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瓷器瓶式,
有一双宽大的肩膀,
象个有担当的男人,
顶天立地,
它叫,梅瓶。
![](upload/2016-10/16100714395968.jpg)
梅瓶,也称经瓶,
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用途为酒器、花器。
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
因其造型挺秀、俏丽,
被认为是天下第一器型。
![](upload/2016-10/16100714402826.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18536.jpg)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
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品种多样。
宋代各地瓷窑都有烧制梅瓶,
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梅瓶最初用来盛酒或其它液体,
宋时称“经瓶”,
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upload/2016-10/16100714415246.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18836.jpg)
“经瓶”这一名称的由来,
与宋代皇家的经筵制度有关。
所谓经筵,就是皇帝为讲论经史
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每次讲完经后,
作为学生的皇帝要款待老师,
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
所以它又叫“经瓶”。
![](upload/2016-10/16100714495170.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23552.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22923.jpg)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藏
后来,瓶子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文人喜欢用它插花,
由于它的口很小,
与瘦骨嶙峋的梅枝正好相配,
插一枝梅花显得特别雅致,
所以就有了现在的名字“梅瓶”。
![](upload/2016-10/16100714436669.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39753.jpg)
梅瓶的重心在上面,头重脚轻,
却并没有让人看得不舒服。
梅瓶在唐代晚期出现的时候,
曲线没这么圆,上下偏直,
器型略微显得笨拙。
![](upload/2016-10/16100714492078.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44315.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49979.jpg)
历经多个朝代的再设计和再创造,
梅瓶的造型越发优美、挺秀和俏丽。
无论梅瓶的造型怎样变化,
其“上部重大,下部窄细”的
整体造型一直没有被改变,
所改变的只是细节,
如腰线升降、瓶腹大小。
![](upload/2016-10/16100714446276.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53539.jpg)
重心较高的造型容易倾倒,
为了保持瓶体稳定,
工匠们巧妙地将瓶体下部加厚,
致使底足厚重不易碰倒,
保障了它的实用功能。
![](upload/2016-10/16100714451685.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74365.jpg)
绿宝石艺术陶瓷馆藏
“天下第一器型”梅瓶,
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无论造型还是装饰,
其无不表现出中国工匠的才智,
和他们那朴实无华的艺术语言。
![](upload/2016-10/16100714469488.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62308.jpg)
![](upload/2016-10/16100714461129.jpg)
陶瓷最美器型——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