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自从用火开始,出现了陶器。瓷器的出现,一方面源于陶器的形制、器类、工艺以及装饰,另一方面也继承了玉器、青铜器、漆器的传统。青瓷是中国瓷器诞生最早的形式,并始终是主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色”崇拜,另一方面则源于儒家“比德如玉”的君子文化价值观。
考古发掘证实,我国与汉代瓷窑开始生产青瓷与黑瓷,而以青瓷为主,黑瓷极少,黑瓷多由青瓷窑兼烧,其中以越窑青瓷质量最高。冯先铭在《中国陶瓷》一书中指出:“青瓷与黑瓷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釉料中的氧化铁的含量。含量在百分之三以下的烧成青瓷,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九以上的就可以烧成黑瓷。”青瓷作为瓷器之祖,从其诞生之初至今,经久不衰。
《说文解字》释“青”为会意,从生,从丹,东方色也。青是五色系统中的正色,相对于间色而言。
与阴阳五行相匹配的五色,与五德始终的国运联系起来,象征着国色。《考工记》曰:“画绩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也;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青色表示方位为东方,“青宫”即“东宫”,与“正色”相应的“间色”,亦称“第二次色”,指绀(红青色)、红(浅红色)、缥(淡青色)、紫、流黄(褐黄色)五种由正色混合的颜色。正色与间色成为古代封建社会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不得僭越。
《论语》中记载孔子曾说“红紫不以为亵服”“恶紫之夺朱也”,即是阐明正色与间色的礼制。
国画中“青”的使用非常早,文献中记载可以追溯至商州时代。所使用的金属类青色曰石青,即碱式碳酸铜,包括空青、扁青、曾青、白青、沙青等;植物类青色曰花青,用蓝靛制成。花青色青翠灵活,所谓画家之要色,在国画中普遍使用。专门以青为绘画颜料的画种曰青绿。元末明初时期的陶宗仪《辍耕录》记载绘画十三科,最末一科是“雕青嵌绿”,曾经是宋元院体画的典型。
青瓷的青色作为正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制的体现。同时,其色调及质地的不懈追求,则沿袭了儒家崇尚的玉文化。
在唐代,较之于北方邢窑白瓷的“如银似雪”,南方越窑的胎质细腻,釉层均匀,手感浑厚滋润,所谓“如冰似玉”,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宋代龙泉窑无论是器型还是釉色,与越窑、瓯窑、婺州窑均有直接渊源,尤其是南宋龙泉青瓷,烧成了粉青、梅子青等等青翠娇艳的釉色,充分达到了玉的程度,可谓形神兼备。在形制上,沿袭商州秦汉青铜器及玉器的传统,呈现出崇古之风,典型如宋代哥窑源于商州玉琮的琮式瓶。从五代至南宋兴起的青白瓷,普遍被视作青白玉的替代品。南宋诗人李清照《醉花阴》中“玉枕纱橱”即指色质如青白玉的青白瓷枕;元代大量出现的青白瓷器铭“玉出昆冈”同样体现出视青白瓷如青白玉的观念。
青瓷之青,作为礼仪文化中的正色,同时承载着儒家“比德如玉”的文化理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雅正的主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