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张顺法
张顺法于1957年7月出生在宜兴丁蜀,祖父辈均以陶为业。1976年进宜兴紫砂工艺厂学徒,师从紫砂名家李碧芳,通过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全手工制壶基础。1992年受宜兴市委派到革命老区延安扶贫创办延安新华紫砂陶瓷厂,组建与举办延安紫砂之星艺术展,被延安市聘为“荣誉市民”和终身“技术顾问”。此外,张顺法曾担任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技术科长,负责全厂的生产技术工作;曾于上世纪90年代初被香港“当代紫艺珍品”评为制壶新秀。
张顺法擅长光器、花器、筋纹器,其作品有光器之大气与神韵,有花器之妖娆与雅致,有筋纹器之苍茫与刚劲。作品多次获奖,其中“六方牛盖壶”获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二泉壶”获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浪击壶”获轻工部与中国陶协举办的首届陶艺展铜奖,“茗香壶”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金奖,“雄霸天下壶”获河南省博物馆金奖。
翻开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张顺法的档案,他虽然没有显赫的大师头衔,没有令人称羡的高级职称,但近40年,他在紫砂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也有着值得自豪的丰富的紫砂人生。干紫砂事,谋紫砂业,做好一名紫砂人,这是他的人生追求,也是他近40年来在紫砂路上行走的一个轨迹。
最近,记者专程来到“润陶苑”,采访了张顺法。
记者:19岁那年,你就步入宜兴紫砂工艺厂,拜紫砂名家李碧芳为师。在近40年时间里,紫砂有起有落,风风雨雨,尤其是紫砂低落时,有些人放弃了它,你为什么能在紫砂之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呢?
张顺法:我能一直在紫砂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缘于我对紫砂的热爱,也缘于对紫砂的责任。我从小生长在丁蜀,我的爷爷和父亲都以陶为业,从我拜师学做紫砂壶开始,实际上我的命运就与紫砂连在了一起,把紫砂这门老祖宗留传下来的技艺传下去和发扬光大,就成了我们这些紫砂人的责任。虽说紫砂的兴衰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左右的,但我至少能够为紫砂的兴盛发挥我个人的一份作用。因此,我一直把“做好一名紫砂人”当作是人生的最大追求。紫砂低落时,我该怎么做壶就怎么做壶,从没想过放弃它;紫砂兴盛时,我该怎么做壶还是怎么做壶,从不为利而放弃做人做壶的原则。
记者:在你的紫砂生涯中,有两段特殊的经历,一是下乡带徒授艺,二是去延安帮助别人创办紫砂陶瓷厂,你是怎么看待这两段特殊经历的?
张顺法:无论是下乡带徒授艺,还是到外地去帮助别人创办紫砂陶瓷厂,都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对于个人来说,当然是一门心思搞创作划算。但我认为,我这两段特殊的经历,其收获远远比个人创作几件新品大得多。当时我学艺3年,厂领导找我,要我作为技术骨干到农村去辅导紫砂壶制作。我是紫砂人,理应为紫砂的大业着想,不能只想着个人冒尖出名。于是,我愉快地到农村去了。在大浦、张泽、新庄等地,我一呆就是3年,先后培养艺徒200多人。在农村的3年,我吃了很多苦,也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更多的人学会了制壶技艺,这就是收获。1992年,我作为宜兴扶持革命老区延安的成员之一,前往延安创办“延安新华紫砂陶瓷厂”,为延安的紫砂发展作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这也是一种收获。同时,我被延安市聘为“荣誉市民”和终身“紫砂技术顾问”。这两段经历是我一生难忘的。
记者:若论壶艺,你也挺有特色和成就。一是你坚持全手工制作,其壶手工味浓;二是善于创新,其壶内涵深,立意深远。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张顺法:我钟情于全手工制作,只有用一双手做出各不相同的壶来时,我才能更深地体会到制壶的乐趣,才能更深地领悟到制壶技艺的精髓。至于创新,这是紫砂艺术的生命所在。作为一名紫砂艺人,既要有一手过硬的制壶本领,还要有一手设计、创新的本领,这样才能把紫砂艺术向前推进。就我而言,每年不少于创作两件成功的作品。
记者:你创作的“二泉壶”、“茗香壶”、“雄霸天下壶”等均获得了业界的好评。以“二泉壶”、“茗香壶”为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张顺法:“二泉壶”的特点是造型新,形体美,意味浓。扁圆的壶身温润饱满,壶嘴有两个孔,以点“二泉”之意。倒茶时两孔同时出水,就像两股清泉,流淌出美妙绝伦的“二泉映月”的韵律,最终“二泉”汇成一股水,没有丝毫偏差。“茗香壶”的造型简练,却富有诗情画意。壶钮是一片翻卷的茶叶,与也似茶叶的壶嘴、壶把构成一线,就像茶叶在风中飘曳,透出一股股清香。
记者:应该说捧着这样的壶喝茶,是一种美妙的享受。目前,你无论是年龄、资历还是技艺,你都已是宜兴紫砂界的中坚力量,今后有什么打算?
张顺法:创新,多出精品。我觉得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在创作的“黄金期”,换一句话说,现在正是集几十年的创作经验出精品的时期。因此,我要紧紧抓住这个“黄金期”,创作一批无愧于紫砂、经得起检验的作品。 (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