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解读中国陶瓷“作伪版图” 神垕镇作伪水平最高






[日期:2010-08-30]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 [字体: ]

景德镇遍地“元青花”
收藏热和作伪热是一对孪生兄弟。历史上伴随着收藏热也掀起了仿造热潮,宋代仿商周青铜器,民国仿明清官窑,但最凶猛的仿造潮就在当下,巨量赝品从全国各地的作坊流入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场。
有人说,文物造假在全国如今已形成一个“作伪版图”,如河南主攻陶瓷、三彩,沪浙一带擅长书画作伪。就拿普及面最广的陶瓷收藏来说,如果摸不清国内陶瓷作伪的基本版图,必定是上当没商量。
福建:高仿建窑的基地
老陈在古玩圈摸爬滚打多年,十分关注作伪技术的发展。在京城一次小范围的收藏聚会上,一向出言谨慎的老陈抓着资深藏家老李的手,诚恳地说:“你老兄买的这批建窑盏都是赝品啊!”敲开盏,果然是新瓷接老底,这批让老李损失惨重的高仿建窑来自福建。
建窑以黑色釉居多,更以奇特的窑变效果闻名于世。上世纪70年代末期,福建的科研机构开始对建窑瓷器进行研究和仿制。后来,建窑所在地——偏僻的闽北小城建阳刮起了一股制建盏的风潮。
“早期的建窑仿品很容易鉴别,因为建盏底足的时代特征很难模仿,宋代的胎土颗粒适中,窑工切削痕迹娴熟流畅,新仿品胎土要么过于细腻,要么过于粗松,人为添加的粗颗粒杂质很明显,切削痕迹拘谨呆板。有时不用看实物,仅凭照片就可分辨。”老陈说。但最近几年,建窑的仿制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最容易让行家打眼的就是新瓷接老底。
《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曾在建阳的一个小作坊内看到,工人正用最原始的手工拉坯方式仿制建盏。1000多年前的宋代工匠就是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出享誉世界的“天目瓷”。作坊角落里散乱地堆放着宋代建盏的底足瓷片。作坊主老张告诉记者:“接底有两种方法,冷接和热接,冷接就是先烧好仿制品,然后沿着釉痕切割,同时将合适的宋代底足切割得严丝合缝,用胶粘牢。热接则是在老的底足上直接安上新的胎土,上釉入窑烧成”。
老张制作的新仿建盏并没有做旧,而且以工艺品的价格出售。但老张承认,这些盏在转过几手后,往往被当作宋代真品,在全国各地的古玩市场里售卖。“我不骗人,只是靠手艺吃饭,但别人要骗人我也管不了。”老张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绿宝石 | 阅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