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华先生在上一期的《美术报》发表了反映雕塑界主流意愿的《到了全面提升的时候》一文,有许多正本清源的年度反思,文字不长,值得一读。我与振华多年交友,当年在西子湖畔为了雕塑的会议而畅饮,至今都是笑谈。可是,那次会议之后,雕塑界的会议基本上都将我排除在外,因为,我发出了针对城市雕塑泛滥而提出的“取消城市雕塑”的论调,掀翻了人家的饭碗,所以,雕塑的有关的会议也就不邀请我参加,这也就避免了很多不愉快,至少实现了一个方面的和谐。非常庆幸,我因此而少参加了许多雕塑界的会议,也少生很多气。不过,与雕塑界的很多人仍然是朋友。
这年头,谈很多的学术问题都牵涉到饭碗。因为饭碗的问题,有时候必须绕开一些学术的问题。也有一些好心的人提醒我,这年头,不可太较真——但事事不较真,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孙振华说:“雕塑界在很长一段时间,属于‘牢骚一族’。大家在一起,有太多可以抱怨的事情:雕塑相对不被重视、城市雕塑建设中的长官意志和老板意志、缺乏足够的参与机会和透明公正的评审机制、雕塑市场远远落后于书画市场、缺乏足够理论阵地和艺术批评的气氛……”可以说,雕塑界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既得利益的一族。没有改革开放,哪有你们吃香的喝辣的。还牢骚,“长官意志和老板意志”,“缺乏足够的参与机会和透明公正的评审机制”,在美术界,哪个行业不是不是如此。至于“雕塑市场远远落后于书画市场”,这个事情需要说说,不能得了便宜卖乖。近20年来,有大大小小的属于各级政府的雕塑项目,下到村镇,上到省市以及中央,各地的城市雕塑花费了许多纳税人的钱,也占据了许多重要的公共空间。都是“工程”啊!!“工程”意味着什么?可是,那些书画家,可怜兮兮的靠一平尺多少钱在卖自己的画,能够动用国家资源的也就是国家创作工程,受惠的就是100多位画家而已,几十年不遇。而能够动用国家资源的只是那些为数不多贪官(或者有很多,没有发现),花国家的钱受一些书画反面的贿赂。总体来权衡,雕塑家们不应该再发什么“牢骚”。所以,孙振华说得对——“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共雕塑的机会越来越多,在这个时候,再说雕塑不被重视,显然已经不合适了”。
孙振华说:“中国雕塑到了一个全面提升的时候”,“雕塑界应该更加致力于每个人的提升:观念和视野的提升、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当然,还有许多需要提升的内容。不过,我认为雕塑界需要提升的是是孙振华所说的诸多项目的中的“能力”的提升。就“能力”二字,也有不同的见解。我认为雕塑界的“能力”问题,不是提升,而是恢复。应该恢复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时代,这是中国雕塑近百年来最辉煌的时代。许多都是诠释20世纪经典的个案。
实在不忍心说,当代中国雕塑界已经接近业余的的边缘。雕塑整体水准的下降自然有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可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到罗丹的西方雕塑的辉煌,确实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高峰,而西方在当代的衰落也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中国雕塑百年来西方化的历程,还没有学到家就遇到了观念化,论观念又落后了许多,真正是“积重难返”。客观来说,现在的雕塑界只能说是利用国家资源解决就业和饭碗的问题,很难说雕塑艺术的发展。应该清醒地看到,雕塑在当代社会中独有的优势,在如今无序发展的忽悠雕塑的时代中,确实是美术的其他方面难以攀比的,所以,雕塑家们环顾四周的书画家,应该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