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是中国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一,至今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公元一一二七年,宋氏南迁建都临安(即今杭州),宋代朝廷先后在杭州建造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烧制专供朝廷使用的青瓷,产品以香灰胎质、玉色釉质、紫口铁足、珍珠釉泡、冰裂纹片、国器造型六大特色闻名于世。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两处官窑,均为南宋朝廷官家自建,史称南宋官窑。
南宋官窑烧造时间虽然较长,但由于制作材料特殊,工艺复杂难度大,烧成合格率很低,且作品仅供朝廷使用,不得流入民间,所以传世作品稀少。现存南宋官窑传世作品除了散落在国外,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馆、南京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亦是及少量珍藏,即使是一片南宋官窑青瓷碎片,也是十分珍贵。二零一五年四月七日香港苏富比拍卖,一件高度为二十二厘米南宋官窑『八方弦纹盘口瓶』作品,以一点一三八八亿港元成交,可谓是片瓷值千金。
史记
南宋官窑是宋代名窑,宋史有文字记载。元·陶宗仪著《南村辍耕录》引南宋·叶真《坦斋笔衡》对南宋官窑的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余有乌泥窑、余杭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宋史文献中关于南宋官窑的记载,文字虽然不多,但明确了南宋官窑建立的历史背景、烧造时间、烧造地点、烧造制度、窑器称谓、窑口名称、瓷质品格。宋史文献确立了南宋官窑的历史地位。
对南宋官窑烧造的青瓷特征,明史有比较具体的论述。明·曹昭《格古要论》:『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烧者,无纹路。』明·高濂《遵生八笺》:『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明·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对南宋官窑制瓷原料的品质进行了记载:『官窑在凤凰山下,其土紫,姑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咸不及此也。』
明,王士性的《广志绎》对南宋官窑制瓷原料的稀缺性作了记载:『官、哥两窑,宋时烧之凤凰山下,紫口铁脚,今其泥尽,故此物不再得。』
帝谕
南宋官窑是南宋皇帝宋高宗钦定的南宋朝廷官家自建宫廷瓷窑。《宋史·礼志一》记载:『南渡中兴,锐意修复,高宗尝辅臣曰:「晋武平吴之后,上下不知有礼,旋致祸乱。周礼不秉,其何能国。」宋高宗推出兴礼盛国周礼概念,确立了南宋官窑烧造国典礼器的重要作用。对南宋官窑的建立,宋高宗命朝廷官员专门负责,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宋高宗皇帝对宰执下谕:『国有大礼,器用宜称,如郊坛须用陶器,宗庙之器,亦当用古制度等。卿可访求通晓礼器之人,令董其事。寻以命给事中段拂,户部侍郎王铖,内侍王晋锡』。对南宋官窑烧造国典礼器造型式样和制作工艺,宋高宗皇帝有明确要求。《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廿六记载:《丙寅(绍兴十六年,公元二四六年)太常寺奏大礼祭服事,上曰(宋高宗):「朕常考三代礼器,皆有深意,后世非特制作不精,且失其意;朕虽艰难,亦欲改作,渐令复古。」宋高宗确立了南宋官窑崇高的国器地位。
南宋官窑历史、文化、艺术、技艺也深受清乾隆皇帝好评,乾隆皇帝专为南宋官窑作品题诗作词。在南宋官窑葵瓣洗上题:『宣和陶器用功巧,修内督之奄竖伦,设曰葵花喻忠赤,师诚辈岂果其人。』在南宋官窑葵花盘上题:『修内陶秘嚣,官窑异外间,难分建隆代,总从凤凰山,葵式非全赭,冰纹半染殷,倾阳如取譬,切已独思艰。』乾隆皇帝专为南宋官窑作品题诗作词,
直述南宋官窑的史、文、艺、技、意,令世珍恋不已。从宋高宗命南宋朝廷自建官家瓷窑烧造国典礼器到清乾隆帝对南宋官窑的好评,表明古代皇帝对南宋官窑国器的高度重视与追捧。
型造
南宋官窑器型设计遵循宋代朝廷的尊典文化。『尧舜之典』『夏商之礼』是南宋官窑器型设计的重要理念,夏、商、周、汉青铜礼器和玉器造型是南宋官窑器型设计的重要典范,『遵其文,择其器』,器型典礼、造型庄重、型雅寓意,形成南宋官窑国器造型设计文化理念。
南宋官窑作品作为国典礼器,型造参照夏、商、周青铜礼器设计制作,如贯耳瓶、纸槌瓶、直颈瓶、长颈瓶、直口瓶、方口瓶、盘口瓶、琮式瓶、胆式瓶、弦纹瓶、穿带瓶、鼓槌瓶、出戟尊、贯耳尊、鬲式炉、鼎式炉、双耳炉等作品。这些国典瓶器造型,都是以庄重、古朴、典雅、高贵、大气为作品造型设计理念,作品或收口或撇口,或短颈或长颈,或丰肩或溜肩,或直足或圈足,或圆腹或垂腹,充分体现南宋朝廷国典礼器造型的文化艺术内涵。南宋宫廷生活使用的南宋官窑作品,其作品型造根据朝廷『还朴归真』的宫廷文化理忿,在参照汉玉自然形态造型的基础上,采用自然高雅花卉形状进行造型变化设计,如梅瓶、牡丹瓶、菊瓣瓶、海棠瓶、瓜棱瓶、石榴瓶等作品,且每一作品形式多种多样,如洗有葵花洗、葵口洗、牡丹洗、菊花洗、菊瓣洗、菱花洗、蔗段洗、海棠洗等,碗有莲瓣碗、莲花碗、菊瓣碗、梅花碗、葵花碗、葵口碗、斗笠碗等。这些宫廷生活作品既有自然吉祥的形态,又有典雅高贵的宫廷文化生活艺术情趣。
南宋官窑型造追求的是朝廷和宫廷的文化理念与生活需求,可以不计工本进行制作烧造,所以型造不仅要有艺术性,同时追求精致性。国典礼器型造制作要求高,如胆式瓶,上部溜肩,下部垂腹,撇口、细颈、圈足,器型轮廓设计形象柔和、高贵大气,作品造型典雅精致。宫廷生活用器型造制作要求也很高,如牡丹洗和海棠碗,造型由牡丹和海棠的花瓣均匀对称组成,花瓣与花瓣相连处凹凸分明,每一花瓣中心微微向内突进,花瓣边缘先凸后凹与另一花瓣衔接构成一个整体。牡丹洗、海棠碗的口沿婉转起伏,造型精巧别致。南宋官窑国典礼器作品和宫廷生活用器作品,器型设计体现了南宋宫廷器型设计文化理念,使南宋官窑器型设汁理念与民间瓷窑器型设汁制作有很大的区别,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器型设计文化。
瓷料
南宋官窑的器型、胎色、釉色、纹片、紫口铁足、珍珠釉泡等特色,与制瓷原料、原料配方、原料工艺、成型工艺、施釉工艺和烧造工艺密切相关。一九六九年夏,我们对南宋官窑郊坛下遗址进行考察、分析和试验。南宋官窑作品的制作材料主要为紫金上、瓷石、石灰机、瓷土和草木灰。紫金土是一种高铝、低硅、富铁的矿物。瓷石主要有含高钾钠熔物和低钾钠熔物两类:低钾钠熔物瓷石用来制胎,高钾钠熔物瓷石崩来制釉。草木灰用稻草、松木、麦秸、豆秸等植物煅烧配制而成。紫金土、瓷石、石灰石、瓷土和草木灰都是南宋官窑十分重要的制瓷原料,南宋官窑作品特色离不开这些特殊成分组成的制瓷原料。紫金土、瓷土、低钾钠熔物瓷石在南宋官窑青瓷胎体中起到胎体骨架的重要作用,草术灰与高钾钠熔物瓷石、石灰石组成石灰碱釉,达到厚釉和润釉的重要作用。
南宋官窑的制瓷原料紫金土、瓷土、瓷石、石灰石,通过粉碎、淘洗、过滤、陈腐、堆泥、拍泥、揉泥等工艺来进行原料工艺处理。南宋官窑精致的原料处理工艺,使紫金土、瓷土、瓷石成为制瓷精泥料,不但清除原料中的有害物,同时进一步提高原料的成型工艺性能,以满足不同器型的各种成型工艺要求。特别是原料处理工艺中的淘洗工艺,使制胎原料的成型可塑性大大提高,以符合拉坯、印坯、捏坯、粘坯等各种成型丁艺的原料性能要求,增强了薄胎半成品的坯体强度,也有利于刀工利坯、干利坯和湿利坯等等各种修坯工艺的进行。南宋官窑各种制瓷原料的精致淘洗工艺,可以使南宋官窑各种古朴、高雅、精致的器型,在简练造型的基础上,进行精致造型、细致修坯,特别是对制作高难度的细长颈胆式瓶、长颈瓶、小口梅瓶、小口直颈瓶、鼓槌瓶、纸槌瓶、盘口瓶等作品,淘洗工艺十分重要。淘洗后,可进一步提高原料的造型艺术材料性能,同时也使制釉原料中的碱性釉复合材料和铁化合物颗粒变得十分细小,有利于碱性釉料在高温烧造过程中充分进行高温化学反应。
配方
南宋官窑配方是南宋官窑能够烧造出六大特色的关键技术。南宋官窑胎釉料采用紫金土、瓷石、石灰石、瓷土和草木灰等制瓷原料。其中紫金土含有丰富的铁矿物,在南宋官窑制瓷配方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紫金土在胎配方中的配比量高低,可以烧造出不同的深灰胎和浅灰胎。南宋官窑不同的深灰胎和浅灰胎紫金土原料配方,直接影响南宋官窑紫口铁足特征。制胎原料配方中紫金土含量高,胎配方中的铁含量就高,在高温烧造过程中,容易烧造出紫口发暗偏深、铁足偏褐发黑的作品,这是紫料用过头了,所以胎色紫过头了。制胎原料配方中紫金土含量低,胎配方中的铁含量就低,在高温烧造过程中,容易烧造出紫口发灰不紫、铁足偏淡不深的作品,这是紫料用少了,所以胎色太嫩了。紫金土是南宋官窑烧造紫口铁足特征的重要制瓷原料,在南宋官窑制胎配方中,紫金土用量多少直接影响南宋官窑胎色特征。
南宋官窑采用碱釉配方制瓷,瓷石、石灰石和草木灰组成南宋官窑碱釉配方基础。三种制釉原料在配方中的不同含量,是南宋官窑配制不同化学组成石灰碱釉的重要配方技术。在南宋官窑制釉配方中,瓷石用量大,釉的高温黏度就大,烧造中相应提高了高温烧成温度。瓷石用量少,釉的高温黏度小,釉高温流动性就增强,釉质柔润性相应降低。南宋官窑制釉配方中的石灰石含量高低、草木灰中不同植物原料配比及其在釉配方中的含量高低,直接造成南宋官窑烧造出不同的釉色和不同的纹片。试验表明,紫金土经工艺处理,在碱性釉料配方中应用,根据其在碱釉配方中的不同配比量,可以烧造出不同的深青釉色和浅青釉色,也会在高温烧造还原气氛浓度变化中,烧造出不同的灰青釉色和青黄釉色。
技艺
南宋官窑制瓷技艺不但高超,而且细致。原料制作技艺是南宋官窑制瓷技艺中一个十分重要且工序复杂的工艺。制胎原料中的紫金土和瓷石首先采用碓粉工艺,把紫金土和瓷石碓开进行挑选,去除紫金土和瓷石中的杂质,然后再进行反复多次的碓细过筛工艺。黏土首先破碎晒干,去除黏土中的杂质,然后和紫金土粉、瓷石粉分别进行淘洗,淘洗晒干后再次去除三种制胎原料中的杂质。经淘洗沉淀出来的粗颗粒瓷料,经晒干后继续碓粉淘洗制料。三种制胎原料经以上原料制作工序后,分别晒干成为制胎配方原料。制胎原料的堆泥陈腐是必不可少而且重要的制泥工艺。原料堆泥陈腐每过十天就要进行一次外翻内、上翻下的翻泥丁序。原料陈腐后进人踩泥工序。踩泥主要有揉、搓、拍、拉、压、挤、踩等工艺,一方面把泥料中的气泡排出:另一方面增强泥料的成型可塑性,避免瓷泥在成型过程中产生开裂。踩泥工序完成后,制胎泥料才完成成型备泥工序。
南宋官窑成型制作工艺主要有轮制、捏制、模制、塑制、压制以及镶接和粘接等。不同的器型形状和尺寸大小,需要采用不同的颗粒级配泥料来成型,不同的颗粒级配泥料有不同的成型原料水分含量要求。泥料颗粒级配和含水率对成型工艺十分重要,不同的泥料颗粒级配和含水率有不同的干燥速率,不同的器型形状和尺寸大小有不同的干燥速率要求,所以对成型泥料干燥速率要求很高。成型泥料干燥速率直接影响成型技艺以及半成品的收缩变形和干燥开裂。不同的泥料颗粒级配也直接影响南宋官窑的修坯技艺。如南宋官窑的修坯技艺主要有利、刮、磨、削、刻、挖、镂、补等,不同器型采用不同的修坯技艺,同一器型采用多种修坯技艺。如南宋官窑海棠碗的造型,器型有敛口和翻口、凸瓣和凹瓣造型变化,所以修坯采用刻坯、利坯、磨坯和修底坯技艺,共同完成海棠碗半成品的修坯工序。
多次施釉技艺是南宋官窑制瓷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厚釉技艺。厚釉技艺是十分复杂的。施釉技艺中的釉浆浓度和釉料颗粒细度是南宋官窑十分重要的釉料技艺。釉料颗粒细度直接关系到多次施釉技艺,釉浆浓度直接关系到施釉次数,这些施釉技艺直接影响到南宋官窑的釉质。南宋官窑每件作品要通过素烧然后再施釉。每一次的素烧温度不一样。施釉次数根据不同作品釉层厚度要求,有的施釉三次,有的施釉四次。每一次施釉,半成品都要通过素烧,再进行施釉,素烧一次,施釉一次。施釉过程中的半成品,每次吸釉时间要求也不一样。南宋官窑施釉技艺有荡釉、浸釉、涂釉、喷釉、灌釉、沾釉、抹釉、滚轴等。
烧造
南宋官窑采用龙窑烧造青瓷。龙窑长度较长,体积较大。龙窑内各个部位的烧造温度和烧造气氛变化比较大,这是南宋官窑烧造过程中发生多种釉色的重要因素。南宋官窑烧造技艺属于铁离子着色厚釉烧造。在龙窑内还原气氛弱的窑位,釉内三价铁离子就占多数,就烧造出以青黄色为主的釉色;在龙窑内还原气氛强的窑位,釉内二价铁离子占多数,就烧造出以青色为主的釉色,南宋官窑厚里釉原料配方为石灰碱釉配方。石灰碱釉的釉料高温黏度大,在高温烧造过程中釉的流动性较慢。南宋官窑烧造工艺,在高温阶段采用不快速升温的烧造技术,使碱性釉料在这个阶段不发生高温快速流动现象,促使高温釉熔速度缓慢进行,让釉高温化学反应完全。在高温釉面气眼缓慢封闭的过程中,缓慢升温可以促使釉内气泡大小均匀并且稳定。
南宋官窑厚釉技艺使釉层厚度增大,在烧造温度稳定的情况下,厚釉层容易产生未熔石英颗粒体。釉未熔石英颗粒体与高温碱釉钙质析晶体、高温烧造形成的釉内气泡,共同组成厚釉多相体,形成硅酸铁呈色玻璃体。在高温烧造过程中,碱釉中的铁元素形成不同的价数。强还原的烧造强狂下,釉中低价铁占多数,釉色以青色为主;弱还原的烧造情况下,釉中高价铁占多数,釉以青黄色为主,南宋官窑石灰碱釉的高温烧造范围相对较宽。烧造温度从室温至摄氏四百八十度,采用慢升温烧造技艺,充分排除坯釉料中的机械水分。烧造温度达到摄氏四百八十度至摄氏九百五十度时,采用氧化焰烧造技艺,进一步排除坯釉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烧造温度达到摄氏九百五十度至摄氏一千零五十度时,采用强氧化焰烧造技艺,充分排除坯釉料中的碳化物。烧造温度达到摄氏一千零五十度至摄氏一千一百五十度时,采用强还原焰烧造技艺,使釉料中铁化合物中的高价铁转化为低价铁。烧造温度达到摄氏一千一百五十度至摄氏一千二百八十度时,采用强弱还原焰烧造技艺,使釉中的二价铁稳定存在。烧造温度超过摄氏一千二百八十度时,发生过烧现象。南宋官窑开创的厚釉烧造技艺,能够烧造出粉青玉色紫口铁足的冰裂纹青瓷,使南宋官窑釉色和纹片的艺术品质,达到了如玉类冰极其高雅的境界。
釉色
南宋官窑以粉青色最为著名,除了粉青色外,还有深青、浅青、草青、淡青、青白、月白。米黄、草黄、青黄、灰青、灰黄、土黄等釉色。
南宋官窑的釉色与釉内不同价数的铁离子有关。南宋官窑在高温烧造过程中,碱釉内的铁离子分别以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存在: 不同的烧造气氛,使南宋官窑碱釉产生不同价数的铁离子;窑炉内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各自的浓度,决定釉内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在釉内的存在数量。烧造气氛如果是氧化焰,釉内主要是三价铁离子,氧化气氛越浓,釉内三价铁离子就越多。烧造气氛如果是还原焰,釉内主要是二价铁离子,还原气氛越浓'釉内二价铁离子就越多,南宋官窑碱釉分别以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发色,当釉内二价铁离子占多数时,这时釉主要以青色为主,釉内二价铁离子越多,釉色越青越深;如果釉内三价铁离子占多数,这时釉主要以青黄色为主,釉内三价铁离子越多,釉色越黄。
南宋官窑的釉色也与各种制釉原料配比量有直接天系,南宋官窑采用碱釉,釉料中的石灰石配比量与铁化合物配比量对釉呈色特别敏感,这两种制釉原料在釉高温玻化过程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也十分明显。石灰石在高温玻化中容易形成釉玻璃体,铁化合物任这种玻璃体中客易形成硅酸铁。所以在铁釉料中,石灰石和铁化合物的配比量高,能促进釉色向深色发展。
南宋官窑的釉色还与烧造温度商低有直接关系。烧造温度低于摄氏一千一百五十度时,铁离子在釉内的化学反应不够完全,发色比较明显。烧造温度达到摄氏一千二百度以上时,釉进一步熔融,釉色逐渐从淡色向深色发展。在龙窑内,烧造气氛从氧化焰到还原焰发生不同的变化,不同的气氛在不同的窑位存在有浓有淡的变化,南宋官窑釉色也从青黄色到青色发生不同的变化。
紫口铁足
南宋官窑的重要特征『紫口铁足』,自宋至今脍炙人口。明代人曹昭《格古要论》曰:『宋修内司烧者土脉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南宋官窑紫口铁足特征的产生,除了使用含有铁化合物的制瓷原料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索是在烧造后期采用轻还原焰烧成技术,使作品在烧成后期冷却过程中,作品口沿薄釉处容易被二次氧化成紫口特征,作品底部无釉处的胎色闪二次氧化作用氧化为褐色,历史文献记载称为『紫口铁足』。
紫口铁足特征是南宋官窑作品的外在表现。南宋官窑作品出现紫口铁足恃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作品胎釉配方中含铁矿物配比量达到配方要求:厚釉工艺中的釉层在修釉技艺过程中,必须符合釉层工艺要求;烧造工艺中的后期二次氧化与轻还原烧造技艺密切配合;高温烧造过程中的釉流动温度与时间控制。南宋官窑这四个制瓷技艺,使作品具备了烧造成紫口铁足特征的条什。
南宋官窑紫口铁足特征的生产,十分重要的是制瓷原料使用紫金土。南宋官窑紫金土是瓷料,其铁矿物组成中硫化物很少,适合在高温中烧造,在烧造过程中不会起泡,可以用来配制烧造高温瓷的瓷料配方。南宋官窑胎釉配方中的各种制瓷原料,在高温烧造中相互渗透形成胎釉中间层,使胎釉紧密结合。南宋官窑采用富铁紫金土配制胎料,其制成的胎,在薄釉处的口沿能够在二次氧化过程中被二次氧化成紫色,形成紫口。南宋官窑铁足特征和紫口特征一样,含有铁化合物胎体,使胎料在高温烧造后期冷却过程中,无釉处的器物底部被二次氧化形成铁足特征。
紫金土在制胎配方中的含量有高有低,构成了南宋官窑不同的胎色。南宋官窑的各种胎色,根据配方中紫金土含量的高低,以及烧造温度和烧造气氛,能够烧造出不同色调,如灰色、香灰色、深灰色、浅灰色等,与紫口铁足特征共同构成南宋官窑作品古朴的艺术品质。
冰裂纹片
明代高濂对南宋官窑青瓷的纹片有文字记述。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以冰裂鳝血纹为上。』高濂认为南宋官窑青瓷的纹片形态像冰裂,纹片以鳝血纹为上。为此,我们对不同厚度的江冰和湖水进行了破裂试验,发现在外力作用下,不同厚度的冰发生破裂,形成不同形态的纹片,有的像网格,有的像茧丝,有的像蝉翼,有的像叶脉,有的纹片粗大,有的纹片细小。我们把冰的裂纹与南宋官窑青瓷釉面的裂纹相对照,发现两者的纹片形态有很多相似之处,说明古人把南宋官窑青瓷釉面纹片称为『冰裂纹』是有依据的。
南宋官窑青瓷冰裂纹片,由胎釉不同膨胀系数形成,是一种连续性纹片,纹片有出窑时的纹片形态和冷却后的纹片形态两种形式。出窑时的纹片较大,出窑后冷却形成的纹片较细密。冰裂纹的纹片形态主要有网格纹、蝉翼纹、茧丝纹、叶脉纹、蛛网纹、旋拉纹、细碎纹、层叠纹、鳞片纹等。古人说南宋官窑青瓷『以冰裂鳝血纹为上』,其中鳝血纹为出窑后对纹片进行着色而形成,并与后期生成的纹片共同形成『金丝银线』纹片效果。
南宋官窑冰裂纹片的形状也和器型式样、成型技艺有关。简练的南宋官窑瓶器,其主要采用拉坯成型技艺。这种成型技艺构成了坯体的泥料颗粒螺旋排列方向,形成了螺旋方向的高温应变力,烧造出具有螺旋方向的冰裂纹片,称为旋拉纹。螺旋方向冰裂纹片的纹路一般自下而上伸展,螺旋纹路的不同形态也和修坯技艺有关。
珍珠釉泡
南宋官窑在烧造过程中,胎釉高温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有些气体形成南宋官窑釉面气眼,形状如螃蟹在沙滩上爬行留下的小洞眼,称为蟹爪眼。南宋官窑胎釉中的易熔物,在高温烧造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很多气体并没有在釉融熔过程中排出釉面,而是留在釉内形成釉中气泡,形状如河蚌体内的珍珠,闪闪发光,称为南宋官窑珍珠釉泡。
南宋官窑珍珠釉泡是南宋官窑釉质特色。珍珠釉泡的形成由原料配方和工艺决定。南宋官窑胎釉配方比较特殊,含有高钙质易熔物及富铁易熔物。在高温烧造过程中,这些易熔物经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这些气体是形成南宋官窑珍珠釉泡的重要因素。釉料工艺对珍珠釉泡的形成影响很大,釉料硬度高、粗颗粒级配大的釉料工艺,使釉料高温黏度增大,阻止釉内气体排出,形成珍珠釉泡。从烧造技艺的角度分析,南宋官窑的珍珠釉泡形成与烧造制度关系密切。
结语
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南宋官窑遗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被发现以来,我国南宋官窑科学研究工作得以充分开展。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南宋官窑瓷,可以说是国宝之瓷,成为南宋官窑瓷科学研究的器型完整标本。郊坛下南宋官窑遗址出土的瓷片,成为我们对南宋官窑进行科学研究的岩相结构分析标本。从制瓷科学的角度分析郊坛下南宋官窑遗址的制瓷作坊、制瓷原料、制瓷工艺、窑炉结构与烧造工艺,可以说南宋官窑制瓷和民窑制瓷有以下区别:器型设计风格区别;制瓷原料配方区别;制瓷工艺技术区别。南宋朝廷官家垄断了南宋官窑制瓷,可以使南宋官窑制瓷不计工本,只追求南宋官窑瓷的品质符合朝廷需求,这和民窑制瓷追求商品利益最大化,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制瓷理念。
南宋官窑科学艺术文化内涵很深,这里无法进行详细赘述。今天,我们恢复了失传八百年的南宋官窑制瓷技艺,把南宋官窑制瓷技艺十分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弘扬开来,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写于杭州南宋官窑科学艺术研究院
二零一六年初夏
叶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