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我们要辨证看待仿古瓷






[日期:2011-08-03]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佚名 [字体: ]

   当今陶瓷艺术品市场存在这样的误区:谈仿色变,评仿嗤鼻,见仿生怒,恨不能一锤击碎,再踩上一脚。其实这些并非明智之举,对待仿古瓷品,最好还是持唯物辩证态度:对那些以仿充真,牟取暴利者,当然要加以揭露;但对那些标明仿古瓷品,而且由高手制作,工艺精美,则应另眼相看了。

    仿古瓷就是后期模仿前朝的名瓷品种而烧造出来的瓷器。仿古之风,早在宋代就很盛行。自元末明初以来,出现一种有意摹仿前代瓷器的特殊品种,即仿古瓷。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古瓷造型、纹饰、年款等均一一模仿,一丝不苟;二是只模仿造型、纹饰等,但不仿写年款;三是造型、纹饰等皆不模仿,但仿写年款。仿古瓷品历代都有,而且延续数百年至今已成为博物馆珍藏的艺术品。日本箱根美术馆收藏一件官窑瓶,见于《世界陶瓷全集》宋代卷,实为明代景德镇民窑仿官器物。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官窑器物中,原典藏名称为宋代官窑的粉青三层方壶,但从传世官窑器物及窑址发掘情况来看,此件当为明清时期的仿品。如此事例,不胜枚举。而今,我们总不能因为它们是清代仿品而将它们从博物馆清除出去,甚至砸碎吧?殊不知清代仿品至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古董了。

    历史上仿古瓷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四个时期:明代、清代康雍乾三朝、清末至民国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明代仿古瓷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景德镇官窑仿宋代官、哥、汝、定、钧、龙泉等名窑的釉色为主,不重视仿其造型,其中以宣德、成化时期的仿品为多见。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特设“仿古作”,比之明代,瓷器仿古之风更甚,范围包括宋代五大名窑及明代各朝的瓷器。部分仿品因按宫廷旧藏原样仿制,以致真伪难辨。宋代五大名窑仿品,数量较多,且釉色的仿制相当成功。康熙朝仿明代各朝年款几乎无所不至,如“洪武年造”、“永乐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等达十多种,尤以仿写成化款、宣德款多见。品种以青花、五彩、斗彩瓷器为多。

    清末和民国时期仿古瓷大量涌现,品种多样。上至六朝青瓷,下至清末光绪、宣统官窑瓷器,大多有仿。部分仿品水平较高,行家高手也难辨真伪。此时生产的“后挂彩”瓷器尤其值得注意,因其胎是旧的,彩是后来添加上去的,更难鉴识真伪。

    应该说景德镇所生产的各类陶瓷,不论是景德镇当代名家艺术陶瓷,日用瓷,还是陈设瓷、现代瓷还是仿古瓷,从广义上讲都是一种艺术品,一种陶瓷文化,当然也包括陶瓷的传统文化在内,它们无论是大是小,是粗是精都应有它的特性,有它的品位,有它的文化内涵,有它的艺术语言和风格,应该有制作者的匠心、才华及水准,正因为这样,景德镇瓷器(包括仿古瓷)才会人见人爱,流传久远。

    从上述的例子和观点出发,在市场上有条件有选择地收藏一些当代仿古陶瓷,应该也是有意义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