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我的家乡大善,古名善溪,走进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积蕴的古村落,满山满坡的原始陶器碎片和那美轮美奂的越瓷残件,仿佛向人们叙说着一个个古老而又朴实的善德故事;受迪君书记之嘱,闲余之中拜读有关氏族家谱,翻阅各类古今县志文档,造访长者,谛听善溪古事,归纳并录成文稿,以示大家闲息之余共阅读,内有不当之处,望提出指正。』
善溪古事(一)
善溪名称的来历—善德文化之源
古小舜江源自稽东,沿汤浦,经石浦,绕虎门山东流,途径今大善畈从昆仑口汇入曹娥江。每逢霪雨,江水川流而下,汹涌澎拜,惊涛骇浪;然转入小坞虎门山头后,江滩突然开阔里余,江水迂回环绕,流速渐缓,泥沙在这里沉积,水流变得清澈,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可谓“上善若水”。此处古称“善溪”,沿溪村落由此得名。因村中有建于晋代“大善寺”著名古刹,故民间俗称“大善村”。
邻村昆山王氏宗谱记载有当时善溪的地理状况,“尧卿公解组归田,遨游山岳,停车于汇水之上,徘徊四顾,灯峰峙立于后,卮山端拱于前,右潴剡溪之源流,左纳娥江之潮汐,山环水聚。”可见古善溪既连剡溪,又通娥江,山环水聚之处古谓”善地”。道家倡导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故名以”善溪”也属当之无愧。
据善溪黄氏族谱载:“山川明媚,沃野连顷,草木严茂,居民朴讷,有村名大善。或曰剡溪经所径,剡音近善,故名。或曰是村也,善人之所居,故名大善。”借“剡溪”同音取名“善溪”也有可信之处。
善溪村居依山畔水,又视野开阔;宋理学家朱熹尚称之:“可耕可采,善溪福地也!”
善溪山岳连绵峻突,各具形态;溪岸坡地在远古石器时代已是人类汇集之地,越瓷发源于此,古窑址遍布村周;其中禁山东汉晋代三国完整龙窑遗址,被列为201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凤凰山窑址、前山窑址发现的青瓷陶片,其制作水平为古代高端瓷器的典范,善溪古窑吸引着诸多国内和日本、韩国等瓷器专家,怀揣敬仰膜拜之心,前来考察参观。
在善溪,这片有着几千年文化积蕴的土地上,无论从越瓷制作,道法渲染,佛教文化,还是人文地理方面,推崇的是以善为宗,以孝为荣,遵循的是勤劳家政,和谐共处。历经千年变迁犹繁荣发展至今,这就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之道。
从善溪出土的石刀
禁山东晋越窑青瓷
善溪古事(二)
善溪姓氏变迁—善德文化传承
相传古善溪有朱、蔡、闾、卢、赵、孟、丁、方等姓氏居民生活繁衍于此,至今留下诸如朱家道地、闾家台门、方家桥头等旧地名,其中尤以朱氏、蔡氏为大家。从东汉、晋、三国时期禁山古窑址考古发现,多个器皿模具留下了诸多“朱君”、“朱氏制”、“蔡军”、“丁”等姓氏痕迹;也许当时朱、蔡、丁等即是古越瓷器的制作之家。传说朱氏先祖喜善好施、乐于助人,在东凤凰山的上乘寺旁边边尚建有近地独一无二的“三相公殿”;“三相公”为朱氏三兄弟,朱大相公为人谦和善良,博学多才,朱二相公勤劳能干,乐于助人,朱三相公则处事耿直,脾性急躁。在村口土地庙,供奉的土地也是以朱大相公(人称“朱老相公”)为土地神灵;民间传朱氏三相公为玉帝外甥,神通广大,造福百姓;不但庇佑了善溪族人,也照顾“三乡八堡”村民。农历六月十七是朱老相公的诞辰日,每逢这一天,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祈拜,点香焚烛,摆龙舞狮,吃斋念佛,好生热闹。当逢干旱年月,便会请出“三相公”神像,立于庙前,在太阳下晒上一个时辰,然后,会同附近分属三个乡的梅坞、陶岙、昆仑、大山、大善、小坞、上浦、庙基湾八堡村民,抬着三尊神像游堡,俗称“迎菩萨”,以祈求天降甘露。都是有求必应,很是灵验。并且降雨范围均为这八堡之地,引得其他村落羡慕不已。据传清代末年,久旱未雨,连善溪都朝天开裂,眼看庄稼颗粒无收,村民一次求雨不成,无奈之下再次祈求,最后,天降黑雨,说是朱大朱二相公上天求玉帝降雨未被应允,朱三相公情急之下掀翻了玉帝的砚墨之水而致。朱氏三相公造福百姓、乐善好施成为善溪及邻村百姓心中的榜样。
在村中两颗古樟树西侧是古时闾氏家族的聚集之地,古称“闾家”;传闾氏祖先原为将军,武功高强,本姓黎,后隐姓埋名改为闾,居善溪是隐居或另有原因不得而知;闾氏祖先与人为善远近闻名,清代芜野先生记录的善溪十咏《前井灵波》中写道:“闾首悬壶最有名,瓮头担汲浪花清;几令河润及三族,为叶爻占庆大成。”另外,禁山窑址出土的刻有“闾家女子”四字的残瓷,也是闾家在善溪存在的佐证之一。闾门世代习武,代代相传,也不知相传了几代,说是闾氏有位先祖,武艺极高,自认天下无双,在参加始宁(今三界,尚有闾氏村落存在)闾族与其他族人争斗中,被人算计,用捕鱼扎网困住,身负重伤不治,临终前留下遗言:“至吾一代,无愧先祖重托,凡吾后代,以文为旨,以善为宗,万勿习武。”之遗训;从那时候起,闾门子孙禁止习武,至康熙年间,闾门无子,以达郭王氏外甥承继家业,故王氏继承闾家已有300多年历史了。
笔者困惑,从晋唐时期开始,闾氏千载守候善溪,据传,闾氏子孙均不与近地村落通婚,难不成有什么秘而不宣的历史使命?善溪山脉蜿蜒之中且显平顺,自古被看成风水宝地,今群谷之中有座“阳山”,古称“梁山”,山丘土石碎裂,上无古树生长,与傍边山脉格格不入;脚下有“阳山禅寺”遗迹(具体寺名无考),附近有“杨老山”一座,族谱记载为“养老山”,旧时为闾氏家产。难道梁山是晋唐时代某位诸侯王族(或称梁王)的陵墓?闾氏奉命守陵于此,并以养老山作为闾氏生产生活之源?不过,这只是本人推测臆想罢了。
由于历代战乱和时代变迁,家族迁移等原因,古有姓氏包括朱、蔡、丁、闾、赵等均已消失。现居住村民黄氏和虞氏为大家族,以村中间南北向溪沟为分界线,东为黄家,西为虞家。分别建有清代虞家祠堂和黄家祠堂。
黄氏家族为南宋礼部尚书黄度后代,移徙善溪已有800年历史,理学家朱熹是古代堪舆学奠基人,据黄氏族谱记载,朱子当时为黄度门客。黄度(1138-1213),字文叔,号遂初。南宋绍兴新昌人。自幼好学,才思颖敏,文似曾巩。隆兴元年(1163)进士,历任嘉兴知县、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兼国史院编修、礼部尚书等职。为官敢于直谏。黄度晚年,朱子为度公选择墓址,从新昌出发探遍千山,终于在离度公家乡百里之外的善溪西凤凰山寻得一风水宝地,朱子对善溪山水赞叹不已,环顾四周,告诉随行的黄度堂侄黄举一行,“向东一里,善溪福居也”,故举公在扶度公灵柩葬西凤凰山后,即举家迁至善溪,并派族人在黄度墓边的小坞村落户守墓。至今西凤凰山的尚书墓尚存。
虞氏家族为舜帝后裔,祠堂正中额匾上写着“帝胄公裔”四字。虞氏在明成化年间从上虞古邑城迁善溪落户,至今已有近550年历史,;善溪是古代制陶烧瓷的发祥地,虞氏族人始终认为,其先祖舜帝“生于虹漾,耕于历山,陶于河滨”,虹漾、历山均在上虞上浦,历山位于上浦镇西南,传舜帝带领民众驯服野兽,开垦种植,驱象耕田。今上浦象田村名犹在,距善溪不过十余里;舜曾在其家乡附近的剡溪之滨、善溪之地,烧制陶皿。为缅怀、继承先祖之德,在此落户繁衍子孙也在情理之中。
出土瓷片文字记录
虞氏祠堂
梁山远景
善溪古事(三)
善溪山水—善德文化环境
古善溪江面开阔,河水流速缓慢,久之泥沙淤积成滩,滩边芦苇丛生,田间野兽出没其中。溪对岸为上浦沙涂,沿岸有小江至昆仑东西向古道一条,由横向石板铺砌而成,俗称“官路”,想必是古时候马车通行的“国道”吧?!明代已有村民在善溪滩边开垦种植,据虞氏族谱记载,清代曾发起过几次民间自发集资的水利围垦活动,道光年间,佐唐公虞典(上虞县志有传)曾领头汇集乡里首先从善溪取材,用沙土填筑了大善小坞沿村口的堤坝,称“沙塍”。并联合当时的会稽邑小坞里,建起了会稽上虞交界处的“永庆桥”,(又名永亲桥,有会稽上虞永远相亲无间之意)。沙塍的建筑使得地势稍高的几百亩田地不再遭受水灾。有一次已汇集资金准备了人力,计划在石浦与庙基湾之间筑一条防洪堤坝,还在虞家祠堂举行了开工仪式,无奈当时庙基湾和石浦属会稽管辖,善溪称上虞邑十二都,旧时官僚作风严重,官府根本不顾百姓生活,该工程遭到会稽邑的反对,加上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军进攻上虞,以虞典为首的善溪团练在昆仑附近与之交战,虞典阵亡,此事不了了之。看着善溪滩这一肥沃之地,村民一筹莫展,只好靠天吃饭,民间有“十年九无收,三年收成黄狗娶亲都勿愁”的说法。可见当时人们已充分认识到改变善溪所带来的丰厚回报。直到196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发动群众,兴修水利,筑起了石浦埂,从而结束了善溪滩几千亩低洼地绝收的历史,善良朴实的善溪人民丰收不忘回报,成为当时上浦公社的交粮大村,还曾一度把“大善大队”改名为“友谊大队”。
善溪周边山脉连绵起伏,神态峻兀,古时历来被誉为风水宝地,东西两山呈凤飞之势,晋元帝封其为凤山,关于善溪风水之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之后,为确保其子孙帝王万代,派军师刘伯温寻访天下山川,把所有龙脉之祥的风水宝地破坏殆尽。当时,刘伯温自昆仑坐马车沿官路西行经善溪,下车立于上浦沙涂,环顾四周,看到善溪山脉景象,大吃一惊,整个山脉三面呈圆形环绕之势,远眺形似龙椅,最高处石坑天岩宛如一张大旗,高耸于后,下面善溪水面平静如镜,蓝天白云映在其上,这就是天下!转身右侧有金鸡山(今石化厂所在处),左侧有狮子山(今镇政府所处),前左边有虎门(虎门山)长啸,西有凤凰(西凤)展翅,白象(白象山)跪拜,右有东凤飞翔,又见虎头(虎头山)、天犬(眠犬山),竟呈百兽叩首朝拜之祥。入得山谷,豁然开朗,似有大小黄龙顺势而下,一派君临天下之气势,这还了得!于是设法斩断了大小黄龙之头,破了这龙脉风水,而今善溪尚有大黄蛇岭、小黄蛇岭二山,只可惜已是神龙见尾不见首了。
族谱中的清代善溪山水地图
善溪古事(四)
石坑天岩与精舍—善德文化教育
清代乡里儒生芜野先生(虞学伊)写有描绘善溪山水的《善溪十咏》,字里行间表达出对善溪山水“赏之不置,咏之不尽”赞美之情,叹道:胜地自在宇内,人苦日习而不知!
序中这样写道“北道屈曲隐闭,内有大谷,豁然开朗,但见碧落一空,无鄙塞之意,旧有精舍,延师肄业,就学者多出名人。旁有一岩,最高,故称天以名。朝则霞彩逼人,坐玩不厌。”
“奇岩险峻凌清风,日映苔文早见东,遥望松林疑带赤,近分岚雾倏成空。女皇补陷天心顺,畸士探幽峰顶崇。欲得旷怀时一玩,鸡声重喔到帘栊。”从其《天岩朝晖》诗词中可以看出,称天以名的石坑天岩,地势峻伟,风景优美,尤其说到二鸡鸣时出发,登山看日出,霞光照射松林,红彤彤一片,浓雾散去瞬间,让人心旷神怡。
建于脚下的精舍,是当时的学堂所在地,牛在号称“建举书堂”,顾名思义,“延师肄业,就学者多出名人”,这里曾走出过多少位中举的文人雅士。《丰羽云开》咏道:“建举堂开日月高,文星耸立足甄陶。四方屏帐防还密,终日诗书志自慆。闲睡起时威凤跃,芸熏香罢蠹鱼逃。遐思雀兆三公瑞,不让关西第一豪。”相传古时,建举堂出师文人名人辈出,上虞、余姚、慈溪、剡邑、始宁、会稽等地赶来就学者络绎不绝,俨然成了当时的名书院。也不知道建举书堂历经多少年,然石坑精舍建举书堂早已名声远播,前来探访者亦纷拥而至。
虞氏家谱留存的,清代建举书堂授师庠生云璈先生寿诞诗章中,众多举人、贡生、庠生称其为同窗、业师来看,多人曾在精舍就学。建举堂精舍至清代乾隆年间尚存,夫子云璈先生晚年,甲子科举人杨观治《题云璈虞君小照咏二绝》写道:“竹林深处最清华,何羡千红万紫花。聊把青阳炉火煅,一瓯茶熟住仙家。”“兀坐幽篁气自华,观书老眼喜无花,当今世事君知否,应涌黄庭学道家。”
直至清道光二十年,善溪子孙虞嘉泰中了李承霖榜进士后,把坐落在土田山大花园的祖宅捐给本族作为学堂,建举堂才搬迁下来,原址后称为“书堂基地。民国期间,改名为“大善小学校”。据《上虞教育志》记载,“大善称蒿坝乡国民第一堡,大善小学教师1人,学生37人”。地下共产党员柴杰,曾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此开展革命工作,后参加浙东三五支队任虞北区委书记,解放曾后任共青团浙江省委书记。
关于石壁与精舍有这样的一个传说,古时善溪人注重善德教育,以善传教,以德育人,所以多出有用人才。将建举书堂建于山谷之中,石壁之下,一来是给学子们一个清静的读书环境,二来是与石坑天岩的风水有关。天岩壁立二十余丈,地势陡峭,宛如石壁,其顶峰岩石平坦,且中间有个光滑下凹石潭,风水学上称为“天鹅孵蛋”;建精舍于其下,意味着学成之人皆成天鹅,待到“丰羽”之际,“日出”之时,就是展翅高飞之日。
乡里老学究春涛先生在世时讲起过另一个关于石坑天岩的故事。说是石坑脚下之精舍在晋时已有相当名气,当时文人会客欢聚时多有问起学成何处,回答说是“石壁精舍”,所以外界称石坑天岩为“石壁”;而善溪东面也有一山,名“石壁”。传说南北朝时期,有谢公听闻石壁精舍名声,一早从五里外的东山渡江前来,至昆仑船舫上岸,取东道至善溪,问田间劳作老人,石壁精舍何处?因“精舍”与“禁山”音相近,而东面石壁又紧挨禁山,便指向了那里,当时禁山为青瓷制作的重要基地,朝廷明令闲等人不得入内。谢公立于石壁之上,虽草生其间,风景秀美,但不见传闻中的精舍所在。下得山来详细探问,才知道找错地方;好不容易来到石壁精舍已是午后,谢公见到石壁天岩风景,流连忘返,乐于其中,以致于出谷已近黄昏,在回东山路上提笔写下《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一首。“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流传至今。正因为由于探访误入“石壁禁山”者众多,老百姓索性把东面的“石壁”改称为“直壁”。
精舍建举书堂,开堂千年,以善为本,以德育人,孵育出多少名人雅士现已无从查考,然正是这种以善德教育为先的育人方式,所造就的学子人才,才是国家民族真正有用之材,这一教育理念也为当今社会文化教育所推崇。
善溪古事(五)
海螺秋月—善孝与文人胸怀
海螺山又名隆佑山,坐落在善溪西面,秋季来临,山顶烟雾绕扰,远远望去恰如一簇云堆,脚下有一池,风拂芦苇景色秀美,池边常有大雁徘徊,山因形似海螺得名。秋月高照金波荡漾,松柏间有明代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吏部左侍郎董玘之墓,墓道自山脚下拾级而上,数尊石人石兽像庄立两旁;石制庭宇楼阁威严庄重。现今董玘墓尚在,其他设施均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仅剩石猴石犬残件可见。
在《海螺秋月》中,清代芜野先生咏叹:“隆然西峙一云堆,何日乘槎海上来。月沐金波双激射,秋高雁影共徘徊。芊芊有色苔纹露,寂寞无声镜匣开。自昔名人谁复吊,满山松柏独相猜。”诗中描绘海螺山的秋高气爽及月光下山坡池边的壮观景象,同时,流露出对昔日名人董玘墓门前冷清的惋惜之情。
董玘(1483~1546)行彰十六,原名元,字文玉,号中峰。明代浙江会稽人(今上浦镇渔家渡村)。董玘自幼聪颖异常,号称神童;明弘治十八年乙丑(1505)董玘举会试第一,廷试赐一甲第二。以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尝因反对宦官刘瑾,出为成安县令。刘瑾诛,还旧职,后迁礼部左侍郎,摄尚书椽。历任刑部福建司主事、吏部考功司主事,升侍读、补经筵日讲官,左春坊左谕德兼本院侍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教习庶吉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等职,参与编修过<孝宗实录>、<武宗实录>、<睿宗实录>。 董玘严峻刚直,任吏部侍郎时,拒绝一切请托,所以得罪了很多本乡人士。父亲去世后,董玘“请恤典,值效祀,迟月余不得行”。一些平时对董玘心怀不满的人便构陷董玘“有他觊”。董玘因此被削职。三年后才真相大白。嘉靖二十五年(1546)七月,董玘在家乡去世。享年64岁。二十年后,世宗去世。穆宗即位,董玘才被追赠礼部尚书,赐谥文简。董玘博学能文,文章写得庄重典雅,深得西汉文人之精髓。居乡深入简出,不与人交往。即使封疆大吏来造访,也很难见他一面。他敬慕谢安为人,就在这谢安东山再起之东山中峰,卜筑“中峰书院”,前立讲堂,后为藏锦囊邺架之阁,环植名花怪石古松于旁。大书法家、绍兴知府洪珠从学于董玘,并书“中峰书院”四字,四方学子纷纷到此听他讲学,因而被尊称为“中峰先生”。
传董玘因父亲颐庵公去世,本应回乡丁忧,行离位居丧之礼,由于当时天降暴雨,所以迟迟未能前行,一日在朝堂之上,遭到御史胡明善的揭发。虽董玘是朝廷重臣,颇受皇帝青睐,然明世宗推重以孝治天下,闻奏后还是勃然大怒,你董玘出生于善孝之地,却父丧未归,贪图官位,为不孝不忠之人。下令脱去朝服,立斩。待脱去外面朝服后,发现里面穿着麻衣麻衫孝服,于是心软了下来。都察院查证后认为,董玘虽未行丁忧,瞒报朝廷,有违朝纲,然身着孝服行君礼,也算是有忠有孝,于是下诏命以原官致仕归乡。那年董玘49岁。
回乡后创建“中峰书院”,居于东山之上,授业讲学,期盼有一日象谢安一样东山再起。还时常携友来善溪,在精舍建举学堂讲学访友,游遍善溪山水。行至海螺山,发现此处风景秀丽,立于山脊之上,近观善溪水面如镜,镜容天下;远看东山如画,书院隐于其中。于是决定在此修墓,日后他要守在海螺山上,远远眺望着自己的中峰书院。
董玘终究没有等到他东山再起的那一天,嘉靖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董玘去世,终年64岁。民间传,由于皇帝差点一怒之下砍了他的头,回乡时赐予金头一个,去世时家人把金头陪葬,为防止盗墓人偷窥,出殡时同时从渔家渡抬出了十八具棺椁,向各个地方分散。不过,《董玘传》、《上虞县志》等众多文史资料记载,董玘墓在善溪海螺山确证无疑。
董玘,这位才华横溢,为官清正,刚直不阿的明代大家,竟被以不孝之名去官还乡,他意在去世后葬善溪这善孝之地,不能不说是对那些诬他不孝之人的一次嘲讽吧。
董氏族谱中的董玘像
善溪古事(六)
庄湖夕照—道教文化与善德传承
西庄山是位于善溪东面的一座小山丘,山脚下有西庄湖,湖边有小溪,称“洗药溪”。“一渠清碧傍仙丘,逸兴移时夕影浮。草岸生风徐拂栏,鱼竿带路细牵舟。松下宿鹤声犹亮,芦下归鸿乐更稠。无虑晷沉嫌画短,西山明月早如钩。”芜野先生的《庄湖夕照》记录了当时西庄湖晚霞下的秀美景色。
真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西庄山是古时葛仙翁隐居炼丹的地方,由于仙翁常年在此山中岩石上捣药碎丹,日积月累,岩石上留下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石窟。据明《万历志》记载:“葛仙翁尚隐居此,有石窟如臼者五,小者容一二升,大者容斗。山足有三石,鼎足而立,曰銚架石。道旁石板有马蹄迹,中有泉不竭。山下有洗药溪,水底石如丹砂。”旧《浙江通志》也有关于洗药溪的详细记述:“葛仙翁尝涤药于此,水底石如碎丹砂,流去复生,他水皆受秽,惟此溪澄澈,纤尘不栖,亦一异也。”
葛仙翁名葛玄,字孝先,号仙翁,吴丹阳郡句容县人,三国时期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被尊称为“葛天师”。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编撰有《灵宝经诰》,精上清,灵宝等道家真经。是葛仙(葛洪)的从祖。葛玄喜好遨游山川,年少时,其父葛焉曾任山阴县令,玄随父同行,游于善溪,但见小舜江水汇流于西庄湖畔,又见湖后厄山环拱,道教讲究的是“山环水绕必有气,万物因气而兴盛。”于是,就在西庄山搭庐隐居、炼丹,并研究灵宝真经。曾一时,特别唐会昌时代,禁佛尊道后,道教文化在善溪一带盛行。时至今日,细探善溪的善德文化内涵,其中不乏道教的成分。
而今,洗药溪因兴修水利已改为排涝埂河,再也难觅踪影。西庄山和西庄湖依然静静等待着我们去找寻仙翁当年的足迹。
善溪古事(七)
十九库银—勤善得报
在西庄山的旁边,有一座称为“十九库银”的小山,关于这座奇怪山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财神统管天下所有金银财宝,在善溪东面山坡建有十九座金库,并派手下小神(民间俗称藏神菩萨)负责管理,定期在天亮前晒晒珍宝,让其沾沾仙露,放养金鸡、金鸭,然后,由散财童子(民间称利市财神)负责分配给天下有福之人。
清代,善溪村有一位长者,后人称“毡帽太公”,为人善良淳厚,勤劳朴实,乐于助人,起早贪黑为家人操劳。说是有一天,天还未亮,抹黑前行,去十五里外的蒿坝市场卖鹅,以换取生活必需品。路经十九库银,忽见山边有银光异彩,耳闻鸡鸭欢叫;心想道:谁比我还勤,这么早来放鸭子了。于是上前一探究竟。发现遍地珍宝,散发着光芒,金鸡金鸭正欢快地啄着岩石,啄得岩石留下一个个石窟,啄下的石子瞬间变成了金子,看得他目瞪口呆,正疑惑之时,旁边走来一位老人,告诉他说:“我在此晒财多少年了,从未见过贪黑路过之人,看你为人善良,又这么勤劳,你要多少金银就自己拿吧。”于是,毡帽太公顺手摘下头上戴的乌毡帽,装了一帽财宝而归。回到家中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妻子,妻子责怪他为什么不多拿点,毡帽太公说:“做人不可贪得无厌,本是上天给我勤劳之报,怎能多拿!”见丈夫这样说,妻子偷偷派儿子挑着箩筐匆匆赶去,财宝早已不见踪影。据说毡帽太公用这些银两造起的三间大楼至今还在。
十九库银邻近大山村,有户虞姓人家,夜里梦见一老者向他借晒稻谷用的竹垫,尽管旧时农具算得上是家中较值钱的财产,他还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等到天快亮时,老者来归还竹垫,说是不小心把竹垫弄破了一个洞,他也只是客气地说:“没关系的,我有空修一下好了。”这时,他从梦中惊醒,半梦半醒地想,夜里没有阳光,借竹垫能晒什么?起床后疑惑地打开竹垫,发现的确破了一个洞,再展开,从里面滚出一只金元宝来,哈哈,大概是财神爷补偿给他修垫子的费用吧。
十九库银这两个传说在善溪老一辈口中传得神乎其神,都能指名道姓说出当事人是谁。笔者看来,这本是善溪人用以教育后人,为人要善良、朴实、勤劳,不可贪得无厌的一种方法而已。以善德育人的善溪人,居善地,心善源,推崇助人为乐,就像虞氏不吝惜于家里珍贵的东西,来帮助需要的人,最后勤善终得回报。
善溪古事(八)
石壁风度—善即是福
石壁又称直壁,清代芜野公这样描述其景:“西庄山与大山相连,有壁十余丈,介文似鲤草生其间,风动花香,景象最美。”诗赞:“壁碎鳞文砌不如,青青芳苔锦屏舒。声传鸟语幽深里,风动花香偏反初。粉蝶舞来争月晓,山禽掠去爱云疏。试看苔迹询千载,好映苍穹秘府书。”笔者掠奇,三探山谷,找寻石壁及鳞文天书,无奈柴草丛生,已无诗中苔迹,倒是听听其中故事,也蛮有一番深意。
在石壁下面有谷沟幽深似洞,称乌龟洞。洞下亦有大小两山包,神似乌龟。其中小山包在兴修友谊水库时被挖土搬移,现仅剩大龟尚在,远远望去龟头、龟身,龟尾形态逼真,似在缓缓爬行。据传此处为善溪又一风水宝地,名曰“双龟驮碑”。(想来山下双龟驮着石壁也蛮神似)。说起来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是清末年间,邻村有位猎户,常在西庄山一带打猎,一年天降大雪,覆地三尺,打猎越过石壁,发现石壁之上雾气腾腾,竟不积寸雪,迷惑之时,遇见一老者,手持拂尘,仙风道骨,精神抖擞,上前讨教,老先生告诉他,此地乃风水宝地,有福之人葬之可子孙享福。问何谓有福之人;答曰:善即是福。说完就消失在茫茫大雪之中。猎人心想此地可留作我身后之用,刚好家中喜添孙儿,便取名“善福”。猎人去世后就在石壁顶上建了墓穴,不想几年后某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灵柩竟无故被拖出墓穴之外,家人得知后,重新安葬入内,不日又见雷电,再次拖出,等到第三次拖出后,棺木都散了,家人只好另葬他处,传是因为猎人生前以猎取生灵讨生活,算是非善无福之人。
善即是福,这就是善溪人善德教育的理念和信仰,也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神似的大乌龟山
善溪古事(九)
前井灵液—弘扬孝德
善溪村虞家祠堂东面有千年古井和洗涤池塘,称“前池头”,前井历史悠久,传为闾族先人所掘,泉脉终年不绝,清澈见底,夏季喝之甘味凉爽,冬季用之舒适温润。井塘近在咫尺,而水却互不通连,偶遇暴雨连连,善溪水上涨至池岸,塘水溢出,井口仍冒清泉,泾渭分明。多少年来,前井惠及三族,传有一年大旱,邻村各堡井水干涸,连曹娥江也断流开裂,唯有前井泉源不减,天还未明,从邻村各堡赶来汲水村民,队伍一直排到村口沙塍。前井的建造,历代被善良的善溪人视为善举榜样。芜野先生的《前井灵波》诗赞:“闾首悬壶最有名,翁头担汲浪花清。几令河润及三族,为叶爻与庆大成。旱水不滋泥土味,涝时偏别渡潮明。皎皎如月常无溢,祖庙烝尝荐寸减。”
前井两侧有树龄达500载的古樟两棵,井头上侧原建有崇九公孝女大姑冢,后因村镇建设改造需要而迁移。说起前井孝冢,虞氏族谱记载着这样一则感人的孝女故事。清嘉庆年间,崇九公长女大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只因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大姑服侍母亲,不辞辛劳,父母亲友多次劝其择婿出嫁,均回答万事孝为先,待母亲病愈即嫁。可母亲病情时好时坏,婚事也一拖再拖,直到嘉庆三年,大姑已成了一个二十六岁的大龄剩女,母亲以死相逼,万般无奈才同意出嫁。四方听闻大姑孝行,求亲挽媒者络绎不绝,最后选定了荐桥王家,正当王家准备迎亲之时,母亲突然病情加重,大姑昼夜不懈侍汤奉药,衣不解带在床前服侍,可叹母亲病重,终回天无力而离世。大姑伤心欲绝,整日以泪洗面,伤心过度,加上长期服侍母亲积劳成疾,也于20天后离开了人世间。善溪人为她的孝行所感动,为教育子孙后代以孝为本,弘扬孝德精神,尊敬行孝之人,于嘉庆三年在井前上方建了一座孝女墓,但凡有人来前井挑水饮泉,必自主低头叩拜,所以,前井又称“敬井”。更甚的是人们在民国初修理前井时,在井底部铺砌了一块孝字墓碑,从此凡前井饮水之人,低头便见孝,思孝,可谓“饮孝水,存孝心,行孝义。”至今探之尚能见上面字样。善溪人都说,喝了前井水,都会变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不信你试试。
重孝,传孝,行孝为中华美德,善溪百姓立孝为饮水之源,时刻想着以孝为先,以孝为天,这种把墓铭铺于井底的宣孝手法,闻所未闻,可见善溪人尊孝、育孝已深得人心,算是渗透到骨子里了。
善溪古事(十)
义九公遇仙记—善报宣传
在善溪,说起古时候的“老虎太公”和他遇仙故事无人不晓。清代虞氏族谱《义九公传》中详细记述了义九公遇仙的轶事。义九公,名晓旵,字启云,行义九,生于乾隆二十八年,道光辛丑年继为虞氏族长,他容仪仁厚,言行平和,生活俭朴,勤俭持家,时常教育家人要为人诚实,而不浮华。遇到族中任何纠纷,出面调解,秉公而无私,自己有时偶遇与人争触,一定忍耐而先三思,常以三常五伦,善孝德行劝诫大家,是公认的仁人君子。当时善溪山上猛虎作乱,害死人蓄不计其数。一日义九公独自上山砍柴,忽然出现二只老虎,顿时吓得惊慌失措,想躲已无处可躲,欲逃也腿软无力。其中一只老虎猛扑上来,准备噬咬他,正在危急之际,云霞间出现了一位神仙,喝住老虎说:“这位老者,乐善好施,积德行仁,是为善人,你等畜生不得触犯,理当回避。”老虎听后立即放下义九公,并行三叩三俯礼后离去。待义九公从慌乱中回过神来,云端仙人已不知去向,于是他跪下叩拜天地,感谢山神解救之恩,下山回家。
消息传开,村人都啧啧称奇,并效仿他做善事,积善德,村中行善积德蔚然成风。从此大家都尊称义九公为“老虎太公”。“老虎太公”嘱咐家人,训谕儿孙:“居世为人,务必忠厚善良,必有好报。我今得神仙呵护保佑,不然必遭虎灾,怎能完好无损地回来和你们相聚呢!”“老虎太公”一直活到87岁,晚年还得到朝廷赏赐的长寿锦带。
我们这里且不论老虎太公遇仙是真是假,这也许是善溪先人善德教育子孙的一种方式,灌输给子孙后代一种“居世为人,宣忠厚善良,好人必有好报”的儒教思想。(王兆铨2017.12.18于善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