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陈文增——定窑瓷器声韵美的艺术形成






[日期:2024-10-26] 来源:陈氏定窑  作者:陈文增丛稿·定窑卷 [字体: ]

摘自——《陈文增丛稿·定窑卷(二)》

定窑为中国宋代白瓷集大成者,具有无可比拟的得天独厚的地方优势和工艺优势,因此说定窑拥有自己的艺术特点,这是陶瓷界所公认而毋庸置疑的。特点的产生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成就于定窑陶工的精湛技艺。

声韵美或称音韵美,主要指定窑白瓷盘、碗叩击时所发出的一种别于其它陶瓷的声音。它清丽悠长,波频动听,具有颤动旋逸之美,史称磬声。陶瓷本为土石类原料合成烧制,历经数十小时,1300℃左右高温熔冶,故使土石韵而跃为金石声。

第一节 原料的地方性

任何物质都是有其属性的,自从人们认识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以来,其对属性的认识就愈发广博而深刻。金属类如钢、铁、铜、铝都属金,把它们制作成一种器皿乐器,在使用和敲击过程中,同一属性的物质所拥有的坚硬度不等,故而其声韵美则各有区别。以木为例,梧桐和紫檀均属木,而两者所表现的致密度简直令人不敢相信,而其制成家具入市,其价格更有天壤之别。

定窑地处北部太行山东麓,水质甘淳,土质干而绵,相对地说固态性较强,而液态性较差。而石质则精纯晶脆,硬度大,熔点高。这或说是定窑制瓷的先天条件,是从本质上不同于其他瓷区原料的。我们说定窑风格最根本的应该是原料形成的,至于说造型和装饰,属于工艺美术范畴,经过训练是人人皆可做到的。

定窑原料形成定窑基本特色,拿古定瓷片到灯底下照看,一般不透明或半透明。有人说一件定窑很薄的瓷片在灯下能透光,这是相对而言的,而真正透明瓷器应属景德镇和湖南醴陵等地陶瓷。瓷器透明属于一种特点,各瓷区有各瓷区的地方优势。而透明度对定窑来说则非强项,也决非以其透明而享誉古今的。

定窑原料具有较强的地方性,这是不可逆转的,但当代定窑一些个别原料有时也取决于他处,比如砂石多取于大同。大同砂石,为煤矿采煤时近于上边的一层称砂石,也叫煤矸石。由于现地处定窑附近的曲阳一带虽有煤矿而产量小,砂石也少,故砂石多取于大同,俗称大同砂石。砂石在整个定窑配方中不足轻重,故可随意选择,只要保证主要成分不致更易,定窑风格将永远存在。定窑声韵美的基础,全赖于这些地方原料。假如谁想试一试,把南方景德镇的原料及瓷器配方拿来此用,其成瓷声音同定窑将有很大区别。就是把北方唐山的原料及配方挪来定窑,声韵同样有差异。北方干燥,南方温湿,形成南北双方不同的瓷器风格。北方泥料骨架好而可塑性较差,南方则可塑性强而骨架性差。南方温湿有利于原料自然腐化,因为泥料腐化时间愈长性能愈好,固形成南方成型少纹裂、胎较软绵之特点。北方气候干燥,风化好而腐化差,所制泥料成型多纹裂,而胎质劲健。北方定窑就是在此种情况下形成并选择了自己的优势。物竞天择,适者而生。看来定窑原料的属性就应该围绕自己的特点去发挥。悠长动听的声音,主要来源于原料的地方性。

第二节 成型的把握性

成型是指拉坯成型。在宋代,南北通行拉坯,陶工到什么地方,只要有此一技皆可谋生。宋金战争之始,大批北方定窑艺人被迫南流,使北定南迁,艺人大都于景德镇立足而重操旧业。

盘、碗在宋代定窑生产中,约占总品种的70%以上,在定窑遗址考察,俯首可拾的基本上都是盘、碗的瓷片。定窑拉坯技艺可谓炉火纯青,看定窑盘、碗的器形断面(图1)可知,其成型把握性很强,使器皿的各部位薄厚程度分布得非常合理,以使成为现代陶瓷盘、碗的设计参照。盘、碗底部较薄,依次近足部位较厚,往上渐薄,至口沿处圆收。

定窑瓷片断面(宋)

这个薄厚形式正好符合了乐器“锣”的形式和发音性能,底足部位厚以聚音,以形成较纯厚的音乐底气,然后渐至边口处。至于陶瓷盘、碗的设计要领,并非定窑如此,其他景德镇窑、唐山窑均如此,问题是这种设计形式正应合了叩击声的顺利发出。加之定窑盘、碗的器壁均薄于其他窑口,故形成其音色美的特点。当然,成型器壁并非愈薄声音愈好,而是要求恰到好处。定窑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声韵美形成的另一个原因是成型揉泥。每制器必先揉泥,然后放在轮盘上制作。揉泥过程很重要,要达到泥料按预计要求去成型,首先要把泥揉好。以达到拉坯过程中的理想效果。方法是按照逆时针方向,两手挽泥做顺势揉搓。揉好后按轮盘旋转方向放下,再启动电钮操作,这样泥料在整个器形中的颗粒排列是有严密顺序的,方向是一致的。烧成后发音,也是先由底而后边口,逐渐地有次序地把音释放出来。

揉泥方向同薄厚设计是统一的两个方面,两者谐和形成和强化了定窑盘、碗的发音条件。做陶瓷揉泥最忌讳无方向无方法的乱揉,这样容易造成局部留有死角,不均匀,时有 “泥斑” 产生,操作时不利于成型。即使能成型,待最后烧成瓷也不会有至佳的音色。

施釉,属于成型的后道工序,定窑器皿的声色美与施釉方法和釉水薄厚均有关系。施釉时,右手拇指掐住边口,食指和中指抠住足底进行浸釉,先口后底浸入(图2),顺势抄起沥釉,施釉要诀轻而快,釉面效果薄而匀。

浸釉法施釉

有一则故事,说是旧时有王、李两姓各开一家陶瓷作坊,给朝廷做“瓷钵”(一种戏曲敲击乐器),每两只为一对,要求形状完美,音色清纯、协调。每次送货京城,王家都受到奖赏,李家都受到惩罚。原来李家作的形状都不比王家差,只是声音不和谐。随后李家开始派人到王家暗访,从原料、制坯、入窑等都与王家一样,再烧还是不和谐。最后访到施釉工,王家问李家如何施釉,李家说,用手一只一只浸釉呵,王家说不对,应该是左右手各持一只,同时浸釉,同时出釉,音色才能一致。李家恍然大悟。

陶瓷之道,文化深厚,工艺深奥,潜艺通博,细分有数十道工序。通常说原料是基础,成型是保证,烧成是关键,这是说的几道主要工序,其实陶瓷细分起来,可谓复杂之极。道道工序皆关隘,稍不留心必出差错,稍一疏忽必受其罚。定窑声韵美的建立同此“瓷钵”道理一样,要求每道工序工艺都非常考究。

第三节 烧成的平缓性

烧成为陶瓷生产之最后一道关隘,也是关键工序。凡事于陶瓷生产者,此前每道工序均做到正确无误,而这道工序若出现疏忽,也难逃“全军覆没”之灾,更何谈瓷器声韵美。

声韵美与烧成的关系千丝万缕,密不可分,但根本要领在于烧成曲线的平缓性。即烧成之始,徐徐起火,从室温至1280℃或1300℃,在12至48小时左右结束,使之每个关键温度都能平缓过渡,使低温无炸坯,中温无烟熏,高温无形变,一条曲线顺利完成。停火前要求恒温1——2小时,也是为保证釉面光润、纠正窑体温差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对声韵美的形成有益无碍。

在陶瓷烧成规定的最高限温后,烧成升温曲线是形成陶瓷声韵美的关键步骤,如领兵打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来不得半点急躁和马虎。因焰火过速或过缓,或因窑体内升温过程中温差过大,都可能使陶瓷不可避免地产生欠火或过火,造成一侧烧生一侧烧熟,或上部火大底部火小等弊病。这种瓷器无论如何敲打都不会发出动听的声音。

1994年春,人民日报华闻影视中心来曲阳拍摄定窑恢复发展的艺术片。此片分两集,上集为古定窑概貌,下集为曲阳定瓷有限公司产品及生产情况介绍。其中有一组镜头是摆了八只盘子,按1、2、3、4、5、6、7、¡ 音阶布好,由赵志君导演打击东方红曲子, 为画面伴奏。要不是屏幕上有此镜头,如光听曲子,还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乐器在伴奏。在英国博物馆里有一只定瓷作的横笛,据说为历史上仅有的一只瓷笛。后来我们依样仿制,果然比铜笛、竹笛音色都佳,受到有关音乐专家的赞赏。

从烧成曲线的平缓性领会定窑陶瓷的声韵美,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得到证实,譬如我们平常见到的砖瓦窑,老百姓盖房子选取砖瓦时,都喜欢要一色青砖,存在“火结”或欠火的他们都不选。其办法就是敲击,声音清亮者为佳;声音嘈杂、粗短者不是过火就是烧生。再比如集市上卖盆(瓦盆)老汉,一手拿榆木棒,一手擎盆,轻轻敲击,并自我赞曰:看这花盆烧得好不好,听着声音亮不亮。细听盆声,都是火烧的到家。

其实,凡因火炼烧的东西都存在这方面的原理。可知定窑陶瓷悠扬宏亮之声到袅袅余音不息原离不开这烧火艺术的赋予。

定窑陶瓷声色美的形成,概而言之属于原料、成型、烧成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其中疏忽哪一道工序的工艺处理,都将失于整体效果的臻美。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