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陶瓷大师联盟,中国中央电视台,景德镇陶瓷学院联合发起大型公益项目"中国陶瓷艺术家数据库"建设正在录制进行中。数据库将公正的、如实的记录历史,记录时代的艺术精神。通过影音、图文、市场等方式立体地呈现陶瓷艺术家本人为所在时代做出的社会贡献。以便后来人以“史”为鉴。
第一站:景德镇
瓷都景德镇作为数据库录入的第一站,得到了王锡良、周国桢、李菊生、刘远长、张松茂、徐亚凤、戴荣华、蓝国华等老一辈陶瓷艺术家的鼎力支持,拍摄录入十分顺利,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录入花絮:刘远长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陶瓷是中国的历史,我们要学会传播,你们做的事情是件很辛苦的事情,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福祉;这个工程浩大,却利在千秋。记录对陶瓷文化史是必要,好东西丢掉就太可惜了。”
刘远长于1959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毕业后分配在景德镇市雕塑瓷厂从事陶瓷雕塑设计。从设计员做到厂长,一呆就是40年,先后创作了近600百件瓷雕作品。
为了丰富创作源泉,刘远长曾经遍览祖国古代雕塑遗迹。雁北云岗石窟、晋祠泥塑,中原龙门石窟、唐三彩圣地,西北霍去病墓前石刻、秦兵马俑,江南各庙宇佛寺木雕泥塑都留有他的足迹。他细心揣摩,结合瓷雕材质,寻找全新的感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瓷雕语言。
做过雕塑瓷厂厂长的刘远长大师,为景德镇的雕塑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老一辈从事工艺美术的人受过很多罪,其中有时代造成的因素,也有坚持艺术理想的因素。不管过去如何艰难,都过去了,并塑造这辈人坚强的性格和无畏的艺术信仰,他们引领了自解放之后陶瓷工艺美术的方向。(PS:从图片中,你可以看到远长大师眼中的闪烁的泪光,那里面不是伤心,是经历是感触是欣慰。)
央视拍摄组与远长先生、夏和兴先生合影
刘远长大师擅长陶瓷雕塑,注重从生活中提炼题材。他表现手法丰富,塑、刻、捏、镂,得心应手,作品构思严谨,寓情于理,章法洗练,形式多样。能取传统技艺之功,融现代画理之妙,择人物创作为主,传飞禽走兽之神。
做了几十年雕塑的刘远长对雕塑语言有着独特的理解:“所谓雕塑语言,就是用形体来说话,用体积来说话。雕塑没有很多背景,它必须靠自身比较简练的东西,来表现丰富的内容。这是雕塑的局限,也是雕塑的长处。我的创作,一般来说要求简练一点、体积感强一点。”
刘远长先生作品欣赏:
《飞天天女散花》是刘远长的代表作,作品借鉴敦煌石窟壁画,融合圆雕、镂雕、捏雕等各种技法,优美的S造型,使人联想到莫高窟中“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香音仙姬,可谓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刘远长说:“这件作品按道理应该更复杂一点,我将三种雕法结合起来,想做得精细一点,使形体有飞的感觉。要体现飞,主要就是几根飘带,简练的线条,就把雕塑动感表现出来。又有动感,又比较旋,又能站得住,这个取舍是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和反复的修改,最后才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这里运用了雕塑的综合手段和生产的实践经验。”
刘远长大师擅长陶瓷雕塑,兼长城雕、泥塑。作品注重从生活中提炼题材,表现形式集塑、刻、捏、镂于一体,分精雕、意塑二类。他功力扎实,对艺术有良好的悟性。其作品构思严谨,寓情于理,章法洗练,形式多样。能取传统技艺之功,融现代画理之妙,择人物创作为主,概神怪道释、古今传人之全;涉走兽、翎毛,有虎、豹、熊、鸟、雀之神。
1959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
1963年大学本科学历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后,分配在景德镇市雕塑瓷厂从事陶瓷雕塑设计。
1964年创作“扎钢”、“小秋收”参加全国美展。
1969年创作瓷雕“毛主席在井冈山上”。
1977年与曾山东、何水根联合创作大型瓷雕“您办事我放心”。
1978年创作设计大型漆版雕镶嵌。
1979年创作大型瓷雕“牡丹仙子”参加香港的名作展。
1980年创作“飞天天女散花”获景德镇瓷美术百花一等奖。
1981年参加主持和创作“水浒108将”大型瓷雕工程,在新加坡展出时,被誉为“世界瓷雕史上的创举”。
1988年创作“牯牛”并立在庐山牯牛岭街心公园。
1992年他创作的“楚魂”曾获江西大师奖。
1993年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
1996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1997年他创作的“红牛”入选为世界美术家全集,并作为深圳市的礼品送给国家乒乓球队。
1998年创作的“渔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1999年创作的“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1999年,设计了大型(1米5)九龙宝杯被存放在人民大会堂,19寸“飞天天女散花”陈列在中南海,称为国宝。
2001年5月31日,创作19"“飞天天女散花”作为礼品送中南海收藏。
2005年2月18日,上海市经委授予刘远长工艺美术陶瓷工作室为首批“原创设计大师工作室”。
2005年8月24日,在中国第二届礼品设计大赛中,刘远长的作品《福寿富贵》获金奖。
2008年2月,刘远长获“影响上海设计的100个设计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