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嵇锡贵口述史——教学育人渐成长






[日期:2015-10-26]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全集嵇锡贵卷》  作者:王文章 郭艺 [字体: ]

 

 
嵇锡贵素描作品

    我就读的景德镇市陶瓷美术技艺学校中专,当时缺乏老师,学校决定让成绩好的学生提前毕业,担任授课老师。我由于成绩优异,就提前一年毕业,成为景德镇市陶瓷美术技艺学校的老师。当时学校认为我的素描基础比较好,经过一段时间的素描专业培训,我正式成为素描老师。

    1959年我担任中专两个班的素描课老师,还有一个班(中艺59三班)的班主任。当时一个班就有三十多个人,两个班加起来有七十多个人,学生有初中生、高中生,也有来自社会上的,所以年纪相差很大,有的同我年纪相仿。他们之间专业水平差异也很大,文化程度也不一致,所以特别难教。刚开始有学生叫我“嵇老师”时我还会吓一跳,后来慢慢习惯了。有些男同学很顽皮,经常会打架,女同学也会吵架,我还要学会做思想工作。学生上素描课时,有的根本不知道铅笔怎么拿,一切都要手把手地教。从最基础的几何模型开始,再画五官、头像,都是石膏模型。每次上课之前,我先把示范作业做好,自己也是很认真地从几何模型画起,凡是换一件写生模型,我都要事先画好示范作品。当班主任要花很多心思,对于我这个还没有长大的老师来说,的确很难适应,学生们的吃喝拉撒都要管,还要摸清每个人的脾气,也正是在工作的磨练中,找逐渐成熟起来,懂得做思想工作,使自己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从学生一下子转变成为一名老师,我自己的压力也很大。毕竟做老师不能误人子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因此,我自己的专业学习更为勤奋。每天除了上素描课,备课画示范作业外,自己也抓紧时间画素描人体,画水彩画,星期天会背上画夹去写生,画水彩风景。由于专业需要,我经常购买相关书籍资料,当时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黄觉民教授的《艺用人体解剖学》,还有苏联画家契斯恰柯夫的《素描教学》等书籍,给我启发很大。那时都是学习苏联的绘画体系,以严谨和写实为要求,我就临摹了大量的苏联的素描作品,边学边琢磨,从不放松对专业的学习。虽然学生水平尚属初级,但我也是很认真地去上课、讲解,素描就是圳练造型能力,有些学生基础差,我要花时间专门辅导,我总是希望我教的学生水平不断提高,这是做老师的主要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如何教好学生上,不让班上学生之间的成绩相差太大,这样我就要找到教学生的方法,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琢磨教学手段。三年的教学让我很有收获,我的专业水平提升很快,同时也充实了很多艺术理论知识,得到学校领导和同学们的好评。1960年我加入中国共青团。 

    我在中专当老师时开始有固定的收入,最初的工资是29.5元,转正后是32.5元。我每月发工资后交15元给母亲负担弟妹生活,剩下的钱就是一个月的伙食费,还要买颜料、笔、墨、纸等,生活很清苦。有时我还存几块钱,看到好的绘画方面的资料书也要买,特别喜欢水彩画图书。美术绘画的训练,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对艺术创作有种强烈的冲动,我深深陶醉在对艺术的追求中,精神的充实淡化了物质贫瘠的艰苦,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确立了自己的事业目标。我知道自己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人似乎也有了奔头,从不因日常生活的艰苦而气馁。在这个阶段,我除了完成教学的任务,也抓紧时间外出写生,画水彩、画速写等,也画素描的示范作业,绘画基本功的扎实训练也为曰后的陶瓷创作打下了基础。

    在平时我尽量想办法弄点坯子画青花,提升自己的技艺,绘制青花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特别喜欢这门技艺,陶瓷烧造产生的变化,让我好奇而痴迷,促使我更愿意钻研技艺。景德镇有得天独厚的制瓷条件,我很容易得到坯子与相关的材料,由于在中专得到过系统的相关技艺的训练,因此我在陶瓷彩绘方面上手很快,扎实的绘画基础让我较快地领悟陶瓷彩绘的技艺。现在我做作品可以得心应手,这与我有扎实的写生基本功和造型能力有关,同时,我的作品更有立体感、虚实感、色彩感,这是同传统的陶瓷彩绘有所区别的地方,也是我的创作能力的体现。传统的师傅教徒弟,是以临摹为主,即便出师以后,也是按照师傅的样子复制,没有自我的创新性。由于我有较好的造型能力,在临摹的阶段就能很快地掌握一些陶瓷彩绘的表现手段,发现该技艺的特点,从而让自己的创造力融入到技艺的表现中。尤其在陶瓷技艺的学习中,我打破传统学艺的模式,各种陶瓷彩绘技艺我都尝试去学,其实只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就比较容易掌握,之后就是训练技艺精通的功夫了,当然这是要靠长期的实践磨砺出来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