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棠雕塑 供春学艺
最早记载宜兴紫砂壶的文献资料,是明末江阴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录》。他在“创始”篇中说:“金沙寺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 与陶缸者处,砖其细土,加以澄炼,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垮使中空,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是用细缸土制作茶壶的第一人。
供春,是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被记载下名字的大师,按周高起的说法,是紫砂壶的正式创始者。吴梅鼎称赞为:“彼新奇兮万变,师造化兮之功。信陶 壶之鼻,亦天下之良工。”供春大约生于公元1500年前后。他的作品不多,且多以湮没,明代的周高起和清代乾隆年间的吴蹇也自叹薄福。
1928年,以开凿宜兴善卷洞知名的储男强先生,却宣称在苏州地摊上发现并购得一把供春壶,就是后来被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数樱壶”。
在南京中华门大定坊曾发现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墓土中出现一把紫砂提梁壶,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唯一的嘉靖早期紫砂壶,是供春制壶材料的十分可靠的参照物。从泥质,大小,工艺,烧成等诸多方面考察,储南强发现的输樱壶都不符合考古和典籍记载的供春壶的特征。可以 说,现今发现的有供春名款的几把“供春壶”,基本都是后人仿制的。
如果世间尚幸存有供春制作的茶壶,那么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不妨勾勒如下:受水半升以上,颜色“栗色暗暗如古金铁”,线条简洁明快,质地粗旷,较缸胎为细,因为附陶穴烧成,外表不免沾有飞釉;与吴经墓出土的提梁壶的特征相似。
供春的功绩在于:把金沙寺僧创始的一套制壶技艺,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开来;把紫砂陶从日用陶中独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