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陶瓷大师张明文:一雕一琢总关情






[日期:2010-11-0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字体: ]

随心挥刀锦绣出

  看张明文刻瓷真是一种享受。但见他左手捏住刀具,右手握住小锤,双眼微眯聚焦着瓷器,两只手像弹琵琶那样敏捷,錾头随着轻声的捶击,雨点般地落在洁白如玉的瓷盘上。上墨前分辨不出他所刻何图,惟听刀响咝咝,锤声叮叮,待到敷色上彩,人物、山水、花鸟才跃然盘上、呼之欲出。
  刻瓷,工艺并不复杂:第一步在瓷器上用墨书写或绘画,第二步依据墨稿用钻刀刻画、凿镌,第三步填色即可。这三步,在刻瓷艺人眼中,缺一不可。
  可是,张明文却有了新想法。“照稿刻凿的确失误很少,但是我却常常觉得墨稿会限制我的想像力,让我的作品僵硬呆板,缺乏摄人魂魄的灵动感,能不能摆脱画稿,以刀代笔,直接錾刻呢?”
  刻瓷,不像作画可以涂改,一刀下去即成定局,稍有不慎,前功尽弃。为了实现脱稿刻瓷,张明文开始孜孜不倦地练习把画稿烂记于心,凭忆而刻。
  宝剑锋从磨砺出,张明文终于练就腹藏千稿、挥刀成画的本事,刀刀见笔意,处处有风骨,无稿而刻的本领很快让他在刻瓷界中崭露头角。1980年,机遇再次降临,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人员现场考核选拔,张明文被派往国外进行刻瓷表演。
 “刻瓷还能出国表演?想都没想过啊!但很快就激动不起来了,得准备作品啊。”
   1982年,张明文被派往美国田纳西州参加第十四届世界博览会,在美国一呆就是8个月。关于张明文在美国表演刻瓷的情景,有美国当地报纸这样写道:观众层层叠叠,个个跷足引颈,凝神静视着一个面颊清瘦、两鬓挂霜的中年人的一举一动。只见他在一个洁白如玉的瓷盘上,以娴熟的动作,时而举刀扬锤,时而调色赋彩,随着画面的出现,人们不断发出赞叹,并频频询问译员,“他的画稿在哪里?”“他像一个很好的脑科医生!”……
  张明文娴熟高超的技艺让世界人大开眼界,美国前总统卡特看了他的表演后,称赞他是“真正的艺术家”,美国媒体盛赞他“无与伦比的高超技艺,像脑科医生的手术刀那样准确无误”。由他刻制的420多件作品被抢购一空。博览会结束时,张明文为国家创外汇49900美元,这在当年是一个可观的数额。
  8个月后,张明文载誉而归。爱人常素芳一见他,眼睛就湿润了:张明文脸色苍白,两鬓添霜,好像大病初愈一般。“人家出国回来,满面红光,你咋瘦塌了架?”张明文笑笑说:“你当出国是去享福?每天都从早上十点开馆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闭馆。不过一想到祖国,拼劲就上来了。”

万般技法尽上瓷
 “我从事刻瓷30多年,很是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建树,但有一点我是问心无愧的,那就是为了传承老祖宗这门艺术并发扬光大,我一直没有放弃创新。”张明文谦虚地说。
   刻瓷艺术虽历史悠久,但它使用的器具一直十分单一,艺人们大都使用天然钻石和硬制木材做雕具。为了突破传统器具对雕瓷工艺的局限和制约,张明文在实践中大胆创造了两种刻瓷工具。
  “一个是钻石扁形刀,一个是丁字形刀。有了这两个工具,对线条的把握就能更准确,刻起瓷来,也更得心应手。”
  工具好用了,他就琢磨一些新的刻瓷技法。
 “传统技法有钻刀法、双勾法和刮刀法。”张明文介绍说,钻刀法是用小锤均匀地敲打钢钻刀,使之在瓷器表面形成大小、疏密、深浅不同的点,构成画面或字体。双勾法是用锐利的金刚石刀沿字体或画面的外轮廓刻画。刮刀法是先用双勾法刻出字画轮廓,然后再将双线间的瓷釉刮去,以便填色。
 “刻瓷十分讲究刀法,要既能体现传统书画艺术风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的晶莹光洁,形成独特的效果。为了让刻瓷作品能有更丰富的表现力,我真是没少花精力琢磨新技法。”
  为了增强刻瓷作品大写意画水墨淋漓的效果,张明文从宣纸水墨画中受到启发,他先用湿布擦盘,趁水迹未干作画,然后用细刀刻出水脉,淋漓洇润之趣跃然盘上,被称为“水墨刻法”。为使画面更加丰富持重,张明文先用双勾法刻出人物衣纹线条,然后用钻刻沿线条刻出密集的不规则的冰纹,纹路由聚到散,画面更有层次,连衣饰的质地感、名贵感都被生动地表现出来。这种独特的敷彩方法所达到的效果,是绘画所不能企及的,他命名为“钻刻冰纹敷色法”。
  刻瓷艺术在张明文的刻刀回转之间不断达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境界,他不仅对刻瓷的工具、刀法、着色等进行了大量改进,还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术和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一起灵活运用于刻瓷之中,使刻瓷作品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逐渐走向完善。
  “我老伴不喜欢和我一起出门,她总说我出门的时候不专心,看到什么好东西就往刻瓷上琢磨。”张明文说。
  这话不假,他的许多刻瓷技法就是从平日的游玩中获得灵感的。“泰山顶上两块碑,汉武帝立下的《无字碑》和唐玄宗撰书的《纪泰山铭》碑,一简一繁,对比鲜明,却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分量。我就想啊,能不能在一件器皿上同时显现这两种风格呢?即有丰富的内涵却又不失简约之美。”
  张明文由此创出了瓷面微刻法。1991年,他把《论语》的2万多字刻在一套五头文具上,远看一字没有,近看则字字清晰、满目琳琅,耐人寻味。
  这“微”,有多“微”?比一比,三个小字才一个米粒那么大。陶瓷面滑坚脆,运刀吃力,易于崩缺,字距行距须得一气呵成,若非技艺精湛、气定神闲之人不敢涉及。张明文为了刻这套作品,竟是换了几把花镜,从150度升到了400度,断断续续刻了一个多月,刻得眼睛肿得只剩下一条缝,就这么眯着眼一直刻,后来实在看不清了,被拉去医院检查,并住了一个星期的院。这套作品获得了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
  2002年,61岁的张明文又将刻瓷艺术运用到薄胎瓷上,发明了薄胎瓷刻瓷艺术。他独出心裁,制作了专门的刀具,在一高36.8厘米、壁厚不足1毫米的薄胎瓷瓶上刻作了一幅“史湘云醉卧芍药茵”,红楼梦人物优美各异的形态生动逼真。
   “那滋味,真是如履薄冰啊。普通瓷器差不多3毫米厚,这个薄胎不到1毫米。刻的时候啊,胆颤心惊,恐怕这一刀不用力呢,就刻不出痕迹来,稍一用力就刻破了。”就这样,刻破了三个大瓶之后,张明文终于成功了,而他从此也开创了在薄胎瓷器上刻瓷的先河。
  张明文总说,法无定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都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中不断实践而总结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他深入民间,向民间刻瓷艺人虚心学习,与他们深入探讨刻瓷在艺术上的可建构性,在这期间发表了多篇对刻瓷工艺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
 “刻瓷不应该只有实践经验,还应该从理论上指导实践,我就写了一篇论文,《刻瓷艺术与情理法趣》,对刻瓷的渊源,刻瓷与绘画、篆刻、书法的关系及刀法、着色的运用等等都作了详尽的论述。”张明文还编写了《刻瓷教学大纲》,在全国推广刻瓷技法和刻瓷工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