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尔夫特蓝陶。
或淡如碧空,或深如瀚海,虽同为蓝色,却在素白的陶器上幻化出千百种蓝;或线如刀削,或晕如墨染,千百种蓝色构成了一幅幅精妙绝伦的图案。源自荷兰能工巧匠300多年前对中国青瓷的模仿,“代尔夫特蓝陶”如今已经成为荷兰国宝。人们在赏玩之间,依然能感受到这一别样青花透露出的相似韵味。
日前,记者驱车前往因出产蓝陶而被誉为“欧洲瓷都”的代尔夫特,拜访了荷兰最为著名的皇家代尔夫特蓝陶工厂。
据该厂工作人员亚历山大女士介绍,“皇家代尔夫特”始建于1653年,是17世纪唯一留存至今的蓝陶工厂,依然秉持传统手工方法制作陶器。不过,300多年风雨之间,这座工厂在代尔夫特几经搬迁,最终于1906年迁至如今所在的城南一隅。
穿过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商店和精美绝伦的博物馆,记者首先来到了蓝陶的生产车间。代尔夫特蓝陶的原料选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陶工人将这些黏土用水搅拌后注入事先设计和制造好的模具中,待干燥收缩之后,便获得了最初的陶器。而后,工匠们将会对其进行修理,使其表面光滑、均匀,并将其送入窑中进行初次烧制。
这些陶器而后被交到画师手上。画师安妮克 摩尔介绍说,利用含有氧化钴的黑色颜料,他们会在这些或瓶或罐、或盘或碟上描绘出各种图案。这是整个蓝陶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初次烧制后的陶器结构疏松,表面的孔状结构能在瞬间吸附颜料,画笔一旦有错,便会成为废品。之后,这些陶器将由工人进行上釉,而后再烧制,最终成为一件件精美的成品。
在蓝陶博物馆,亚历山大女士指着博物馆中一排排的画盘说:“由于工艺精湛,出品精美,我们在1919年获得‘皇家’封号。荷兰王室近几十年来每逢重大事件,我们都会制作特殊的画盘,记录下王室的历史。”
虽然荷兰蓝陶源自对中国青瓷的模仿,但还是具有自己的特点,“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是陶器,而中国的青瓷是瓷器。”不过,对于多数普通人而言,最容易分辨出的还是一些器形的不同。最为典型的蓝陶,莫过于郁金香花瓶了:一个如同中国细颈瓶的物件上,细颈处又伸出多个细小的瓶口,每个瓶口可插入郁金香。蓝陶配上郁金香,两样荷兰名物,相得益彰。
尽管“皇家代尔夫特”工厂延存至今不乏偶然因素,但创新无疑是该厂生存的一个要素。除了生产各种器皿之外,该厂还开发出了瓷砖壁画。在他们的博物馆中,就展出了一幅巨型的临摹荷兰大师伦勃朗名作《夜巡》的瓷砖壁画。此外,该厂还正在制作临摹另外一位荷兰巨匠弗美尔的名作《小街》的瓷砖壁画,“整幅瓷砖壁画将达到2.5米高,2米宽,是原作的5倍大小。”画师雷奥 胡特说。
由于工艺复杂、产品精美等原因,“皇家代尔夫特”工厂出品的蓝陶售价不菲,仅仅一个10厘米大小的物件,就要卖到近百欧元。昂贵的售价使得这样的传统工艺品在近年来也面临着市场萎缩的处境。“不过我们还是相信,代尔夫特蓝陶的价值,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亚历山大女士说。(文/潘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