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与下缸窑子遗物特征一致,应属该窑口或同时期同类窑口出产(图一○)。
图一一 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与贵房子、缸沿子及下缸窑子遗物比对
3.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与贵房子、缸沿子及下缸窑子遗物比对为了搞清楚西夏时期出产细白瓷的贵房子、缸沿子和下缸窑子遗物之间的关系,笔者将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与此三处窑址资料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这三处窑址资料与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的胎釉特征完全一致。其中拜寺口双塔出土的一件器盖与贵房子、缸沿子出产的非常精致的小件器物胎釉特征完全一致。拜寺口双塔出土的瓷瓦细品与缸沿子、下缸窑子遗物完全一致。证明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与贵房子、缸沿子和下缸窑子三处窑址出产器物属于同时同类(图一一)。同时,下缸窑子窑址与贵房子、缸沿子窑址同处皇城台子周边的地理位置,也佐证了这三处窑场同时、同类的性质。
(二)科技测试分析
采用美国EDAX公司生产的EAGLE III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仪对相关标本的胎、釉化学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下缸窑子白瓷胎体中Al2O3含量大多在20%左右,SiO2含量在70%以上。这种“高硅低铝”的胎体元素组成特征与中国北方典型的瓷器相反,与灵武磁窑堡和回民巷窑白瓷也同样具有较大差异,不是以北方常用的高岭土类原料为主要制胎原料。胎体中Fe2O3含量较低,在0.5%左右。所测试的下缸窑子白瓷瓷釉组成较为集中,CaO含量在10%上下浮动,K2O含量3%~4%。瓷釉中Fe2O3和TiO2含量都很低,分别在0.6%和0.2%左右。从元素组成来看,绝大部分西夏王陵和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与下缸窑子以及贵房子、缸沿子窑址白瓷胎、釉原料配方特征接近,可为其产地判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四 几点认识
(一)下缸窑子窑址的烧造时代
因为窑址调查的局限性,无法像考古发掘那样获取准确的层位信息,所以其时代暂时只能参照有关资料简单归纳:鉴于王建保认为贵房子可能略早于缸沿子窑址,且“贵房子的上限应该不会早于李元昊时期,这两处窑址的年代下限应该是蒙元摧毁西夏王朝之时”,下缸窑子窑址的烧造时间应该与上述两处窑场基本相当。
(二)下缸窑子窑址的技术来源
由于西夏尚白,目前多见也是精致的白釉瓷器,以此为线索追觅应为合适的途径。在西夏立国前后的10~12世纪,与宋、辽、金对峙共存,形成割据政权。但夏、宋关系时战时和,显然不如辽、金亲厚。据此,西夏制瓷技术的来源大概有如下渠道:
1.西夏不仅通过赏赐或榷场贸易获得中原地区的瓷器,也不能排除制瓷技术的引进。中原地区出产白釉瓷器品质较好的除了北方地区的定窑,还有南方景德镇窑出产的青白釉瓷器也与白瓷相类。定窑及受其影响的诸多窑口,占有地缘之利,影响西夏瓷器是正常的。自雍熙三年(986)二月归附辽,一直到元德六年(1124)正月持表向金称臣的130多年间,夏、辽虽然偶有摩擦,但总体而言还是亲密无间的,所以辽地窑场向西夏输入制瓷技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同样的理由,金灭辽后对西夏的影响之巨,也是客观存在的。
2.“西夏的汉文刻工,可能是从中原地区请来的熟练刻工,可以仿照的刊本也来自中原地区,所以西夏汉文刊本在文字体式,刻印艺术、版本格式、装帧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宋代刊本的风格,较为精美。”由此推知,同为手工业的陶瓷制造业,引进陶工或技术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3.虽然史籍无明确记载,但从灵武窑研究来看,其得到北方制瓷技术的支持是明显的。西夏宫廷用瓷的技术要求更高,引进相应制瓷人才和技术的可能性应当更大,至少在其初始期应该如此。
(三)下缸窑子窑址的性质
“综合灵武窑既生产西夏政府专营的白釉、黑釉瓦件,其日用产品又供应西夏王陵中普通人员使用,因此我们有理由推测灵武窑是一处由官府投资、经营,产品由官府分配的窑场。只是灵武窑的产品相对粗糙,并非供应皇室而已。”相对于此,考古发掘印证了西夏王陵出土的“以白瓷为主,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白瓷有两种器形,一种为常见饮食器,主要为碗、盘两类。此类器物大多胎体粗疏,釉层薄而颜色不够纯正,且外壁多不施釉, 制作亦很粗糙。另一种器形主要为瓶、钵、豆等,此类器物胎体较厚,但质地细腻而有光泽,釉层厚而光洁润泽,色泽纯白,很少杂质。器物常内外施釉。西夏白瓷器的差异,可能反映了它们用途上的不同。结合这些瓷器不同的出土地点推测,前类器物(主要出土于北端建筑遗址的挟屋与厢房)可能是生活常用饮食器。后类器物(主要出土于中心大殿、过殿,殿内有佛像)可能是一种供奉器物,或者为皇室使用……”
根据下缸窑子遗物与西夏王陵和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的直观比对和科技测试分析的结果,其出产器物的用途很清楚,下缸窑子窑址应该是专门烧造西夏宫廷用瓷的窑场之一。
五 小结
通过对下缸窑子窑址的初步调查,笔者认为其遗物时代清晰,应属于西夏时期。经同类器物直观比对和科技成分测试,其遗物与西夏王陵及拜寺口双塔出土器物一致,有助于确定其西夏宫廷用瓷的性质。鉴于西夏对窑业生产的管控,一方面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另一方面产品只能供应官府或者有官爵者,这样的窑场由民间营建的可能性不大,因此笔者认为下缸窑子窑址是一处由西夏官府经营管理、产品主要贡奉宫廷的窑场。鉴于窑址调查的局限性,很难获取翔实的资料及其层位关系,期待正式考古发掘成果修正笔者管见。(执笔、摄影:王建保(中国收藏家协会古陶瓷学术研究委员会) 比对研究:李海东(宁夏博物馆) 米向军(宁夏文史馆) 科技测试:张茂林(景德镇陶瓷大学研究生院) 参与研究:李东 王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