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已经在瓷器上书写帝王年号,但相当少见。明、清两代在瓷器上题写的年号,习惯上称为年号款。年号款自明永乐开始普遍使用,有六字、四字两种。明代年号款最后一字又有“制”和“造”之分,因此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明代:□□年制;□□年造;大明□□年制;大明□□年造。
清代:□□年制;大清□□年制;□□御制等。
对于瓷器上题写的年号款,明清两代都有一些规定。宋以后瓷器制造有官窑、民窑之分。瓷器的形制、装饰、题铭都有严格的区别,对年号款更有限制。如明成化官窑用“大明成化年制”而民窑瓷只用“大明成化年造”。明隆庆、万历官窑瓷均在底面中心青花双重圈内题“大明隆庆年造”和“大明万历年制”等字样,同期民窑瓷款字相同而不加青花双圈。清处康熙、雍正年间,政府曾禁止民窑产品使用年号款。《浮梁县志》载“康熙十六年,邑令张齐仲……禁镇户瓷器书年号及圣贤字迹,以免破残。”由于这在实际上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做到,故不久即解禁。
年号款在题写书体上有篆书和楷书之分。从明朝来看,明永乐年号款全部是篆书(现在已经出土了楷书款的题铭),明宣德、万历瓷中有一小部分是篆书,其它各朝均是楷书款。清代年号款的书体大体上可做这样的概括:
1、 顺治瓷款皆为楷书
2、 康熙、雍正两朝楷书盛行,篆书偶一见之。
3、 乾隆瓷款篆、揩皆有,而篆多于楷。
4、 嘉庆、道光、咸丰、同治篆书盛行,楷书偶一见之。
5、 光绪、宣统两代除仿古瓷外,款字楷书多于篆书。
清中期民窑产品上的篆书年号款,篆字的写法往往不规范,与官窑器写法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