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法创作的《二泉壶》
紫砂陶艺,素以历史悠久、造型别致、技艺精湛、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而著称于世。它具有独特的造型语言,高雅的艺术魅力,以其独具的文化风格,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在紫砂制壶陶艺中,最为常见的款式是素器(俗称“光货”)。所谓素器,主要是依据点、线、面的造型三要素,设计制作成各式圆柱体、圆球体或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立体感茶具,一般由圆(如“掇球壶”)等组合而成。其朴素自然的形体、简洁明快的线条述说着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为此,本文就紫砂素器体美的内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目的在于对紫砂艺术有一理性的认识.进一步促进紫砂艺术的发展。
1、材质是呈现紫砂素器体美的先决因素
造就紫砂素器体美内涵的首先是得天独厚、性能特殊的紫砂材质。紫砂泥由天然矿物组成,蕴藏在岩石和普通陶土的夹层中。故有“岩中泥”和“泥中泥”之称。众所周知,紫砂材质具有优良的可塑性,比其它陶瓷粘土更“听话”,可任意反复加工使用。它属于高岭土一石英一云母系统,是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种陶土。它的分子排列与一般陶土不同,呈鳞片状结构。泥料主要有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三者既可单独使用,又可根据需要进行相互配比、掺和使用。产品经高温氧化焰烧成后,色泽丰富多彩.表面光滑致密,具有理想的致密度和良好的透气性。
2、造型是体现紫砂素器体美的灵魂所在
紫砂造型艺术的形成,也深受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和熏陶。紫砂陶艺在文化领域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集茶道、文学、绘画、书法等于一体,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餐饮用具“雅”化出来,进而提高到美学的境界,使之成为内涵深蕴的艺术作品。紫砂素器以几何形体为主,以自然纯朴、简练高雅取胜,仅以简洁的形态来表达自己的生命力,以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在紫砂陶艺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素器是最为常见的。传统的代表作品有“掇球”、“仿鼓”、“掇只”等,它们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和繁杂的装饰,但形象自然纯朴、简洁大方,合理运用造型艺术的点、线、面三要素,从中进行概括、提练、变化,设计造型在统一中求变化,做到“方匪一式,圆不一相”;在变化中求统一,把复杂的甚至对立的东西,提炼组合成和谐平衡的整体。而平衡感恰恰是产生和谐的一种手段,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保持着有机的联系,使局部细处适宜,从而使单纯的东西不失之于单调,复杂的东西不失之于琐碎,厚实的东西不失之于笨拙,灵巧的东西不失之于纤弱,进而使人产生愉悦的美感。这种和谐平衡的造型要求,就好比对一个舞蹈演员的舞蹈,如表演动作迟笨,缺乏和谐均衡的造型感,就不能给观众以完美的享受。紫砂素器也是如此,在造型处理手法上,或是形上稍作增削,或是细部线条处理不当,或是体形表现手法不完善,经高温烧成后作品就会留下瑕疵,就会给人造成缺憾。而素器壶是没有任何掩饰,全部坦露,如有缺陷就无法掩盖了。所以,一件上乘素器的设计和制作,就紫砂陶艺而言,是最具功力的。这就如中国美术界中八大山人的画,看似只有了了数笔,但这几笔中间,却蕴含着画家的学识涵养,深厚扎实的技艺功力,以使人沉醉于其艺术内涵美之中。
3、合适的工具是紫砂素器体美的重要一环
合适的工具对于紫砂素器造型的形成也是相当重要的,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一件素器上品,除了用一般通用工具外,还必须具有相应特制的工具。只有工具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操作,才能达到完美的制作效果。例如制作“掇球”壶的口线和盖线时,上下线必须精细明显,俗话说要做到“天压地”,且线条要挺括、流畅、厚薄分明。完成这道工序,若使用一般的通用工具,是难做好的,只有运用特制的专用线梗,勒上一二遍,才能达到制作要求,体现出线条过渡规正,轮廓清晰,刚柔相济。这就是特制专用工具的神工独运。
4、优异的实用功能必须与紫砂素器体美遥相呼应
素器茶具实用功能的优异,则是体现紫砂素器体美的主要最终因素。由于用紫砂壶泡茶不失原味,使茶的色、香、味佳俱。故前人对紫砂茶具早就有“世间茗具称为首”、“茶壶以砂者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的赞语。这是与人们的欣赏观和审美观紧密相关的,也是与其优异的实用功能分不开的。紫砂壶传热比较缓慢,使用时提、拿、握均不炙手;再加上它珠圆玉润,加上致密,因此触感十分舒适。在边使用、边欣赏过程中,不时用手抚摸或用干净的湿毛巾揩拭,时日稍久,则越使用越能呈现出古朴雅致的光泽,体味到丰厚、挺括的气质,感受出古玉生辉的肌理效果。因而使用一套上乘的紫砂素器茶具,好似与知已好友相叙交流感情,实有高雅无华的感觉和享受。所以,紫砂素器体美的内涵,更体现在它能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给人们增添无比的雅兴。
总之,紫砂素器的体美是材质、造型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只有相应的紫砂材质,才能表述特定造型语言;只有造型优雅得体,才能发现紫砂器与人们的感情能双向交流,且与日俱增。