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逾三十谓之“而立”,艺术的“而立”亦需三十余载。生于陶都的张顺法与紫砂壶结缘三十五年,其紫砂艺术正处于而立之年。
“纵观其作品,有光器之大气,有花器之妖娆,有筋纹之苍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对其作品如是评论。天性认真的张顺法对紫砂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断揣摩紫砂技艺与造型的创新,使他在传承紫砂艺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得传统之精髓,融时代之气息,创新颖之风派”的艺术特色。在处理壶型时他亦喜用线条去表现和装饰。在此次采访中他以自己创作的壶为例,向我们展示了他独具匠心的创新构思和在紫砂壶上灵动的线条之美。
艺立之路
中国瓷网、绿宝石玉瓷网总经理朱东明与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顺法在“润陶苑”。
1976年张顺法进入紫砂工艺厂,跟随师父李碧芳开始了三年的学徒之路。79年就被厂里选派到农村辅导紫砂壶制作技艺,为大浦、张泽、徐舍等乡镇培养了近200多位紫砂学徒,在此期间他还在紫砂工艺厂里带班授艺,辅导更多的年轻人走上紫砂艺术之路。1992年张顺法任生产技术科长,全面负责全厂的手工成型生产技术工作。一步步走来,不论身处在什么岗位张顺法都在紫砂艺术的传承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传承和延续紫砂技艺的同时,张顺法也不忘时时磨练与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从艺三十余年的他仍在不断学习。他说:“三十方立,而学须一生。”也正是由于他有一颗谦虚好学的心,才能忍受学艺的艰辛和寂寞,才能几十年坚守在泥凳前达到今天的艺术成就。
传承之上有创新
艺术需要传承,更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提升。谈到创新,张顺法说:“这并不是随意地拿来这边一个把,那边一个嘴去拼凑起来的,而是需要不失实用功能并用巧妙的构思和科学的技法表现出来,只有兼顾周全不放弃任何一个小细节,既体现出它的气又体现出它的灵秀,这样才能做出一把真正的好壶。”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顺法作品《二泉壶》,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由张顺法创作的二泉壶,以二泉映月为意象,以线条为灵感,结合现代的创作手法,巧妙的用线条将把和嘴连为一体把壶形成一个整体,让壶的造形看起来比较传统,其内在结构和比例又具有现代风格的同时也不失其实用价值。谈及这把壶的创作过程,他滔滔不绝,“做这把壶我可是费了不少心思,从草图到正规图纸再到小样、大样,直至成品,中间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比较满意为止。”这把壶最初做了两把不同的造型,第一把是一个嘴,张顺法并不满意,便思考到为何不尝试下做成两个嘴,于是几经改良终于有了现在的模样。壶的出水也很讲究,不听张顺法亲自道来还真不明白壶嘴出水口和流的结构如何。如何把里面的比例分割出来,并做到倒水时由刚开始的分叉再到合并在一起?如果里面有茶叶时又怎样能通过水冲击的力度把水拉长从而将水流并在一起?这都需要对壶内整体结构和比例选择的很好把握。精益求精的张顺法为了使整个作品与创意和谐统一,他对《二泉壶》的每个细节也进行了巧妙的构思和处理。
无无源之水也无无本之木,当问到他的创作灵感从何而来时,他说:“就是平常生活中长期的点滴积累,在生活中无论去哪里看到什么,比如房子、山水、花草抑或是一个玩具都会想到怎样把它立刻变换成一个造型,或者变换成某种壶形的一个钮。”正是通过这样无时无刻的想,从而让他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宽,也拥有了更多的创新。随便一个物体他都可以拿出一个新样来。当然这也正是由于他对紫砂由衷的喜爱,才会有处处景致皆灵感。
知壶趣 享壶乐
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张顺法作品《雄霸天下》,现收藏于绿宝石艺术陶瓷馆。
懂做壶的人还不是真正爱壶的人,既懂做壶又会享受壶所带来乐趣的人才是真正爱壶之人。张顺法与紫砂壶相伴的三十余年中,紫砂壶早已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早上起来之后,他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泡一壶茶,把自己做的茶壶拿出来养一养,养出光泽再换另一把壶,在使用、把玩中对紫砂壶滋生的感情更使他体会到紫砂的乐趣所在。知壶趣,享壶乐。正是在享受紫砂壶的乐趣中让他不断创新,为壶带来改良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乐趣。
【赏壶】
浪击壶
圆体壶身,口盖相切,如一气呵成。壶身上以线条装饰出浪花纹路,惟妙惟肖,壶嘴、壶把、壶钮彼此呼应,造型别致,皆似飞卷的浪花,动感十足,与壶身浪花相融为一体。三只底足亦为浪花型,稳稳地托住整个壶身。整壶气韵丰沛,有浪击三千之势。
个人简历:
张顺法,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1985年,设计制作的《瓦当》壶获省五新评比优秀奖。
1986年,创作设计的《四方如意》获紫砂厂新品评比三等奖。
1989年,设计制作的《搏击》、《四喜套具》、《珠玉》、《春蕾》、《神韵》等入刊台湾《茶与壶》杂志。
1996年,创作设计的《明泉锦花》获江苏省陶瓷艺术新品三等奖。
2002年,创作设计的《六方牛盖》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精品金奖。
2003年,创作设计的《二泉》获第三届中国工艺精品金奖;
2003年,创作设计的《浪击》获轻工部中国陶协首届铜奖。
2004年,创作设计的《云肩如意》获第七届中国工艺精品铜奖。 (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