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2019-12/19120211532596.jpg)
古彩瓷瓶《马到成功》 高40厘米 直径23厘米 2011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33242.jpg)
古彩四方镶器《奇峰叠如云端》 高88厘米 宽27厘米 2011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41974.jpg)
![](upload/2019-12/19120211545011.jpg)
古彩四方镶器《奇峰叠如云端》 展开面
![](upload/2019-12/19120211549820.jpg)
粉彩双面瓷板《竹林七贤(上)虎溪三笑(下)》高44.5厘米 宽150厘米 2011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42585.jpg)
粉彩双面瓷板《居易草堂(上)渊明诗韵(下)》高43.5厘米 宽150厘米 2011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58324.jpg)
红绿彩描金瓷瓶《五福临门》 高37厘米 直径23.1厘米 2011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58815.jpg)
古彩四方镶器《举案齐眉》 高88厘米 高27厘米 2011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51834.jpg)
![](upload/2019-12/19120211551087.jpg)
古彩四方镶器《举案齐眉》 展开面
![](upload/2019-12/19120211563699.jpg)
粉彩双面瓷板《高山流水遇知音》 高43.35厘米 宽150厘米 2012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66092.jpg)
色釉粉彩瓷瓶《竹林七贤》 高74厘米 直径34厘米 2012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66391.jpg)
古彩六方镶器《商山四皓》 高78厘米 宽28厘米 2012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77361.jpg)
![](upload/2019-12/19120211572670.jpg)
古彩六方镶器《商山四皓》 展开面
![](upload/2019-12/19120211576223.jpg)
粉彩双面瓷板《高山流水·庐山居易草堂》 高43.5厘米 宽150厘米 2012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78932.jpg)
红绿彩描金瓷瓶《欢天喜地》 高61厘米 直径40厘米 2012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72352.jpg)
金地古彩瓷钵《江山如此多娇》 高34厘米 直径28.5厘米 2013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87202.jpg)
古彩描金瓷瓶《春雨》 高52厘米 直径27厘米 2013年作
![](upload/2019-12/19120211599260.jpg)
古彩描金瓷瓶《春雨》局部
![](upload/2019-12/19120212099887.jpg)
饶晓晴,生于1961年,江西临川人。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现为景镇陶瓷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副所长、总工艺美术师、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工艺美术师,国家二级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第二批人才,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景德镇市政协常委,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杂志社社长。曾多次担任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师及教授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的资格评审委员。
饶晓晴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与研究近40年,作为实践与理论兼长的学术型艺术家,对陶瓷艺术创作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先后策划、主编《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陶瓷艺术作品集》《部所60年》等大型图书,并发表多篇重要专业论文,阐述其对陶瓷艺术创作的感悟与心得。
他的陶瓷艺术创作广泛,涉足粉彩、古彩、高温色釉综合艺术、青花、斗彩诸多领域,注重将工艺性与艺术性、形式美与思想性完美融合,成绩斐然。他的古彩作品构图饱满,笔法沉郁,寓巧于拙,寓美于朴,境界古雅;粉彩作品则构图巧妙,行笔稳健,洒脱秀逸,清新脱俗,别有一番韵致;高温色釉综合艺术作品则将高温色釉与粉彩、古彩等相融合,拍象与具象相结合,气势浑厚,高古苍茫,自然灵动;青花作品则笔调写意,明快流畅,富有韵致……
饶晓晴在扎实的工艺技法基础上,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质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展览奖项,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江西省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同时,他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硕士生导师,在陶瓷艺术教育领域亦颇多建树,为中国陶瓷艺术事业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饶晓晴作品注重文化积淀,抓住线条的表现手法及内在价值,创作出一系列的各种工艺和表现手段的作品,由于景德镇民间蕴藏了丰富的手工艺财富,饶晓晴挖掘了这些工艺和具有艺术魅力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使自己的陶瓷艺术得到了升华,永不停止陶瓷艺术的探索,不断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同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将火的艺术和艺术创作主题相结合,追求完美的艺术表现效果,这些探索使得他的作品呈现“天人合一”的内在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