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们所见到的紫砂茶壶,不论是好的差的、新的老的,它都要通过一个完整的生产工艺过程才能完成,即原料、制作及烧成这三个主要环节。烧造茗壶的窑炉、窑具、燃料的沿革,对全面认识研究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特别是对紫砂历史作品的认定研究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大彬如意壶
吴经提梁壶
紫砂壶一开始是偶有所作,故只能附于陶缸、瓮等釉陶一起烧成的,我们所见早期紫砂器的表面多会带有釉泪痕,如无锡文管会的“大彬如意壶”,南京市文管会的 “吴经提梁壶”可作鉴证。2006年南京博物院与宜兴文化局在蜀山西、北麓多座紫砂窑原窑址作了考古发掘,在明代断层中也见到了紫砂窑里兼烧少量小件之釉陶产品的残片(详情待发掘报告的正式发表)。根据发掘可以证实其中“品胜窑”自明代中期开始烧造直至1959年春停烧后自毁。
下面对“品胜窑”的烧造作些解剖:
龙窑外观形状
龙窑结构示意
品胜窑卧于蜀山西麓长70米,窑身内径高2.6米低处2米,宽2.2米。窑背拱高0.60米,(其它紫砂窑也有40米、30米的,也有用黄石垒起高坡的)(如上袁村的紫砂窑)下面称“窑炉头”,最上面出烟处称“窑稍头”,有“窑身”、“窑肩”、“窑背”,窑背上有鳞眼洞(投柴料的孔)。整个窑有四个“窑户口”(进入窑身内装、开窑的门户),分为13“股”半,每“股”为四“甲”,计58“甲”,即58对鳞眼,每甲竖装六“臼”掇罐(匣钵),每“臼”高度平均为12只左右,计72只“一甲”,(掇罐圆径为55公分,高度按茶壶高度定几种尺寸装瓶的叫“高头”,装水平茶壶的叫“匹只”,如蒸笼状)。
是把茶壶套在掇罐里、掇罐叠起来装在龙窑里。整个窑装满要近3000只掇罐,若以平均每只掇罐套装9把茶壶计算烧一窑要26000多件大小各类的茶壶,以往绝大多数是农村使用或茶店使用的一般性大路货。高档壶比例极小。
凡紫砂窑均以茅柴作燃料(无茅柴时偶以麦杆代用),绝非松枝烧造。(现在很多书籍把釉陶窑误为紫砂窑)
品胜窑的烧成温度现在约估计当时应为1180℃左右,温差较大。烧成时间:“煝炉头”,以松树椿头烧,一整夜12小时,一般天亮时开始上窑背开第一第二对鳞眼洞同时四只眼烧(原先凡鳞眼全封闭着),为加强火力也会用松树烧,第三第四对也是同时烧,烧到窑里发红才开始交叉着四只眼烧茅柴向上轮烧,大约到第十对鳞眼时可以一对鳞眼投柴烧,再由下往上一对一对鳞眼转换。(凡烧过后仍旧封上)正常的话到第二天中午可烧到窑稍头(下面烧的时间相对长,上面烧的时间相对短)称“落山”了即熄火,前后计30多个小时。一年中是8月里为最佳烧窑期,因天好柴也好坯也好。烧成时温度的掌握,全凭看火“大师傅”的经验,因为一年四季的季节,白天到夜里,天气的阴晴,风、雨、雪对窑中火光多有变故,非多年经验不能掌握,烧窑工需与看火师傅密切配合,使各部位的温度均能够到位。成败全在此举,是最关键的一关。
据了解凡紫砂窑多没有建窑棚遮雨,烧窑时若碰上大的阵雨就非常麻烦,有时只能熄火,等天气好了重烧,这样肯定影响产品的质量又增加了燃料的成本。露背窑只在里面装有掇罐时,窑背上才盖上“芦菲”。(芦苇制成的2.73米的遮雨蓬片,船上也有应用。)直到1956年冬天“品胜窑”才造了窑棚。
烧成作业的过程:
窑里装的掇罐,是把二只坯掇罐装在每“臼”窑的最上面,把将要淘汰的放在最下面,叫“当脚”,可以在边上作些支撑,这样一边淘汰一边补充。
窑里烧过出来的掇罐要重新拼合叫“削掇罐”,开裂的掇罐用竹篾箍好、扎好,缝道里以紫砂泥补好,用收缩很小的“白土”糊好,不能存一点点透漏,否则烧成时火透进去里面装的茶壶就惹火变色成次品(现在的理念成窑变)。削好的掇罐里装坯件,要尽量装满,节省“窑清费”。故茶壶里面多套进玩偶小雕塑,边上空隙处装上砚台小盘子。以上工序是在厂房里完成,装窑师傅是最高技术师傅,依1956年计工资,装窑师傅每工18元,挑窑担每工2.8元,套坯每工2.2元,小工每工1.5元。(每工多有标准的工作量定额)在有25度斜面(窑底)把一个个并不太规正的掇罐叠起来很有本领,2.6米高,要站在高低脚专用凳上举上去。因烧成1180度时,稍有倾斜就会倒掉,非但本身还会伤及两旁。窑装好后,掇罐上下之间有缝还要涂沙,即上下每只盒钵间都要用黄沙涂好封闭。烧成后开窑时用竹篾箍把开裂的掇罐箍好搬下挑到厂房把里面把茶壶等拿出来,理划等级后到店里出售,掇罐等待削理。
整条窑烧成最佳的部位在4“户口”向上的18甲窑(即最最上面高处的一段,直接烧的时间很短),它的温度是靠下面烧成时供给的,是间接的温度,正品率特高,一般是由最有实力的窑户包下来烧的。(紫砂窑很少由一个窑户包烧一窑,窑座是私人所有,烧窑时大、小窑户拼起来烧,实力大的多装几甲,小窑户也有2人拼装一“甲”窑的。费用交窑座主,由他采办柴草及用工。中段还是较好的,下段相对差了好多,要靠天好、柴好、各道工序操作好,才会有正品,下面“炉头”向上的八甲窑基本是次品,“窑清”(所付烧窑费)也要便宜得多。
下面说说中段窑每一甲里(实际上为一个单元)烧成优劣的情况:二个鳞眼中间为一甲,一甲分上下2排,每平排3“臼” 掇罐计6幢 ,因一对鳞眼管烧2排故6“臼”多有名称:上一排中间““臼”名明堵,这“臼”最好,二旁叫“起皮”第二好,下面一排中间叫“暗堵”第三好,二旁“满火”是直接接受柴烧的主要部位,次品为主,再以竖里论好坏见图。所以只有大窑户占有优利窑段才会有条件烧高档紫砂壶,烧时要特别的小心,并不是现在一般想像的龙窑里就烧出了高档紫砂壶。
1955年自从成立合作社起还是沿用“品胜窑”烧成,1957年紫砂厂由此窑附近蜀山南街搬到河西现紫砂厂址,但龙窑没有停烧。1959年上半年大跃进后,山区茅柴没有,引来“工业抗旱”,工人上山去砍茅柴,另外原合新厂(生产釉罐头的厂)合并在紫砂厂也转做紫砂成型坯体集中在罐头窑“外西窑”的附近,故厂里决定停烧“品胜窑”改“外西窑”烧紫砂。到1960年没有茅柴改用细煤粉以鼓风机吹进去燃烧,当时的正品率只有29.33%。口号说“千年龙窑胃口改,昔日茅柴今日煤。”另一方面自蜀山陶业社紫砂工坊搬到蠡河之西现紫砂厂址。1958年大跃进后工场人多了,1959开始造了倒焰方窑60立方米用煤烧紫砂,此方窑四方有角温度不同影响质量,1961年又造了一座100立方米的圆形倒焰窑、二窑多在露天。1962年下半年才盖上了窑棚,到1963年年底因龙窑烧煤成品率极低,“外西窑”烧紫砂就全面停下来,紫砂坯体全在新工场在二顶窑里烧成。(还需在这里记一笔,1958年冬天曾建立了一座20米长的隧道窑为大跃进的产物,只是冒了烟,开了庆功会拍了照登了报就此结束了。)
1964年下半年拆了60立方米的方窑重建了100立方米的新圆窑,一月可各烧5窑以上月烧达11窑次,所装产品需紫砂厂三、四百成型工人及二倍的农民加工(58年下放的紫砂徒工)制坯才能供给上。
到1974年1月1日紫砂厂内隧道窑正式投产(年前12月16日开始点的火),此窑长54.4米,进窑由低温逐渐升温,到中间最高标准温度,保温后又逐渐降温,中间烧成带四对八只燃烧炉,用煤烧成,坯装在掇罐里,掇罐装在窑车上在轨道上行运,窑车面积宽1.08米,长1.36米,可装高度1.26米。窑里计四十辆窑车,冷却带16辆窑车,余热带16辆,燃烧带8辆,一面进一面出窑,每隔半小时进一窑车,每天可烧48车,由进窑到出窑大约需要24个小时,但烧成是人工加煤,如有不负责任或煤的好坏也会影响烧成质量,到1977年开始用重油烧成并是用仪表,质量大有提高,烧窑工人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到2004年此窑全部拆除,被更先进的推板窑,多空窑代替了。
现在高档的紫砂壶大多使用梭式窑,燃料为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和电窑,成品率更高了。
正宗紫砂泥做的茶壶烧成后的表面会有小的黑色溶出点(俗称铁质)及在反光下见到小银星点(长期使用即退去)这两个特点。由于80年代紫砂爱好者的误解以为是次点,故生产方必须设法解决这一“毛病”,并一直延续到现今。
实际上好的夹泥即为差的紫砂泥,它骨力好,耐高温(紫砂窑里的高温)故做大件做花盆多用之,缺点只是颜色偏淡,没水色,故多在成型后表面加上化粘土,历史以来一直延用到现今。
历史上烧成一件色泽理想的茶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绝非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我所知道的“理划”正品不到70%,要知道越是高档的茶壶就是在最好的窑位烧成,还会出现过高、过低的毛病。
1968年开始紫砂厂独家加工紫砂泥,是大批料生产加工泥料,也分高、中、低及色彩上加氧化锰使紫砂颜色变深一点,故这一段时间生产的产品泥料色彩上相对比较批量性,除研究室用特选的特制泥生产以外,高、中、低三个档次的泥多有一个加拼氧化锰的品种,统称拼料泥。但在用倒焰窑烧成时,由于温度不易掌握,在烧了隧道窑以后色泽才相对稳定了。往后用液化气烧成的推板窑、梭式窑就更有把握了。
徐秀棠撰文于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