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前无古人的为钧瓷树碑立传者——苗锡锦






[日期:2012-03-1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字体: ]

苗锡锦,1930年出生于禹州市神后镇,现任苗家钧窑艺术总监,系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全国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委员、《钧瓷志》及《钧瓷赞歌》主编,曾经参与钧瓷恢复生产的全过程。

1977年冬,苗锡锦在神后镇下白峪发现唐代钧窑遗址,为“钧瓷始于唐”找到了可靠的依据;2000年,在磨街乡发现底部刻有“钧州西吴镇周家造至元七年”字样的钧瓷残器,为“钧瓷盛于宋、发展于金”找到了实物证明;2005年,苗锡锦与山东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刘凯民合作,发现了唐花瓷同后世出现的宋元钧窑系分相乳光釉的源流和传承关系,又为“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找到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在此基础上,1998年8月,由苗锡锦主编的《钧瓷志》出版发行,《钧瓷志》的出版发行石破天惊,迅速在国内陶瓷界掀起了巨大波澜,并确立了苗锡锦在钧瓷行业中的“领军”地位。当然,《钧瓷志》出版发行的背后是这位七旬老人艰辛的付出,他用实物证据和严谨科学的态度打开了探秘神钧宝瓷的大门。

豆绿色的钧瓷香炉与淡蓝色的尴尬

1943年冬天的那场大雪对苗锡锦来说刻骨铭心,他父亲临终前凝望着家徒四壁的小屋,用僵硬的手指着堂屋条几上那件正焚着香烟的豆绿色钧瓷香炉,然后就撒手人寰。用苗锡锦今天的话说,也正是从那一刻起使他永远记住了一种色彩:莹莹玉玉的豆绿色。那种豆绿色映衬着窗外惨白的冬雪,越发在苗锡锦幼小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印记。在那一刻,他猛然间意识到这种绿色就是家中下一顿锅里的粮食,是小弟身上的棉衣,是日后的妻儿……

有位作家说得好:“人的童年大都有一个庄严的结尾,当一件事深深震动你的心,打一个筋斗不能把他忘掉时,你的童年就结束了。”苗锡锦则说:“我的童年严格地说连同少年就是在那场雪里结束的,但钧瓷那种莹莹玉玉的豆绿色却从此在我心灵的原野里扎下了根,没成想现在它居然亭亭玉立了……”

怀着对钧瓷的挚爱,1949年,19岁的苗锡锦经神后区政府介绍,顺利地走进当时刚刚组建的人民工厂(即地方国营瓷厂)。一到人民工厂,所见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红红黄黄的陶土、花花绿绿的颜料、震耳欲聋的马达,还有那炼石成金、奇奇妙妙的炉火,这一切都使出身贫寒的苗锡锦感到空前的充实和亢奋。在工作中,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出色地完成了每一件工作。是年秋天,他便被破格提拔为厂技术组长,并被指派到钧瓷老艺人任坚手下协助工作。任坚是钧瓷界的一代宗师,拥有渊博的陶瓷知识及丰富的经验,并且人品也极好。任坚看苗锡锦聪颖,又能吃苦,就让他帮助抄写有关材料和配制钧瓷釉料。厂里举办技术讲座,任坚就让苗锡锦坐在主席台上做记录,平时一有机会就派苗锡锦到外地陶瓷厂和陶瓷院校学习、交流。1950年,经任坚和厂党委推荐,苗锡锦被派往河南省工业干校学习,也正是这一段的进修学习为苗锡锦撰写《钧瓷志》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有了实践和理论基础,厂党委便决定让苗锡锦着手写一些有关钧瓷研烧进度和钧瓷历史文化方面的文字材料。也巧,在当时正赶上由“配釉大王”郗杰和手拉坯名匠王凤喜合作的手拉40公分《荷花盘》研烧成功;同时,钧瓷作品《双鹤瓶》又获农业部优秀产品金杯奖。因此,厂里便不断接待来自各地视察的领导和外国来宾。然而,由于资料有限,条件不完备,介绍钧瓷文化的材料就显得捉襟见肘。当时,国家轻工业部和省轻工业厅来了几位领导,听取钧瓷生产进度和研烧情况。会议接近尾声时,轻工业部的一位领导忽然说:“我们的钧瓷真是太美了,美出了我的理想,但截止目前我还没有看到过一份像样的文字材料来系统地介绍我们钧瓷产生与发展的全过程,这与钧瓷显赫的地位是极不相符的。同志们,这不能不说是我们遗憾呀!”新西兰作家、国际和平友好协会理事路易·艾黎也当着省领导的面直言不讳地指出:“你们是举瓷之国不知瓷。”此时,作为出生于钧瓷故乡的苗锡锦从骨子里体会到了什么叫尴尬,而这种尴尬却是带颜色的,是几十年总也挥之不去的颜色。1966年,省人民政府指示禹县人民政府组织精干力量,要求3年内写出一部完整的《钧瓷史》。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