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在带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研究生,他们研究的领域是综合装饰,都安排在了这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上课,我经常要去指点一下。我希望他们能潜下心来研究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工艺,他们大多受书本及国画的影响较深,画瓷时常常直接照样临摹下来。初期阶段可以这样,到了一定时候就要根据工艺和自身对艺术的理解来画。届时,我会根据他们的成品来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我从总体上把握,然后请掌握景德镇民间工艺较好的师傅具体指导一下。我会提前跟工艺师傅们沟通,尽量为学生们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去学习传统陶瓷工艺,同时在艺术风格上为他们把关。这样我既能把握方向性,也能够让学生们自由发展,并且让学生们尽快地掌握景德镇的传统技艺。景德镇的厉害之处正在于民间,技艺通过师徒制传承。不深入民间,不进入其中,就无法真正了解到景德镇的传统陶瓷技艺。
我从事陶瓷艺术就是从民间走出来的,我至今仍在不断地走访景德镇的民间艺人,研究老艺人的作品,向他们请教,慢慢掌握其中的诀窍。景德镇的民间艺术创作比较活跃,很多人关在家里创作,外人看不出来,当你去深入了解的时候,才会发现,很多人都专注于创作。
学院是中西方文化交织的综合体,学生们专门从事传统装饰有一定难度,做西方的陶瓷艺术相对会轻松一些。我也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的,那时候的老师传统功夫很强,要求也很严格。当时认为陶瓷很容易,但上手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容易的,传统的技艺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才能掌握。依我之见,陶瓷教育还是应该更多地走向实践,更多地把景德镇的传统技艺引入教学,把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传播出去,让景德镇丰厚的传统在现代教学中得以更好地体现。
现在和未来
过去是御窑工匠陶瓷艺术,现在是名家陶瓷艺术,因此名家陶瓷艺术的历史并不是很长,目前是从事陶瓷专业最好的时机,只是陶瓷的普及程度不够。景德镇产生的这门艺术渗透性很强,全国各大艺术类院校都有开设陶瓷艺术专业,陶瓷艺术在中国将来的艺术发展中会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艺术瓷从近代以来的浅绛彩开始有了署名,现在叫作名家陶瓷,也叫署名陶瓷,是陶瓷署名的开始。署名陶瓷和名家陶瓷有一点区别,在这个行业里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受过综合训练的人从事陶瓷艺术,这样的作品叫作名家陶瓷,总体来说,包含于署名陶瓷之中。署名陶瓷是个性化的开始,为陶瓷艺术家的创作发挥拓展了空间。从浅绛彩产生到今天也就100多年,历经五六代人,过去是师父带徒弟,后来是中国陶业学堂来培育人才,直至现代,逐步发展出了本科生、研究生的学历教育。不管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否能长足发展,艺术传承都是一个多元化的载体,有师徒形式、学院教育等。毕竟每种艺术类型最终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艺术风格都融化了自己的情感个性,每个人情感个性的不同也造就了艺术的不同面貌。现在再想重复之前时期的作品,也很难做到重复当时的感觉和情感。因为当时的情感欲望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所以控制的情感表现力不同,现在的表现欲望也与当时不一样,这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我现在去模仿自己早期的作品,会发现现在的东西比那时候的要僵化得多,没有当时的灵气。
现在的收藏界对两种陶瓷作品特别感兴趣,一种是王锡良、张松茂等这一代人的艺术作品,另一种是艺术瓷厂那一批老艺人的作品,包括邹国钧、徐焕文、邓肖禹、余文襄、汪以俊等,他们的作品市场认可度上升得也很快,他们的作品放在一起各有风格、各有千秋。现在陶瓷艺术全国化、国际化了,陶瓷艺术的表现力一步步地在发展,所以我们需要看到现代陶瓷艺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在这个方面不停地探索也是为后人提供参考数据。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一个科技发展的时代,一个收藏界发展所需要的时代。整体来讲,我认为中国将进入一个非常理性的艺术品收藏时期。这个时候收藏艺术品是一种投资,就出现有些人开的公司很大,拿出一部分钱买艺术品。最好的艺术品不是最大的,而是最精致的。陶瓷本身是工艺和艺术高度结合的艺术品,这才是艺术品未来的发展道路,我们自己的路也是这样走的。
我曾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是讨论五彩(也称斗彩)到哪里去了,五彩主要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东西,主要是青花斗彩。和康熙年间的斗彩不同,明代的斗彩工艺品也基本上消失了,近代没有经典的东西留存下来。现在的陶瓷艺术领域发展空间很大,使我萌生了尝试斗彩创作的想法,想要超越古人,既需要超越那个历史时期的东西,又要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我这个年龄其实是最佳年龄,不能浪费太多时间,应该去做更多的创作。我有着长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如果这个时期不去运用创造,再过几年年龄大一点,创造力就会减弱。
我认为创作领域自身掌握最好的除了粉彩就是古彩。古人创造的古彩被理解为是图案化的古彩,图案是很机械的东西,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感情,需要机械化地画图案,所以没有太多的情感和文化表现力,因此后来古彩走入了死胡同。现在很多人画古彩也是走进了死胡同,把它当成图案来画。没有了线条的动力,古彩很难画得有生命力,我意识到要改变这种现状。我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发现古彩是一种以绘画为基础、有高度概括特征的艺术形式。古彩属于绘画的一个哲学概念,要经过概括推出来。我们通常从很多现象中可以梳理出一个哲学规律,古彩就是从自然客观规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就如同哲学的提炼过程,有类似的规律。古彩所表现出的丰厚的内容不是直观的,是需要艺术家观察的时候发挥想象,从中发现自然的变化,进而深入思考,通过抽象思考填补很多直观的现象进去,这就是哲学的古彩。
我认为艺术也是有哲学概念的,艺术与哲学的过程是一样的。人从事艺术有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朦胧时期,天赋很好的人可以从事艺术创作;第二个阶段是成熟时期,对自然理解和把握得很好,最终表现在艺术上;第三个阶段是“衰年变法”,类似张大千、黄宾虹、陆俨少等人,这一阶段的东西与前两个阶段是不一样的。从事艺术创作的人至少要经历这三个阶段。“衰年变法”是因为年纪大了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精细地作画,但是可以用当初那种理解去表现作品,可以让欣赏者感觉到画面的拙朴,但仔细看又可以发现其中蕴藏着的哲学意味。我们在欣赏好的艺术品的时候,脑海中会联想出抽象的、丰富的内容,对所看到的艺术作品进行填补和联系,艺术中概括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直观的,但是看完之后会让你不由自主地联想出很多东西。艺术家用艺术的语言将艺术内容抽象出来,但观众可以从中感受到丰富的内容。每个时期的中国艺术精品带给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宋代范宽、李成等人的作品,当我们在不同的年龄去看同一件作品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年轻的时候觉得这样的作品是一种最高境界,上了年纪后再看就会觉得这是一种概念,他们把作品画得无知无欲,没有任何杂念地表现艺术。
近几年,我越来越感觉到除了有公务必须出门,我还是要集中精力多画点东西出来。此外,从粉彩、古彩的创作来讲,陶瓷艺术并不如常人想象的那般可以快速地创作出作品来,一件自画自填的作品是需要创作者花大量时间来完成的。我的艺术作品的突破点也在于自画自填,很多人画完了之后不是自己填色,而是请人填色,这样就无法根据填色的要求来调整艺术效果。他人填出来的颜色不一定符合自己想要的艺术效果。我认为好的陶瓷艺术家一定是自画自填,这是现代陶艺家需要具备的基本艺术修养。许多陶瓷工艺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需要自己身体力行地探索才能够了解。陶瓷艺术家运用的表达手法常常是他人无法探知的,这也造就了他们的陶瓷艺术品的不可仿性。由于工艺有一定的私密性,因此在工艺不外传的情况下,别人很难知道某种工艺运用的材料、技巧,例如在山上找了一块含铁量较高的土块配入釉料,别人就很难了解到这种釉料色彩是如何配制出来的。陶瓷是火的艺术,是表现的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综合的结合体,也反映着艺术家的修养,以及艺术家对材料的表现、对自然理解的高度,这就是陶瓷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复杂的原因。好的艺术品需要艺术家付出心血,陶瓷艺术也需要各个时期的艺术家创作出好的艺术品来推动历史的发展。如果做出来的是普众的艺术品,是大家都能做的、产业化的东西,这个人就不是现代陶瓷艺术家。我不想成为产业化的艺术家,原因有两个:第一,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第二,我不想被金钱所累,我更加尊重艺术。目前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抓住眼前的时机,做一些符合自身艺术追求的作品。
饶晓晴 2014年作品《江山圣灵》
2001年我被授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在此之后,我对东西方两个地域的哲学、文学进行比较,发现世界文化将来走向更高境界的趋势肯定是大一统。因此,陶瓷艺术一定要出有探索性的、有表现力的作品,这是将来陶瓷艺术发展的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